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晓霞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与体系。这就要求辅导员改变传统的工作思路,研究探索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学生之需、解决当前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
心理情景剧大赛,是我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尝试,到目前已开展两年。剧本素材来源于我院学生的实际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学生在寝室矛盾、学业困惑、恋爱问题、网络安全、网络成瘾等心理状态的现实表现。通过创作及表演分享心理情景剧,参与者和观看者可以从中反省自己,寓教于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我学院自2018年以来,连续两年在“全国 5.25 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活动阶段举办了大学生心理情景剧大赛。情景剧的作品是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辅导员老师以及学生等一起创作完成。剧本素材主要来源于身边学生真实生活、真实经历,从学习、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网络安全等不同的角度分析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时的心理状态带给参与者和观众以启发性、思考性。
寻找主题。心理情景剧的主题主要反映的是在校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供的科学数据、辅导员老师的第一手资料、以及调查问卷的方式,寻求主题、确定主题。通过对素材的改变,以故事的形式潜移默化的表现出来;还可以借鉴目前学生心理问题的共性问题,根据当前在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主要难以解决的难题等,通过访谈、收集案例来确立主题,为心理情景剧提供更为完备的素材,同时在演出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心理指导。
创作剧本。剧本的创作是在心理咨询老师以及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在校生作为主力参与其中完成。创作剧本的基本准则是:首先素材要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更与学生的心理相符,围绕学生心理健康开展。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切忌不加修饰,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作品要做到矛盾冲突紧张激烈,戏剧情节波澜起伏。
以情景剧《杜绝盲目恋爱》为例:
走进内心
《杜绝盲目恋爱》心理情景剧,辅导老师的流程设计围绕“大学生恋爱”的相关问题进行。在活动前的准备过程中,参与者表达,平时生活中看到周围同学在恋爱,自己也渴望恋爱,但是不知道怎么跟异性交往;有的参与者表达:跟恋爱对象的沟通、交流、相处方式有问题而导致时常跟恋爱对象吵架或者发生不愉快的事情。针对访谈过程中参与者讲述的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编排和指导心理情景剧,指导的目地是通过参与演出,帮助角色看到彼此的优点,了解如何交往的技巧,观察、思考在具体的场景中经历与异性交往的现状和意义。
指导要求
以“大学生恋爱”为着力点,通过演出,帮助参与者与异性之间的闭锁心理表现以及克服的办法,异性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具体流程
演出前:通过游戏引领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在游戏的过程中寻找与他人之间、与环境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建立信任、体验真诚。
演出时:以《杜绝盲目恋爱》为例,通过角色感受角色带给参与者思考,思考异性之间如何交往,正视与异性交往的基本原则:例如平等互惠、学会欣赏他人、赞美他人,同时要坚持原则、把握尺度,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培养自己的性别意识。
总结时:总结阶段是心理剧的关键阶段。参与者会分享在整个参与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透过“动作内化”使参与者重温个人经验中许多内心层面的问题,例如如何以最佳方式和感受与异性进行交往和交流。活动结束时,指导老师带领参与者对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分享时,辅导老师只要求参与者分享自己内心由心理剧而带来的触动和感受,辅导老师主要以倾听、觉察为主,要坚持不建议、不批评的原则,必要时,疏通参与者的情感和感受,分享和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避免用一些无关痛痒的的话隐藏自己,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应付过去。从而为活动最终目的做铺垫。
心理情景剧以群体参与的团体心理辅导,有效避免了部分学生因迷茫不知所措、有心理问题急于解决,但却不知道寻求途径解决或是拒绝表达的现状。以自创性、体验性、 启发性的特点带给参与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他们更好的自我完善和成长。
帮助学生理顺心理问题,自我心理健康的反思和成长是心理情景剧的重要目的。通过演出,参与者以及观众将现实生活中过于理智化的被社会所忽略的,如创造、表演、动作、情感、表情、语言等多方面的角色扮演,在角色互动中,、把舞台感受、感觉和想象注入到贫乏的生活之中,在辅导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总结、分享、交流,并进行深入理性的思考,以独特的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更深入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