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弹 刘 潇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优势。现阶段虽然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和学生组织已开始协同开展工作,但是在学生工作管理中仍存在局限性,四者之间协同机制不完善,因此,探索建立一套高职院校较为完善的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和学生组织的协同工作机制,对于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制度,提升学生管理效率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学生党支部在学生群体中认可度比较低
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学生党支部没有发挥核心作用,很多学生认为学生党支部的服务对象是党员,而自己不是党员,觉得学生党支部的发展与自己无关,甚至部分学生误以为学生党支部只是形式上的存在,导致党支部在班级同学中的认同度比较低,党支部游走在班级建设之外,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团支部在学生工作中作用不够明显
在四者的建设过程中,团支部的建设是最为薄弱的。学生虽然是共青团员,但是对共青团的认识不足,并且也极少有机会参加团组织活动,常在个人的行政班级中开展学习与生活,完全没有团支部的概念,学生很容易混淆班委会和团支部的关系。
(三)班委会在学生工作中占据过于主导的地位
理论上,班委会在日常工作中应该要接受党支部的领导和团支部的指导,但在实际中,作为执行机构的班委会却占据着主导地位。在一些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班委会直接跨级取代了党支部、团支部的部分功能。在高职院校,有些思想政治辅导员也会错误地认为班委会的建设与自己工作息息相关,党支部、团支部、学生组织与自己工作没有直接密切的关系。
(四)学生组织协调的功能不突出
学生组织要做好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及班委会的协调与配合工作,实际的工作中,学生组织发挥协调作用不明显,学生组织没有结合自身特性,分享组织资源,也没有注重加强跨党团支部、跨年级、跨班级的交流,只是单打独斗开展校园文化,没有协调促进四者的共同发展。
(一)建立明晰的制度
明确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与学生组织四者协同工作的规范和保障,四者的运行不能游离于制度之外,更不可凌驾于制度之上。首先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和学生组织各自要制定各组织的管理制度、责任制度,严格规范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再者,要共同探讨和制定协同工作的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将四者协同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并且根据协同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利弊,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的规章制度。
(二)形成科学的合作机制
以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与学生组织共同合作共同繁荣。例如,某班级突发事件并且影响较大,不能班委会直接做出决策,而是要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指导下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量决策。其次,建立科学的实施机制。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和学生组织都是为了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统一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四者既有区别也有统一,在工作的实施中,相互配合,共同规划。例如班委会可调动党员任职班委,让学生党员在班级发挥带头模范作用。也可以调动能力强的班委到学生组织去任职,从而扩大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影响面,让班级同学真正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
(三)构建有效的监督机制
监督是确保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学生组织顺利地执行决策的保障,党支部要求党员认真向群众学习,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团支部、班委会和学生组织开展工作过程中也要接受同学的监督。收集学生意见,开展自我总结和自我批评,建立评议体系,对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让四者的权利在同学们的监督下运行。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和学生组织不仅要加强自我监督,还需要四个组织相互监督。
(四)建设合理的培训机制
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学生组织协同机制的目的在于规范设置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学生组织,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最活跃的方向发展,扩大学生工作的覆盖面。通过社会时间和对外交流等方式培养协同意识和协同能力,不断完善学生干部队伍的选拨和考核制度,让学生干部队伍更加专业化。在加强培训的同时也倡导学生干部加强学习和自我提升。
(五)健全宣传机制
依托微信公众号、网站、微博等媒介,建立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和学生组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引导学生积极发声,传播正能量。健全的宣传机制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和学生组织协同机制有充分的认识,也促进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学生组织深入学习实践思想政治理论,不断提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