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移理论演进与前沿
——由中美贸易战引发的思考

2019-01-15 05:20贺宁馨
财经论丛 2019年1期
关键词:产学研差距学者

许 可,肖 冰,贺宁馨

(1.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9;2.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 100190)

一、引 言

早在2011年,我国技术进出口总额就已经达到了535.6亿美元,美国是我国主要的技术进口国之一。2017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口总额达到31584.3亿元,其中技术贸易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2017年,国务院发布《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其中明确指出“发挥技术转移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2018年,美国对我国商品加征关税,标志着中美贸易战的“正式开打”。国内战略、国外形势,都将技术转移概念推到了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对技术转移实践现状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对技术转移基础理论,中美贸易战中的技术转移渊源等问题几乎无人探讨。

本文的主要贡献有:(1)系统地从源头梳理了技术转移的相关理论,为未来研究技术转移及相关领域提供完整的理论依据,深入剖析技术转移相关理论与研究情况,更好的理解技术转移的本质,从而为我国有效提升技术转移水平、有效规避国际技术转移风险提供理论依据与基础。(2)发现了目前技术转移领域的研究空缺。第一,在技术转移机制方面,大多是国外经典理论,针对新世纪国际贸易形势发生的变化、世界各国高速发展的态势和我国的高速崛起,近年来没有新的理论提出,为中美产生贸易摩擦埋下了隐患,可以将研究国际技术转移中的最优技术差距程度,作为未来的研究重点。第二,在技术转移模式方面,大多学者都是从实践角度来分析各种模式的优劣,根据劣势进行优化升级,几乎没有学者对技术转移的组织模式进行理论上的深入探讨,更没有学者针对国际技术转移提出专门的有效率的组织模式。第三,在技术转移模式的创新方面,目前的研究趋势为不断增加主体的数目,从三螺旋到多重螺旋,学者都希望借助各方主体的力量来提升技术转移的效率,只有很少学者深入思考各方主体之间的关系。针对国际技术转移,主体只有两国的情况下,如何在无法增加主体数量的情况下,利用一种新的组织模式和主体关系来提升国际技术转移效率,是未来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

二、技术转移是什么?

(一)技术转移理论的起源

技术转移实际上属于技术传播与技术扩散的范畴,国际学术界对技术转移的研究也是从技术传播理论开始的。经济学家熊彼特的技术扩散理论为后来的技术转移概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在对技术知识的传播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后,率先提出了“S型传播理论”。20世纪60年代,技术传播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是由于学者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关注。曼斯尔德对工业领域的技术传播速度进行了研究,发现工业生产中的技术传播受到了技术成熟度的很大影响,成熟度高的技术在技术传播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技术传播理论是技术转移理论的前身,尽管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仍存在没有对机制进行研究等缺陷。

(二)技术转移的概念

技术转移的概念出自英文词组“Technology Transfer”,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在国家、地区、行业内部或之间以及技术自身系统内输出与输入的活动过程[1]。技术转移源自技术传播和技术扩散,可以认为技术转移是技术传播或扩散的一种方式,也可以说技术转移是一种定向的技术扩散。

在国际经济理论和技术理论中,“技术转移”作为一个独立的、特殊的学术概念,起源自跨国界的技术转移的技术转移,第一次被提到是在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支援发展中国家的报告《国际技术转移行动守则》中指出,发展中国家的自立发展,无疑要依赖于来自发达国家的知识和技术转移。这种“技术转移”是指:“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法或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移,但不包括货物的单纯买卖或租赁”[2]。起初对技术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与国之间的技术交易方面,随后又有很多学者对技术转移的定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历史上有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哈佛大学的罗斯布鲁姆的定义,他认为技术转移就是技术通过与技术起源完全不同的路径被获取、开发和利用的技术变动过程。另一种观点由美国学者斯培萨提出,他认为技术转移就是在有组织的工作中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使必要的技术、信息得以有计划的合理移动。他把技术转移限定为政府和企业的有计划、合理的技术移动,强调技术转移的有序性和制度性[3]。

