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凡柯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河山,是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传统作文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枯燥,老师花费大量时间讲授方法,学生写作情况仍然一塌糊涂。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不断现代化已经成了不可抵挡的趋势。教师们开始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笔者将以自己的实习经验,对多媒体技术在作文教学方面的运用提出一些看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情景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调动写作积极性,最终写出独具特色的作文。“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方面具有无比的优势,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学生仿佛进入与作者所处环境接近真实的境地,唤起学生内心的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达到共鸣”[2],如让学生围绕“母爱”进行写作时,就可利用多媒体,为初中生创设合适的情景增强情感体验。首先,给同学们播放关于母爱的视频“暴走妈妈”:儿子得了肝硬化,母亲自己是重度脂肪肝患者,不能移植,为了给儿子换肝,母亲坚持暴走十公里,坚持了整整七个月,她说只要多走一天,离救儿子就近一步。最终母亲创造了奇迹,手术成功进行。通过这个视频学生可以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想到自己的母亲默默地为自己付出这么久,他们内心的情绪定会有所波动,有所感想。
这种创设写作情境的作文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写作并不关心同学们在写作时是什么状态,也不管他们是否有情感共鸣,要求告诉学生以后,就让他们写,结果写出来的作文总是空洞的。而创设情境后的作文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引导学生走到情境当中,慢慢遨游,在此情境中学生可以找到共鸣,摩擦出思想的火花,写出有感情的文字。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对写作都有畏难情绪,从心底里排斥写作文,如果抱着这样的恐惧心理,学生肯定无法写出优秀的作文。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在写作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可以大大地缓解这种困局,多媒体“能使视听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活起来”。[1]
如教师在指导刻画人物形象这个作文专题时,就可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作文,或是展示班上优秀学生写的作文,内容写的就是同学们周围的人,这样可以拉近同学们的心理距离。如“老师长得不算高,也不算矮,带着一副快遮住大半张脸的大眼镜。一头的乱发,刚开学时见着还以为是什么新发型呢。老师的最大特点是喜欢笑,一笑就露出了又大且歪的大门牙”,让同学们猜这写的是哪位老师,因为都写的是熟悉的人,同学们参与的情绪肯定高涨,很快猜出,接着又让同学们观察作文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如何运笔。在这样间接的学习中,同学就知道了如何让文章刻画人物形象变得更生动真实。最后,老师再展示几个富有特征的人物形象的照片,让同学们自由选择人物形象去进行写作练习。
这样的课堂充分发挥了投影仪的优点,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把想法诉诸笔端的激情油然而生。可见,把多媒体作用于作文教学,不仅能启迪思维,而且能使学生增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不再将作文视为难事。
学生一到写作文无事可写,他们认为是自己的生活太单调,没有可写的素材,事实上,他们周围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由于他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很多素材都被忽略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记录同学们的生活瞬间,在写作时恰当的予以展示,激发同学们内心深处的回忆,调动他们头脑中的素材,以此来完成写作。
比如:在辅导学生写《难忘的运动会》时,大多数学生虽然参加或观看过运动会,但那些场景在他们脑海中一闪而过,因此他们无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描写当时的场面,尤其是刻画运动员的动作细节时,由于缺乏观察,同学们往往无法回忆出当时的画面,只能三言两语粗略的概括运动员的动作。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事先亲自拍摄一些比赛现场各种运动的视频,把同学们当时的动作和周围的场景都记录下来。在作文课上,放给学生看,让他们仔细观察运动员当时脸上的表情和动作,找到准确的语言来刻画,学生边看视频边回顾当时激动的场景,尤其是那些转瞬即逝的动作也被记录下来,同学们可以反复观察,直到找到准确的语言的描写。这样做也让学生明白,平时要善于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作文往往不是没什么东西可写,而是被自己忽略了或者忘记了。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作文教学提供了便利,虽然多媒体不是万能的,很多教学情况下仍然需要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讲授教学,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教育的现代化和科技化已经成为必不可挡的趋势,我们必须进一步学习,使得多媒体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