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勇
(1.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大学 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601)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促进广大师生对核心价值观的信仰、传播与模范践行,从理论层面看,必须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近年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主要是从总体和宏观层面来切入,鲜有从微观和较为具体的层面来切入的。就大学文化建设而言,它其实可以具体细分为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及行为文化建设。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关联,思索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对更好建设大学行为文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紧密关联。一方面,大学行为文化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话语主体;另一方面,加强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从客观效果来看也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的“落细”“落小”“落实”。此外,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引领大学行为文化的发展。
行为文化可理解为行为文化主体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积淀的文化形态的总和。若从其构成要素来看,它是由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行为环境三大要素构成,其中行为环境由强制性规范、传承性规范及文化传播组成[2]。大学行为文化作为行为文化的重要分类,体现了大学群体中的行为文化,表征大学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行为操守、信仰追求及文化品位。依据行为文化的构成要素,广义上说,大学行为文化其实包含着大学行为环境、大学价值取向及大学行为方式等三大层面。大学校规是较为典型的强制性规范,大学校训则是传承性规范,而大学的风气、校园文化活动则对大学行为文化主体行为方式的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大学风气(包括校风、学风、教风)、校内行为规范、校园文化活动(包括服务社会的活动)是大学行为文化的具体展现。谈大学行为文化及其建设,必然离不开相应的主体。教学科研工作者、大学管理者、教学服务人员、学生群体是大学行为文化的基本主体(当然,这样的分法并不是绝对的,比如有的大学管理者可能也是教学科研工作者,就一般而言,可以如此划分),而这四大类主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话语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成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重要层次,增强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一个着重点就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权。话语主体是话语权的基本构成要素,而“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话语主体既包括政治家、理论家、学者等诸多方面人员,也包括领导集体、党员、广大干部及普通群众”[3],具有多层次性。许多杰出的理论家、学者往往也是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及管理者(如大学校长)。大学管理者无疑属于领导干部群体,无论是教学科研人员、管理者、教学服务人员及学生群体都有一定数量的中共党员。综上可见,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主体显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要使它产生作用,必须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关联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要想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能将其“束之高阁”,必须使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与现实实践相结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4]“落细”“落小”“落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具体化指向,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目标的重要途径。要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大学显然是不可忽视的。大学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小”“落实”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体化的重要任务。
而上文说到,大学风气、校内行为规范及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行为文化的具体展现。要推进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必须进一步改善大学的风气,优化和完善校内的行为规范,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大学文化品位。积极加强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小”和“落实”。我们以优良学风培育为例,进一步展开分析。
学生群体是大学的最基本主体,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中,大学风气建设是极为重要的,而在大学风气建设中,如何培育优良的学风则是基础环节。学风其实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风气,它要经历倡导、践行、提炼、升华和不断发扬光大的过程。经过一届又一届学生的传承,学风才会成为该校学生的内在价值标准和外在精神风貌。优良的学风对于教风乃至于校风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大学里,优良学风的培育,尤其应弘扬踏实勤奋之风,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必须要勤奋踏实,学好专业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敬业,敬业价值观的核心是“爱岗敬业”,弘扬踏实勤奋之学风显然有助于敬业价值观在大学的“扎根”“成长”。
