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思童 杨欢 秦明鹏
摘要:当前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协同工作存在权责不清、分工不明,工作队伍不稳定,积极性不高、责任意识不强,缺乏沟通的平台等问题,阻碍了辅导员与班主任协同工作。学校、学院要考虑二者相互配合效果的最优化问题,发挥二者合力的最佳效果,因此要明确职责,完善体系;提高福利,稳定队伍;统一认识,互相协作;搭建平台,真诚沟通。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协同工作
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是贯彻落实学校各项学生事务管理规定的人力保证。当前,高校中出现了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关系界定模糊不清的问题,导致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出现“重叠管理”和“无人管理”的状况。因此研究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协同方式,发挥二者的整体功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协同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协同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权责不清、分工不明;工作队伍不稳定;积极性不高、责任意识不强;缺乏沟通平台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则会阻碍辅导员与班主任协同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1.1辅导员、班主任权责不清、分工不明
学生工作庞杂、琐碎,涉及面广,各方面联系紧密,辅导员与班主任之间分工不明导致多头管理或者没人管理的现象。由于职责不明,就会出现相互推诿、相互扯皮,出了问题相互指责、推托责任的情况,导致工作盲目、被动,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J师范大学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常出现的问题主要以下几种情况:当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班主任以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等理由把本该自己做的事推给辅导员;日常学生与班主任接触的非常少,与辅导员接触的多,学生遇事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辅导员,遇事则向辅导员汇报,让辅导员左右为难,不找班主任商量,怕搞不好人际关系,影响团结,找班主任,他可能一推了事,最终还得由辅导员处理;部分辅导员也存在“身在岗时心离岗,抓住机会早脱岗”的思想,工作热情不高,将主要精力用于自己的转岗准备上,将本该自己负责处理的事情推给班主任,推来推去“受伤”的则是学生。
1.2辅导员、班主任工作队伍不稳定
国家规定高校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因此在学校里辅导员在岗位定位上就有选择教学科研岗和党政管理岗两种岗位的情况。J师范大学里大部分辅导员认为辅导员工作强度大、收入低、缺乏身份认同感,把从事此项工作作为今后进入职能部门、任专业教师的过渡,队伍的流动性大。班主任则几乎为新进年轻博士担任,而这些博士担任班主任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学校的一个规定即“40 周岁以下的申报评审高校教师系列副教授及以下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须具有从事过全日制本专科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且考核合格的工作经历”,因此年轻博士申请担任班主任本来就不是为了从事学生工作,研究学生工作,而是为了这个经历。因此辅导员、班主任工作队伍极其不稳定的状况。
1.3辅导员、班主任积极性不高、责任意识不强
辅导员个人对辅导员工作缺乏身份认同感,把从事此项工作作为今后进入职能部门、当专业教师的过渡,只要担任辅导员满了年限,教学业绩较为突出或者工作能力强,调入只能部门或转教学岗的可能性则非常大,因此几乎都一心扑在自己的“人生事业上”,辅导员的工作只要完成“量”则好,“质”不纠结。而博士班主任因为学校的职称晋升的硬指标规定,而考核又并非十分严格,因此只要干了班主任,干好干坏都一样,工作随意性非常大,J师范大学除了学院教师开会、学工例会,博士班主任出现在学院的次数非常少,班主任的工作责任意识不强。
1.4辅导员、班主任之间缺乏沟通的平台
学校和学院没有建立相应的平台和渠道,让辅导员与班主任进行交流,互通有无。辅导员和班主任又不主动进行接触,只是学生有了问题、出了事后才去联系,平时很少有机会探讨学生管理的心得,各自为政,各扫门前雪,不利于双方形成共识、相互理解、共同提高,没有建立起高校运作的协调机制。
2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协同工作完善方法与对策分析
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协同工作应该坚持合力最大化原则,要考虑二者相互配合效果的最优化问题,发挥二者合力的最佳效果。因此要明确职责,完善体系;提高福利,稳定队伍;统一认识,互相协作;搭建平台,真诚沟通。
2.1明确职责,完善体系
出台独立的 《辅导员工作条例》和 《班主任工作条例》,把各自的工作范围予以细化,变成可操作的规定和规则。要合理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责任与奖惩制度并重。
2.2统一认识,互相协作
不可否认,辅导员与班主任在工作目标上是一致的。辅导员与班主任各有所长,因此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要有良好的态度,相互尊重,在价值观上保持一致,既要讲原则也要将风格,辅导员对于学生日常管理中的问题要主动处理,并勇于承担责任,而对学生思想上重大问题和动态,则要积极与班主任沟通协调,商讨解决办法,双管齐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更好地解决学生思想上的矛盾和问题。
2.3提高福利,稳定队伍
保证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队伍的稳定性则要让他们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要在制度上保证、舆论上引导广大博士教师担任班主任,激发他们的育人责任感和荣誉感,对专职辅导员应建立考核奖惩制度,确保辅导员的实际收入与本校专任教师的平均收入相当,对有发展潜力的专职辅导员应作为学校的备干部进行培养,对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专职辅导员可破格提拔或越级晋升非领导职务。J师范大学允许辅导员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专业技术岗和党政管理两种道路,辅导员可以根据岗位的考核完成相应的任务要求,除此之外辅导员还可以晋升如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等非领导职务。
2.4搭建平台,真诚沟通
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本是一个战壕的战友,有着共同的目标,志同道合。这就要求二者进行经常的工作研讨、常沟通、常协调,发挥“1+1大于2”的效能,共同为学生成长成材营造良好氛围。学校、学院要搭建辅导员与班主任沟通交流的平台。J师范大学定期召开的学工例会,辅导员、班主任专题培训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定期召开生活会、学生工作研讨会,使辅导员与班主任能够互通有无,互相学习,扬长避短,通过交流会和研讨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统一认识,加深理解,共同探索学生工作的规律和方法,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这支队伍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服务学生。
参考文献:
[ ]褚诗茜.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工作关系探微[J].特立学刊,2015(2).
[2]张希中,关洪侠.高校专职辅导员与兼职班主任分工协作的长效机制建设初探[J].文教资料,2008(4).
[3]袁伟菊.高校专职辅导员与兼职班主任队伍建设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