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成威,张志恒,白 荟,高 利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北极狐养殖户饲养的623只北极狐于2017 年9 月开始相继发病,主要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发病200 余只,死亡100 余只,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综合诊断为真菌毒素中毒。报告如下。
该养殖户共养殖北极狐623 只,其中种狐124只,仔狐499 只。2017 年9 月14 日开始相继发病,至9 月25 日发病203 只,死亡100 余只。发病及死亡的都是体型较大的生长期仔狐为主。
主诉:种狐每天饲喂1 次,仔狐每天饲喂2 次。该养殖户使用的80%是自配料(主要是鸡骨架、海杂鱼、玉米面等),20%为商品饲料。9 月5 日更换了原料中的玉米面,其他原料未更换。发病狐狸使用抗生素配合抗病毒等药物治疗1 周,效果不佳。
病狐精神沉郁,部分眼部有分泌物,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水增多,尿液呈黄色。发病北极狐出现严重腹泻,粪便混有大量黏膜和血液,部分出现呕吐。濒死狐狸出现严重气喘,呈腹式呼吸;有些病狐出现步态僵硬和/或后肢瘫痪,有的死亡前有抽搐现象,病程多在3 ~5 d。
病死北极狐剖检后可观察到胃内黏膜弥漫性出血、黏膜脱落,部分胃黏膜出现坏死灶,幽门处水肿。肠道黏膜也出现严重脱落的现象,肠内容物混有血液。肝脏肿胀且质地脆弱,手指轻按压即碎,有些病狐脾脏变性、边缘有坏死灶,肺脏斑状出血且部分肺叶呈现肝变状。
4.1 病毒检测 采集北极狐血液及眼分泌物进行犬瘟热化验,收集粪便进行细小病毒性肠炎及冠状病毒化验,结果均为阴性。
4.2 细菌分离培养 采取病死北极狐肝脏、脾脏、肺脏血液进行实验室检验,病料接种普通琼脂平板及血液平板培养基培养,染色后镜检未发现可疑性致病菌。
4.3 病料涂片、染色及镜检 对病料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发现异常菌丝。遂使用胶体金快速检测法对其进行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伏马毒素、赭曲霉毒素检测。检测结果为:黄曲霉毒素B1阳性、呕吐毒素阳性。
根据病史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诊断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真菌毒素中毒。
(1)立即停止饲喂自配料,改换优质全价商品饲料;(2)对全群北极狐进行对症治疗,益生菌,维生素C 及葡萄糖粉饮水,采用霉可吸(酵母葡配甘露聚糖)1 000 g/t、奇力素(酵母甘露寡糖)800 g/t拌料,连续全群饲喂1 周;(3)对于使用过的食盒、喂食车、拌料器械等进行彻底清洗,并用1%次氯酸钠和过硫酸氢钾消毒剂进行消毒。
真菌毒素是真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食品和饲料中的真菌毒素严重威胁了畜禽以及人类的健康[3]。在北极狐动物养殖过程中,真菌毒素主要存在于玉米面、麸皮、变质商品饲料中,由于饲喂霉变原料可引起北极狐出现慢性中毒症状:母狐空怀不孕,妊娠母狐流产及死胎,生长期仔狐腹泻、便血等症状,最后衰竭死亡。给北极狐养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对胃肠道的影响非常突出,能够改变胃肠道黏膜屏障以及营养吸收功能,甚至影响肠道的组织形态学[4]。所以在今后北极狐养殖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购买使用检验合格的膨化谷物产品及商品饲料,养殖场内存储饲料时保证存储环境适宜,避免因存储条件不当引起谷物或商品化饲料发生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