毛泽东同志曾说:“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文化基础,使之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深度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对之进行现代转化,从一定意义而言,它体现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升华与创新。比如说,传统文化强调“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的价值理念,这显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和谐”价值目标的重要精神来源。又如传统文化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理念,兼顾个人、社会及国家的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是“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6],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也兼顾国家、社会及公民三大层面,同时也是对“修齐治平”理念的进一步发展。
对于大学文化来说,英国著名学者阿什比曾说:“大学是继承文化的机构,……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7]。大学的人文精神、文化底蕴很大程度上就深藏于本国、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中,大学的行为文化更是如此。回溯中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实一直在深深地影响着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者、管理者、学生,是这些群体为人处世、行为实践的重要价值遵循。比如,校训在一所大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一所大学发展的价值指引,具有航标性的特点,是大学各种主体实践活动、行为规范的重要指南。纵观我国的大学校训内容,其中许多都是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都来源于传统儒家经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对于当今时代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领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动力之源具有合理的逻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下,大学的校风、学风及教风必将会进一步改善,校园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将会更具有鲜明特色,也能够进一步增强文化品位。而广大的大学行为文化主体,尤其是教师、学生将会更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促进自身思想和道德修养的提升,更加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这些正是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是其动力之源。
现阶段大学行为文化建设面临不少挑战与问题,既有外部的挑战,也有内部的困境。要想推进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必须要勇于正视这些挑战与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8]一定的社会思潮表征着一定社会的文化意识,它是从一定的思想观念或意识形态进一步演化而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社会思潮大量涌入中国。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多种社会思潮,可以分为主流社会思潮和非主流社会思潮两类,马克思主义显然是主流社会思潮。非主流社会思潮的划分,学术界观点不一,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质疑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等思潮是主要代表。各种社会思潮互相激荡,运用多种途径,积极抢夺大众话语权。
大学行为环境由强制性规范、传承性规范及文化传播等要素构成。随着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发展,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也逐渐传播、渗入大学校园。我国的大学是社会主义的大学,校训、校规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随着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传入中国,往往也会传播或渗透西方国家的大学校规、校训。西方国家大学的校规、校训,有值得学习、借鉴之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些校规、校训话语往往也植入、蕴含着西方价值观。西方社会思潮更善于运用新颖、多样的话语来“包装”,受之影响,一些大学行为文化主体往往会受其蒙蔽,倾向于欣赏甚至认同西方大学的校规、校训,从而削弱了我国大学校规、校训对于大学行为文化主体的控制力、感召力。在文化传播方面,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往往擅于运用大众传媒、文化产品来进行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社会思潮在大学校园的影响力,改变了大学行为环境的生态结构。
非主流社会思潮的发展使大学行为环境日益复杂化,它也使大学行为文化主体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尤其对于学生群体。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思潮的接受方式呈现显著的变化趋向,越来越倾向于生活化、通俗化、感性化、个性化及隐性渗透化的传播或输入方式。许多非主流社会思潮,尤其是“普世价值”论特别擅长捕捉青年学生的心理需要,往往采用较为通俗直白、极具个性的话语,通过隐性渗透的方式来传播其观点,攻击马克思主义,诋毁社会主义制度,这容易对青年群体产生巨大的“心理刺激”,影响甚至改变其价值取向。不仅是学生群体,教学科研人员、大学管理者、教学服务人员也是这些社会思潮争夺的对象,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大学行为文化主体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
自媒体是一种新型的媒体形态,它具体指的是大众化、自主化的传播者,可以随时以数字化、现代化的手段,将语音、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呈现的信息内容向特定的个人或人群进行传播的新媒体总称。值得指出的是,这里的信息内容既有规范性的,也有非规范性的。自媒体信息传播具有迅捷化、交互化、去中心化、碎片化等特征。不可否认,自媒体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有着重大积极作用,它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极大拉近了人们的交往距离。但是,自媒体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它使大学生主体行为方式有非理性化发展的风险。
