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努力曼·依米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的必然。农业院校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实现理工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功能对形成全学科、全方位、全功效的大思政育人体系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党中央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级各类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计划中,都将思政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和目标来抓。改革开放之后,中央曾多次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重大要求。在恢复高考之初,教育部就曾发布文件,明确高等学校思政课程的内容与目标;1990年代,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中共中央曾多次印发文件要求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进入21世纪,种种西方社会思潮大量涌入我国,给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带来了不良影响,中央曾再次强调要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但是高校的思政理论课程与大学生真正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有一定差距的,思政课的有效性没有得到体现。探究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高校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过度重视了传授知识的功能,却在无形当中忽略了对高校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其次,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课程与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脱节,并未完全吻合;第三点原因是高校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并未完全彰显,思政课教师及专业课教师在一定程度出狱“老死不相往来”的一种状态。面对长期以来思政课存在的各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是在新的时期和新的形势下,党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措施,对于高校今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都是课程思政的一部分,三者相辅相成,同时要克服思政课程“孤岛化”现象。课程思政是高校的一项人才培养战略,过去高校思政教育的重任全部基本逗游思政课程来完成,其他的专业课程及通识课程并没有思政教育的任务,而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因此,若要去除高校思政课程的“孤岛化”现象,必须同时在思政课及其他专业课、通识课上面下功夫,在所有课程当中都要注重德育教育,各类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将自身功能与思政课程功能相融合,这样既给学生传授了专业知识,使高校学生在更好的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又丰富了思想政治课程的内涵,各类课程同向同行相互支撑,达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的。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取代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是一项人才培养战略,是一种从全局出发的整体思维,课程思政的目的是为了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高校的所有课程当中,包括思政课及所有的专业课。课程思政主张建立一种育人育德价值体系,以各学科特点为基础,拓展德育和实现价值引领和红色精神塑造的功能,避免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背离。
课程思政明确了我国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全面育人的使命担当,同时也反映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种种问题。因此,笔者认为,需从高校、教师和课程这三个方面深入理解并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外协调共进。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施。
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思政。没有好的思政教育功能,课程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从而导致课程教学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割裂甚至冲突。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价值引领仅仅是思政课的任务和责任,其他专业课程则只管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这是思政课与专业课程之间产生“两张皮”现象、各门课程之间“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合力难以形成的一个重要根源。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正是针对这一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中长期存在的“痛点”,强调所有的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不同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也有其自身建设的规律和要求,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正是在尊重课程自身建设规律的前提下,在实现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挖掘并凸显其价值引领功能。这就要求,高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都应以课程思政的新理念为指南,每日“三省吾课”:知识传授明晰否,能力提升落实否,育德功能实现否。在反思中改进,充分挖掘课程的育德功能,不断优化课程建设。惟其如此,才能真正让“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应然成为明天的实然。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
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首先,课程思政教师——非仅指思政理论课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因为这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作为课程思政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和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衷心赞同党的理论,高度关注时政等,唯有如此,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课程思政发挥最大化的效果。其次,课程思政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育素养。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有明确其肩负的德育使命,才可能将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从而实现传道授业和价值引领双重目标。因此,在高校中,师德至为重要,应将教师德育意识的提升纳入日常培训体系中,进一步强化其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再次,课程思政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在课堂上所展现出的渊博知识和开阔视野,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的开展效果。所以,教师必须同时兼顾专心教书和全面育人,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教师的本分虽是专心教书,但并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理论,更应着力塑造人的高尚灵魂。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要同时兼顾传授精深的专业知识、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卓越的做事能力三项使命。
立足育人使命,构建完善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在“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熏陶中,高校校党委应当在学校校园内加强红色教育。例如上海大部分高校当中均陈列有毛主席像,这是典型的对于红丝德育资源的充分使用,可以算作课程思政的一部分。在拓宽课程思政工作范围的同时,还应当发挥校园文化育德育人的作用。中国任何一所高校的校风、校训及校歌都是在“第二课堂”构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同时学校应当积极建设高校红色社团,做好红色资源的宣传工作,这样既可以开拓高校大学生的视野,真实地感受中国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还可以有效推进课堂思政建设。“第三课堂”社会实践也是课程思政的得力助手。从志愿服务、下乡支教,再到下基层,进乡村,都是课程思政育人育德的方法之一。大学生只有步入基层,才能真正感悟到祖国的强大,感悟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的好处,听人说不如切实感受。因此,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为大学生提前感悟社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这也是课程思政的战略之一。
总之,目前课程思政在理论上还需进一步探讨,在实践上尚需多践行、多总结、多反思、多改进,可以说任重道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协调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