骆丽霞
(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声乐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重要基础课程,融合了丰富的音乐理论和表演技能等知识,实践性比较强。如果在声乐教学中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相关音乐理论,缺乏课堂互动,那么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但是如果可以灵活运用翻转课堂,那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有关声乐知识,强化师生互动,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在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期间,为了提升其应用效果,就必须要结合教学目标和要求来做好翻转课堂教学方案的开发工作,彻底转变以往照抄照搬声乐课程教材资料或经验的教学模式,立足于现有的声乐课程教学现状以及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翻转课程教学内容,如要广泛搜集关乎课程教学内容的课内外知识以及其他相关教学信息,做好相关资料的整合以及加工处理,尤其是要注意结合高校学生声乐知识掌握情况、兴趣与爱好等来为学生合理地设计教学素材,确保所构建翻转课堂视频课件内容可以符合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以及思维和认知情况,不可难度过大或过小,否则均不利于学生进行课下预习,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设计层次化教学指导内容。
例如,在学习“ 民歌”部分声乐知识的时候,对于陕北民歌部分声乐知识的教学,为了顺利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声乐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注意优化课程开发环节,合理地设计课程教学方案,具体就是要在课下利用互联网,搜集一些关乎课程教学需求和目标的陕北民歌代表作品,如《走西口》等有关民歌。而在录制相应的翻转课件视频期间,教师可以结合这些民歌,针对性为学生讲解有关的民歌声乐基础知识,借此来深化学生对于有关声乐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声乐知识。此外,在开发教学课程期间,高校声乐教师还可以配合教学目标,为学生留置一些相应的问题或题目等任务,要求学生进行结合自己的学习来进行自主解决,增强课程开发的有效性,确保可以利用该翻转课程教学课件来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从中学到必要的声乐知识。
在翻转教学课程开发完毕后,高校声乐教师可以借助QQ群或微信等方式,将这些视频课件分发给全班的高校学生,要求他们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使他们可以在通过仔细地观察这些视频的过程中明确其中的闪光点,这种课前预习方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关键的是可以使学生提前通过学习来了解待学声乐知识教学的重难点以及自己无法理解的声乐知识或存在的疑惑点,从而可以增强学生后续课堂听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条件。
例如,在“二声部合唱”部分知识期间,声乐教师在制作翻转课堂课件的时候,相应的教学目标是要强化学生练耳训练,提升学生的和声听觉能力。和声听觉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听觉感官,对一段音乐旋律的种类以及音程进行辨析,结合相关声乐知识的针对性分析,提升学生对于和旋色彩与结构,以及和声功能要素等相关声乐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开发相应课程期间,教师需要将这些教学目标渗透在课件中,之后借助QQ或微信分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确保可以明确该部分知识学习的重难点以及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点。此外,如果发现高校学生在演唱期间存在问题和自己所开发课件中设置的问题存在不一致情况,那么高校声乐教师必须要在后续上课前优化和补充有关的教学视频,确保可以使学生通过课前学习有关视频课件来了解必要的声乐知识。
在以往的声乐课堂教学期间,教师仅采用讲授式授课模式,自己先为学生讲解有关声乐知识或者示范演唱,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这种固定化的教学流程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但是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时候,学生在课前已经学习到必要的声乐知识,并且明确了自己听课的重点,此时高校声乐教师要注意优化教学过程,灵活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先相互沟通和交流彼此的学习收获,然后再由教师统一收集学生学习的共性疑惑知识点,并为学生集中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深入学习,提升声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声乐课一般比较吵闹,加上学生激烈的互动讨论,会使课堂氛围异常热闹,这时候在开展师生合作学习的时候,许多学生可能会存在“摸鱼”的情况,不积极进行讨论,完全成为了他们闲聊天的时间,所以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期间注意规范课堂教学秩序,提升翻转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合唱”部分声乐知识学习期间,声乐教师在学生初步学习完相关的视频课件后,明确了该部分知识学习的难点在于掌握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与速度,同时还要注意配合其他学生来共同增强整体的合唱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声乐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各个学习小组的学生来共同探讨彼此的合唱经验以及技巧等,待学生初步理解与掌握合唱方面一些知识与技术后,教师要集中为学生还没有理解的合唱技术等相关知识,这样可以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看似是翻转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实则不然。在课堂教学完毕后,必须要及时对课堂教学的成果进行验收与评价分析,具体包括对翻转课堂教学前准备工作、课前学生预习情况以及课中教师的集中讲解情况与师生互动情况等是否达到预期等进行归纳和总结,反思自己在翻转课堂教学方案制定以及课堂讲解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时教师同样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
实际学习情况开展自主总结、反思与评价,使学生可以及时夯实自身的课堂所学声乐知识。通过开展课后评价,借助师生的相互评价和知识分享,可以使教师明确声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自己存在的教学问题,或者使学生明确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使教师持续改善翻转课堂的运用方法,促使师生共同进步,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的声乐教学目标。此外,翻转课堂教学的课件可以永久保留下来,可以使学生便捷地在课下进行复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束缚,只需要想学就随时可以进行学习,这是传统授课模式所不具备的。
例如,在学习《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的时候,许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能更加侧重于这首歌曲中音调等音乐要素的讲解,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尤其是没有为学生安排符合他们兴趣与认知的歌曲。针对这种情况,声乐教师可以在后续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演唱《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和《我爱你塞北的雪》等我国多种
民族的相关歌曲,这样除了可以使学生从歌曲中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歌曲知识,拓展他们的声乐思维,提升他们的声乐审美体验,同样可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声乐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声乐教师需要将其贯穿于课前课程开发、课前预习、课中教学指导以及课后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中来,确保充分发挥翻转课堂在提升高校声乐教学有效性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