大学生作为大学行为文化中最基本的主体,该主体的行为方式对于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从理想层面来看,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希冀大学生能够持有较为理性、规范的行为方式。大学生主体理性、规范的行为方式有助于淳化学风、校风,也有助于校内行为规范的有效执行,同时有助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良好布置和顺利开展。可见,大学生主体理性、规范的行为方式对于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主体行为方式趋于非理性化,这样的情势发展显然会给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带来不小的挑战。
那么,为何自媒体的发展会使大学生主体行为方式有非理性化发展的风险?有学者认为,通过电子媒介传播的话语,意识形态的内容也会有形或无形地隐藏在话语之中,有意无意地传播出去,不断改变受众的观点,以至于受众根本意识不到已经接受了某种意识形态[9]。自媒体的话语传播尤为明显。在自媒体的话语传播中,话语聚焦由宏观转向微观,由理性灌输转向感性渲染,并且在以个人为中心,交互式、去中心化、虚拟与现实相交融的自媒体传播环境中,个人的意识形态属性显然会得到充分彰显,而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本身就会对人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如果个人的意识形态属性显著彰显,那么个人的价值观必然也会进一步增强影响,这显然会作用于人具体的行为方式,再加上自媒体可以从技术层面支持用户变动不居、自由无居的行为选择[10],受这些方面的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会趋向“自我化”“感性化”“随意化”。大学被称为象牙塔,本身就具有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自媒体在大学生人群中拥有高频的使用率和极大的覆盖率,显然更容易使学生群体的行为方式趋于“自我化”和“非理性化”。尤其当前在自媒体上有许多“网络大V”“网络牛人”极力抓住受众的猎奇心理,强化感情渲染,肆意发表歪曲甚至虚假的言论,鲜明表达个人的价值观,而广大大学生,价值取向尚未定型,对新鲜、感性、时髦的话语言论往往较为感兴趣,因此,他们的行为方式往往会受到这些话语言论的影响,产生“盲从”“随性”的心理,极易出现不良的后果,影响大学行为文化建设。
由于大学行为文化主体是由教学科研人员、管理者、大学生及教学服务人员等多个主体所构成。因此,从广义上看,校园文化活动可以理解为是由大学行为文化主体在教育、教学、管理及服务等各具体领域所开展的活动。它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活动、特色的学术文化活动、缤纷多彩的文艺体育类活动、新颖多样的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具体的活动并不是孤立开展的,往往是联动的,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丰富多样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是表征大学行为文化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而言,高品质、强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增强大学行为文化影响力极为关键的途径。然而,从当前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现状来看,校园文化活动存在顶层设计不足,功利化及形式化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行为文化建设。
顶层设计主要强调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视角,对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各层次、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优势资源,从而高效完成目标计划。合理、有效的顶层设计应当具有严密逻辑性、实际可操作性。当前一些校园文化活动顶层设计存在不少问题,一些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尽管对顶层设计的重要性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但是在策划活动之前,缺乏对活动主题、内容、形式及相关渠道的深入研究,以至于顶层设计脱离活动本身的主旨和要求。任何一项活动本身都有具体的层次、要素和相关结构要求。如果对此没有充分的把握,那么所进行的顶层设计显然是缺乏严密逻辑性及实际可操作性的。在这样的顶层设计下所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必然无法充分彰显活动的特色和文化诉求。
除了顶层设计存在不足之外,当前校园文化活动还存在功利化、形式化的问题。对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功利化问题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方面,部分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者、主办者举办活动的目的往往出于满足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比较注重短期利益,急于求成。而一项精品的文化活动显然需要长时间的“打磨”“探索”,急于求成,显然难以打造出精品的文化活动。另一方面,一些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参与活动的动机往往并不于着眼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更多是为了个人荣誉,完成一定的考核与评价。对于校园文化活动来说,参与者是极为重要的活动主体,如果参与者基于利益实现的考量,仅仅是被动、消极参与,显然也违背了校园文化活动举办的“初心”。
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化问题也比较明显。一些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者,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缺乏活动组织与行动的自觉,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往往形式较为单一,方法途径也鲜有创新,缺乏探索高品质、高内涵、高附加文化产品的内在动力。这使得相关的文化活动难以打造出亮眼的“品牌”,因此,难以实现行为文化主体广泛的参与,难以提升品位与档次。
由于校园文化活动存在顶层设计不足,功利化、形式化倾向浓厚的问题,校园文化活动缺乏精品、缺乏特色、缺乏品位和内涵,而校园文化活动本身又是大学行为文化的重要内容,这样的问题,显然不利于大学行为文化的品质提升。
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行为文化紧密关联,而当前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又面临诸多的挑战与问题。因此,必须积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行为文化建设。
