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柯彤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
“目前学界……一种(观点)认为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一种认为译者、译著、原著、译文读者共同组成翻译的主体”(张曼,2006:109)。本文倾向于前者。
译者是翻译最重要的主体,译者主体性包含主动性与被动性。主动性通过译本选择、翻译策略、细节处理、翻译决策和创新等加以体现,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国内研究蔚为大观,而国际声誉或多或少应归功于第一次将《红楼梦》完整介绍给西方世界的译者霍克斯,他的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广受西方读者好评,至今仍是流通性最强的两大译本之一,本文从霍克斯翻译动机、翻译策略和细节处理进行分析,试图对译本中体现的译者主体性一窥究竟。
世上典籍浩如烟海,穷尽一生也难以阅读一二,勿论翻译了。理解与重构都需要能动地参与到源文文本当中,并非机械地进行语际转换。译者在译著上花费的时间精力赋予了原著价值。
霍克斯本人是一位杰出的汉学家,素来对《红楼梦》颇有好感,加之好友吴世昌的建议,决定翻译《红楼梦》。他抓住与企鹅出版社合作的机会,自身的天赋才能和出版社的巨大名气相得益彰,因而在译书过程中,霍克斯享有高度自由,不必过度迎合市场,霍克斯认同的规则和翻译标准极大影响了翻译策略的选择。霍克斯译书的主动选择以及翻译策略的自主判定恰如其分体现了译者主体性。
佐哈尔(2000:193)总结道,在三种情况下翻译文学会占据一个多文化体系的中心地位:第一,目标语文学处于起始阶段。第二,目标语文学被边缘化或处于弱势地位。第三,目标语文学面临危机或正在转型。在此情况下,源文文本在文化含义等表达中起主导作用。
当翻译文学在生态系统中处于边缘地位时,情况有所不同,译者更加照顾读者感受,有时以意义损失为代价,寻找目标语言中的对应意象和表达。翻译地位不同,可能会导致译本之间的巨大差异。
霍克斯的情况属于后者。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恰逢中国文化的过渡阶段,当时,中国文化虽在西方日渐升温,但仅占据西方世界文化大观园的一角,国内本土文化尚不成熟,需要引入新的表达完善中国语言系统,交汇碰撞中,中文相对弱势。受风潮影响,霍克斯语言可读性强,适应了源语文化环境。举例如下:
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渐渐无所不至。(曹雪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一卷,2007:37)
And so he found himself meeting them for a drinking-party one day,for theatre-going the next,on a third day perhaps gambling with them or visiting brothels.(David Hawkes,Penguin Books:Volume 1,1973:123)
“观花”是中文独有的意象,代表一种闲适的生活,但这种含义无法在英文语境下体现,因此,霍克斯改译为另一种娱乐活动——观影。这种译法可称之为意译,意译过程中,霍克斯展示了自身的抉择与创造。
书中反复出现“红”字,“红”是中国的典型意象,内涵丰富,代表了春天、美丽、青春、好运和繁荣。但中英“红”字意味有所不同,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正如霍克斯(1973:45)在序言中指出:“不幸的是,除却年轻人的红唇和玫瑰色脸颊,‘红’在英文中常无对应意味,我有意改为金色或绿色。”
简言之,译者采取了以下几种策略进行翻译:一、直译。如49章中的“大红猩猩毡”译作“dark-red felt”。二、意译。如11章中描写王熙凤“眼圈儿红了”译作“eyes became moist”,抛去红色意象,仅保留信息本质。23章中黛玉“眼圈儿红了”译作“her eyes filled with tears”,霍克斯结合人物性格、情绪进行措辞,折射出译者对于源文文本的理解,凸显了译者的再创造。三、直译意译相结合。如29章,“彩云心里有病,不觉的红了脸”译作“Sunset,the real thief,whose face turned red with embarrassment”,既将“红”字译出,又结合语境增添自己的理解。四、创译。如译本中将“怡红院”处理为“GreenHouse”,“怡红公子”为“GreenBoy”。红改绿颇受争议,究竟是译者匠心独运还是过度发挥难以定论,但其苦心思虑和创造力可见一斑。
忠实不是译本质量唯一的判定标准,翻译批评不能忽视时代背景和翻译动机。分析霍克斯译本之后,我们发现译者会在翻译活动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和创造,译者之声一默如雷,于细节处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