我国学者对技术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与实践中,对理论概念的研究并不多。比较早的与技术转移相关的定义是起源于“技术引进”的概念,1986年国家科委组织的《关于我国技术引进战略与政策建议》项目中,将国际技术转移定义为了技术引进[4]。高峰(2005)[5]通过对现有技术转移定义的总结,将技术转移定义总括为:技术转移是围绕某种技术类型产生的技术水平知识群的扩散过程,即各种形态的技术从供方向受方的运动。这种运动可以在地理空间上进行,也可以在不同领域、部门之间进行,是一个动态过程,当技术转移活动跨越国界时,就称为国际技术转移。张玉臣(2009)[6]著作中表示技术转移是指知识以某种形式由技术所有者向使用者转移的过程。

总的来看,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技术转移有了相对统一的认识:即技术转移属于技术传播或技术扩散的一种方式,主要是指技术或科技成果向外的流动过程,技术转移活动多发生在国家、组织、领域之间。

三、为什么会发生技术转移?

随着技术转移理论的发展,很多学者开始探究技术转移发生的潜在原因与机制。国内外学者对于技术转移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国家之间技术转移发生的机制,讨论组织之间、机构之间甚至个人之间技术转移机制的学者相对较少。目前比较国内外学术界比较主流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表1):

表1 技术转移机制代表理论

(一)技术差距论

“技术差距论”认为两国之间存在技术差距,是发生技术转移的必备条件,如果不存在技术差距,那便不需要技术转移活动。技术差距论的创始人是波斯纳(1961)[7],最初用来探讨的是国际技术贸易的原因,对技术转移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

该理论由保科等(1991)延伸到了技术转移领域,他们在《国际贸易技术差距理论》一书中对不同发展情况国家的技术差距以及技术转移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出两种主要的技术差距模式。一是“纯技术差距模式”,该模式单纯利用两国之间的工资水平差异来反映技术差距,工资水平的差异是能否发生技术转移的最重要因素[8]。二是“商品模式”,该模式来源于经济学家李嘉图的经典理论,认为产生技术差距的原因是由于生产效率不同,而生产效率又取决于技术的优劣与熟练度,所以生产效率是决定技术转移的重要因素。这两种技术差距模式又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另一类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刘梦琪(2008)[9]是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创新能力的高低是产生技术差距的主要原因。

韩国学者金泳镐基于技术转移差距论的观点,提出了“边缘双重技术差距论”,该理论提出技术转移的绩效不仅受到供给方或接收方单方面的影响,而是由技术转移双方的条件共同决定的。评价技术转移绩效应当考虑接收方技术积累基础,如果技术差距过大,接收方就无法顺利的获取供给方所提供的优质的技术,从而使得技术转移收效甚微。坎特韦尔(1987)[10]从企业技术转移的角度解读了双重技术差距论,他认为某一企业技术密度的提高使得其与其他企业的技术差距加大,会促进技术转移活动,但是这种差距是有边界的,当超过某一临界值以后,将无法进行有效的技术转移活动。

美国学者克鲁格曼(1979)[11]认为,要想保持技术转移活动的持续有效进行,就必须保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差距,从而提出了“技术差距均衡论”。该理论认为,发达国家首先进行技术的研发创新工作,但是由于发达国家生产创新产品的成本较高,因此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技术转移的模式将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获取技术,发达国家依靠发展中国家的低价劳动力获取高额的创新产品收益。然后以此循环往复。技术转移处于这样一种均衡结构,能够使得双方都获取一定的收益,从而维持技术转移活动持续进行。童书兴(1993)[12]认同均衡论,他认为技术差距所产生的技术转移活动,这种均衡的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是利大于弊,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会产生从技术跟跑到技术平跑,实际上就是由于存在技术差距且一定程度上保持技术差距导致的。

但是姜毓峰(2011)[13]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这样的技术转移机制无法永久保持均衡,由于发展中国家也在持续进步,他们通过这种技术转移获取了技术资源,从而进行二次创新,通过慢慢积累技术,可以不再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取技术,而可以自己研究技术,这样就打破了所谓的技术差距的均衡状态,从而使得这种机制不再有效。

(二)需求资源论

该理论是由日本学者斋藤优(1986)[14]提出的,又被称为“NR关系论”。他认为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必须把需求(Need)和资源((Resources)相结合、相适应,两者形成了相辅相成相制约的关系,如果资源和需求不能形成对等的关系,那么国家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这阐明了技术转移的潜在动因,正是由于需求和资源关系的不适应,迫使通过技术转移实现资源和需求的相适应。同时,该理论认为这种动因是具有可持续性的,因为随着技术转移的活动的不断发展,旧的需求与资源可能会相适应,但是新的需求与新的资源又会产生新的矛盾,从而形成技术转移的良性循环。鱼金涛等(1987)[15]对斋藤优的著作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认同NR关系论的大部分观点,认为其著作透彻地解析了国际技术转移的机制。