引领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引领实践的效果。要想有效引领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必须要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行为文化建设,重点就在于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能够有效融入大学行为文化的具体建设中。基本理念的融入度高低又跟基本理念的大众传播力、认同力有着极大的关联。如果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没有实现有效的传播,没有得到民众广泛的认同,那么要想使之融入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显然是极为困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话语权,就其本质而言,指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话语权,必然有助于其传播力、认同力的提升,进而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能力。因此,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有效引领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必须要努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话语权,这是前提和基础。对此,需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创新,提升核心价值观大众话语权的吸引力。在话语创新上,对照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概念名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名称显得较为冗长、抽象、深邃,因此,对于该名称有必要进一步凝练与概括,笔者认为是否可以用“中国价值”来概括。除了“名称”的话语创新,反映国家、社会、公民三大层面24个字(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话语创新也极为重要,必须要优化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使其能更充分反映大众的价值愿望。对比西方普世价值所注重的“自由”“平等”“博爱”,笔者认为核心价值观最好也设置为三个范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且充分反映古今中外优秀传统,充分反映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性、时代性及民族性。笔者认为是否可以概括为“和谐”“善治”与“仁爱”。其次,要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关照社会现实问题,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话语权的解释力。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法对社会现实问题做出有效回应与阐释,无法积极反映大众的利益诉求,那么核心价值观是难以获得大众话语权,增强引领能力的。列宁曾说:“只有当概念成为在实践意义上的‘自为存在’的时候,人的概念才能‘最终地’抓住、把握、通晓认识的这个客观真理。”[11]必须要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在解决实践问题中彰显核心价值观范畴的生命力和价值性,增强大众对其的认同感。再次,要突出群众性、通俗化的话语叙述表达,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话语权的亲和力。核心价值观大众话语权的亲和力强弱是反映大众对于核心价值观的亲近度、信任度、关注度及接受度高低的重要指标。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既来源于其科学性及价值性,同时也来源其生活实践性。要想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大众亲近度、接受度,必须要用大众通俗化的语言来叙述其科学性及价值性,重视核心价值观理论与大众话语的对接、融通。
大学强制性规范反映制度的约束及导向。大学的章程及各级规章制度就是典型的强制性规范。大学传承性规范体现为文化传统及价值趋向的传承,比如校训、大学传统的习惯规定等。如果说强制性规范体现为一种“硬规范”,那么传承性规范则可以理解为一种“软规范”。大学强制性规范和传承性规范是构成大学行为环境的重要要素。大学行为文化的建设必须要高度重视强制性规范和传承性规范的优化、完善及具体执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4]大学强制性规范和传承性规范都是维持大学日常管理的重要规范。积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于强制性规范和传承性规范建设中,能够有效助力大学行为文化的建设。
大学章程如同大学里的“宪法”,地位极为崇高。当前,全国高校大致完成了大学章程的制定,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章程中基本都有所体现。例如《北京大学章程》规定,“北京大学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支持为探究真理而进行的独立多样、综合交叉的创造性研究,着力基础研究,促进应用研究,为中国及世界贡献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充分体现了爱国、敬业、富强等价值观。当前,要使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大学章程建设,重点就在于修订过程,在解释、宣传及执行过程中都必须要自觉以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引领。比如在开展解释、宣传大学章程的相关学习活动中,一方面,要让广大师生明确章程的地位及现实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精心阐释章程所具体蕴含的价值理念、体现的价值导向,这一点极为重要。
在传承性规范方面,大学的校训与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契合性。大学的校训深刻体现着大学的办学旨归、治学传统、办学特色、文化底蕴和社会责任。在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校训建设过程中,笔者认为重点就在于要详细阐释大学校训与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关联,让广大师生深入地理解大学校训的价值观意蕴,增强对大学校训的认同,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之。而大学传统的习惯规定作为另一种较为典型的传承性规范,能够延续下来肯定有其合理之处,对大学的发展发挥过显著作用,其中有许多是学校运行、发展所必需的规定,是对教育教学规定和科学研究规律的深刻反映。但是我们也不能排除,有些规范背离上述相关规律,落后时代发展,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要求。