孙斌等(2003)[16]在斋藤优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同时基于技术商品化理论提出了“NRA关系论”。他认为基于技术商品化的技术转移是技术产品在技术需求、资源与能力三者相互协调的情况下所做出的必然选择。技术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包括有形物质方面的转移,还包括以技术为载体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政治意识形态等无形精神文化层面上理念方面的转移。所以,技术转移除了受到需要和资源因素及其关系的影响外,双方在体制、文化、资源状况及基础结构方面对技术的匹配程度也是影响技术转移顺利实现的重要因素,即技术转移的消化吸收能力。

(三)技术转移选择论

货物贸易、对外投资、技术转移三种方式共同构成了国际经济活动,技术转移并非唯一手段,曼菲尔德认为,技术转移其实只是国际技术交流的可选项之一,从而提出了“技术转移选择论”,该理论认为,直接投资是国际技术交流的最优选择,直接投资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技术成果,并且一样能获取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技术转移其实是在直接投资收到阻碍时的退而求其次的一种选择。凯富也同意技术转移选择论的原理,但却与曼菲尔德的理论截然相反,他认为技术转移是企业进行国际经济活动的最优选择,因为技术转移的客体是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管理经验和技能等,拥有这些技术的企业,由于技术市场的不确定性和该市场的竞争结构,不可能实现市场的稳定控制,必须进行技术转移,使该项技术的价值得到实现,而通过对外投资和出口贸易是无法实现的。

邓宁(1988)[17]在技术转移选择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条件选择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如何选择他们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取决于企业自身优势的权衡,直接投资并非必然是最优选择。简言之,条件选择论将货物贸易、对外投资、技术转移看作了一种三选一的过程。另一种以斋藤优(1979)[18]为代表的“周期选择论”也是由技术选择论优化而来。同样认为货物贸易、对外投资、技术转移三种方式共同构成了国际经济活动,与前者不同的是,该理论认为三种方式实际是按照周期进行循环的,技术转移是三者中的必然环节,企业要先进行商品贸易、再进行对外投资、最后根本目的是实现技术转移,技术转移是获取高额利润的最有效手段。简言之,周期选择论将货物贸易、对外投资、技术转移看作了一二三的顺序周期,技术转移是最终的结果。

(四)技术从属适用论

比昂契克等(1990)[19]研究提出了“技术从属论”。该理论认为,技术转移实际是发达国家掠夺控制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手段,是存在目的性的,技术接收方存在被支配的可能性,该理论的核心是要改变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依附发达国家的那种从属关系。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当建立科学共同体,利用这种类似联盟的共同体关系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不应当接受因技术差距所产生的技术转移活动。即使必须进行技术转移,也应当废除国内的专利制度,不让发达国家或企业拥有垄断地位。该理论虽然看似对发展中国家自行发展与进步有一定帮助,但是过于激进,无疑是因噎废食,所以该理论并没有得到多数学者的支持。

还有部分学者,在技术从属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适用论”,这种理论比技术从属论本身要温和很多。该理论认为技术从属性是技术转移的必然特性之一,发展中国家确实应当利用联盟等方式,发展适用于自己国情的技术,但是不能否定技术转移和专利制度。同时,该理论提出,技术转移要有目的性和适用性,不能一味追求先进的技术,必须选取适合自己国情或用途的技术进行技术转移。陈向东(2008)[20]在书中提到,国际技术转移要注重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条件,不能一味追求国外的优秀技术及理念,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技术转移。

(五)其他技术转移机制探讨

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提出了“知识转移论”(麦耶斯,1998):认为虽然知识流动、技术流动、智力流动,看上去有着不同的内涵,但事实上他们之间都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技术转移实际上是知识的转移和流动,技术的差距事实上就是知识水平的差异。傅正华等(2005)[21]研究我国技术转移发展阶段时提到,技术转移已经拓展到了知识群的扩散,而非单纯的技术流动。