因此,有必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去全面检视这些传统习惯规定,对不符合核心价值观精神的规定、机制要加以改进,使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融入并发挥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有效引领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从学理上看,加强对行为主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此外,大学行为文化主体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大学生主体的行为方式有非理性发展的风险;校园文化活动中存在功利化、形式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破解需要探索多种路径,但这些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看要从行为文化主体抓起。对行为主体进行有效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增进行为主体对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并自觉外化于行,是解决该现实难题的有效之策。然而当前对于行为文化主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不足是较为典型的问题。
当今时代,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大数据正在深刻影响整个世界。所谓大数据,是指大小超出了典型数据软件工具收集、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12]。大数据带来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一方面能够突破当前采样的局限性,既能够抓住事物的细节,事物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也能把握事物整体面貌;另一方面,由于数据是动态性的,透过分析数据,能够更为精准地把握事物发展的走向。大数据具有多样化和多来源性,既有传统的结构化数据,也有社交媒体中的文本数据及图片、视频等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因此,对于核心价值观教育,大数据的生成,能够使行为文化主体核心价值观教育全貌实现彻底的数据化。具体来说,就是行为文化主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践行状况等诸多方面都可以实现数据化。积极运用大数据能够显著驱动行为文化主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运用大数据来驱动行为文化主体核心价值观教育尤其要注重信息研判机制的构建。构建信息研判机制,有助于加深对行为文化主体的思想意识、践行程度的科学把握,理解行为文化主体认知、践行内在规律,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预见性、科学性及有效性,助力行为文化主体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信息研判机制的构建,一方面需要运用大数据分析大学各行为文化主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状况、认同程度及践行水平,总结各行为文化主体的倾向性、群体性及普遍性的情况,推究未来的认知、认同及践行状况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各行为文化主体存在年龄、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因此,也需要运用大数据深入、细致分析教师科研人员、管理者、教学服务人员及大学生群体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差异和各行为文化主体在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所存在的特有问题及各问题所可能出现的演变趋势,探索应对之策,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使行为文化主体更加自觉地认同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遵循。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行为文化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有效引领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必须要重视如何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的问题。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活动,要看是否有更多的行为文化主体通过反映核心价值观主旨的校园文化活动实现了对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认同,提升了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度。由于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具有多种主体,要想使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所开展的活动最好能够兼顾各个主体,要有诸多行为文化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在良性互动过程中,互动双方或多方能够比较全面、有效地作用与影响,推动各方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主体间的良性互动能够促进友善、和谐、爱国、富强、文明、平等等价值观的全面、有效传播。
对校园文化活动而言,它的种类是极为繁多的,比如征文、音乐、绘画及舞蹈表演等是较为典型的文化活动。但是对于主体间良性互动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校园文化活动都特别适合。因此,校园文化活动的具体开展,首先要甄选较为适合的文化活动类型。特别适合主体间良性互动的校园文化活动,必须要能够引起行为文化主体强烈的共鸣或者在主体中有一定的熟识度,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包括深入革命纪念地、纪念馆等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以围绕重大纪念日、重要事件所开展的文化活动;以当前社会热点话题为基础所开展的活动,针对当前共享单车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许多不文明现象,所开展的有针对性的公益宣传活动。这些文化活动不仅教师、管理者、教学服务人员有所了解,同时学生群体也有所认知。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能够促进主体间对于教育活动主题的理解,有助于深入把握爱国、富强、文明等价值观。其次,在具体的活动中,尤其是要重视典型示范,比如围绕共享单车的公益宣传活动,广大的党员干部及对相关问题比较了解的行为文化主体必须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与不太理解该活动主题的行为文化主体沟通交流,促使这些主体也以更加积极的行动投身于该活动中来,共同宣传、践行文明的价值观。这样的文化活动显然是极具意义的,能使核心价值观实现有效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