“人才流动论”(王福波,2008)[22]:国际人才流动带来的就是技术的流动,有时候技术转移并不需要明确的法律依据(例如签署合同等),只需要通过人才的流动便可以实现,不同国家不同组织人才能力的差距,也就成就了技术的差距,从而实现了技术转移活动。但是无论是知识转移论还是人才流动论,事实上都是前文基础理论的变形,只不过将技术转移,替换为了知识转移或人才转移,与经典理论从本质上并无区别。

四、技术转移是怎么进行的?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梳理,大概摸清了技术转移发生的机理。进而需要探索国际技术转移活动在面临诸多政策限制的状况下,如何更好地利用创新的技术转移模式提升效率。与技术转移机制理论不同,国内外学者对于技术转移模式的研究相对较为丰富。技术转移模式通常分为狭义的技术转移模式和广义的技术转移模式,狭义的技术转移模式主要指的是技术转移的具体方法,例如FDI、技术许可、合资企业等;广义的技术转移模式主要是综合的能够提升技术转移效率的方式或类别,狭义的技术转移模式过于具体,所以本文所提到的技术转移模式,均为广义的、综合的技术转移模式。库苏马诺等(1994)[23]对技术转移的战略进行梳理时,比较早地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技术转移模式对技术转移活动的效率会产生影响。

(一)以产学研模式为主的三螺旋理论

目前学术界相对比较认可的基于创新理论的三螺旋技术转移理论,是由埃兹科威茨在著作中首先提到的,基础三螺旋模型阐述了政府、大学、产业三机构相互作用关系的变化。该理论认为,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下,要推动知识的生产、转化、应用、产业化以及升级,必须促进三方的适当互动自反[24]。

产学研模式是目前国际技术转移中,最常见的一种技术转移模式,该模式正是基于三螺旋模式产生的,属于三螺旋模式的一个分支[25]。产学研模式起源于斯坦福大学,最早用于描述协同创新,后来被拓展到技术转移领域。博纳科尔西和李(1996)[26]提出了比较基础的产学研理论,该理论讲的是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我国的产学研技术转移模式最初是政策导向型的,1992年经贸委、教育部和中科院联合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此后产学研的概念便出现在了国内学术界。苏敬勤(1999)[27]是国内较早研究产学研模式的学者,认为产学研技术转移模式是一种经济活动,其效率取决于技术转移双方的具体合作方式。何郁冰(2012)[28]较完整的分析了国内产学研技术转移模式发展情况,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战略—知识—组织”三重互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探索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邹小伟(2013)[29]基于产学研结合的背景,提出了产学研一体化、中介催化产学研、政府促进产学研等多种产学研的进阶模式。还有姜绍华(2012)[30]等许多学者利用理论或实证研究探讨了产学研模式的相关内容。但是,学者的研究都过于局限在微观层面,三螺旋的模型也仅仅适用于同一国境内的技术转移活动,针对国际技术转移是否也能适用三螺旋模型,没有相关的探讨。

(二)多重螺旋模式

随着技术发展和创新形态演变,三螺旋的产学研理论也进行了升级换代。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形态正推动技术转移模式从“产学研”向“官产学研”,再向“官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转变。庄涛等(2013)[31]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较为稳定的官产学研协同创新技术转移体系已初步形成,但是政府参与程度不高,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创新性研究项目中迫切需要发挥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

科斯查茨基克(2002)[32]是国外较早研究官产学研四维度结合进行技术转移的学者,认为技术转移和知识转移是同步的,而政府在知识转移中,特别是宣传方面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所以将政府加入技术转移和知识转移中是很有必要的。王英俊等(2004)[33]在官产学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官产学研”型虚拟研发组织,这种组织的实质就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使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结成虚拟联盟。许云等(2017)[34]都认为官产学研是技术转移成功的关键,是发展技术转移的有效模式。肖国华等(2016)[35]是为数不多的将中介机构加入多螺旋技术转移模式中的,他基于三螺旋理论,提出了加入了中介机构的四螺旋技术转移模式,认为科研院所-政府-企业-中介平台四位一体,可以有效提高技术转移的效率。

吴姮等(2013)[36]又在原有四维度基础上,增加了新的维度,提出了“官产学研用”五重螺旋模型。通过两个案例证明五方协同的技术转移模式比传统的三螺旋或四螺旋模式更成功。杜兰英等(2012)[37]以中小企业为例,探索了政用产学研五螺旋模式下的技术转移情况,发现这种模式可以让企业更好地进行创新活动。许广永(2016)[38]等学者也提出了五螺旋甚至六螺旋的技术转移模式。

上述多重螺旋模式理论都过分强调了技术转移中多方主体发挥的作用,没有考虑国际技术转移中主体数目不能变化(主体只有两国)的问题,从而使得上述理论下的技术转移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

(三)界面移动模式

界面移动模式是由章琰(2003)[39]从组织间界面移动理论中演变而来的。他认为,技术转移的界面通常由大学与企业两个系统之间的活动过程和相互作用所决定。从界面的视角来观察,大学技术转移既非单纯发生于大学系统内部,亦非单纯发生于企业系统内部,而是大学与企业两个系统之间的界面发生交互作用的一个双向互动的演化过程。大学技术转移界面具有模糊性、多样性和演化性的特征。在大学技术转移过程中,界面位置的移动实际上就是发生技术转移活动的过程。牛枫(2006)[40]认同界面移动的模式,他认为技术转移是科学技术实现其社会经济价值的必需步骤,我国的技术转移确实适用于界面移动的模式,但是由于技术转移体系的不完善、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使得我国技术转移中存在严重的界面下移效应。

这是为数不多的针对技术转移中主体的关系进行探讨的理论模式,但是其仍存在局限性。该理论虽然提出了界面会影响技术转移活动,但是并没有分析这种界面是如何产生的,也没有具体分析这种界面对技术转移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机理,更没有探索这种界面是否在国际技术转移当中,也以一种特殊的形态存在[39]。例如,中美两国之间的技术转移中是否因为存在文化、意识形态这类特殊的“界面”,从而使得这种国际技术转移活动无法有效率的进行。那么,针对这种特殊现象,是否能发掘一种特殊的组织模式,削弱国际技术转移中的“界面”效应,可以在日后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五、总结与展望

技术转移理论最初就起源于跨国的技术转移活动,随着近日“中美贸易战”的展开,特朗普政府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政策手段,企图封锁中美间合理且有效率的技术转移活动,此举也受到了美国企业界的诸多反对。2018年美国正式公布的301调查报告称,在技术转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国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对美国的贸易利益存在不合理的歧视或损害[42]。随后,针对这一结果美国政府决定对中国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注]2018年7月6日,美国开始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8月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第二轮关税计划,对价值160亿美元的进口中国产品征收25%的额外关税。,其主要目的就是抵制美国对中国在特定高科技领域的技术转移活动,期望中国能够在技术转移和市场准入方面做出让步。

但是国家利益神圣不可侵犯,通过本文的梳理和研究,对技术转移理论和模式相关方面研究走向与趋势进行总结,希望通过研究对中美贸易战争中涉及技术转移的问题和研究方向提出新的见解,以求以最优的方式解决中美贸易战中的技术转移问题:

1.对于技术转移机制方面的研究,由于技术转移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国际技术转移活动,所以针对跨国技术转移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多。这些理论虽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是其根基是相同的:可以认为技术差距是产生技术转移最核心和最根本的原因,技术差距产生了技术的需求,这种需求需要以资源为核心。美国的301报告中,针对中国技术转移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模仿式创新、微创新”等方式,提出了颇多指责。而事实上,这种存在技术差距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符合技术转移理论规律,是对中美双方都有好处的。那么,进行定量、清晰的探索,让技术供给方愿意将技术转移给接收方,在使接收方获得较大收益的前提下,又不会使供给方徒增担忧,可以作为接下来研究的重点。这样的研究会给中美贸易战提出良好的双赢解决方案。

2.有关技术转移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相对较多。由于技术转移活动亦是创新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最主流的螺旋模式主要是基于创新理论发展而来的,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也是基于螺旋创新模型的延伸,特别是主体数目的延伸,希望充分发挥各方主体的优势,以弥补单一主体某方面的不足,从而促进技术转移活动。只有很少学者针对如何利用各方主体之间的关系,提升技术转移模式进行深入思考,也没有学者针对跨国技术转移的相关技术转移模式进行单独探索。那么,如何探索出一种简单、高效、有理论内涵的组织模式,且该种组织模式可以在跨国技术转移中适用,充分考虑两国的共同利益、有效避免技术转移矛盾,在实现双赢的前提下为提升跨国技术转移效率做出贡献,可以作为未来重点研究的问题。

猜你喜欢
产学研差距学者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学者介绍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