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贤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5)
方孝孺是明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继其师宋濂之后成为新的士人领袖,被誉为“读书的种子”,更因“靖难之役”殉身于道而闻名后世。明清学者如高攀龙、刘宗周、黄宗羲等人都为方孝孺撰写过评述。近代以来,人们在现代学术视域下对方孝孺进一步展开研究,百年来涌现出不少成果。已有学者对这些研究进行过总结,特别是张树旺和金紫薇二人学位论文的综述部分,着重考察了对方孝孺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的研究状况。近几年来,对方孝孺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以研究的问题为视角,摭补近年来的学术成果,特别是方氏文学思想的研究成果,通过再次评述方孝孺的研究现状发现和寻求新的学术增长点。
民国时期,学界普遍将元末明初视为思想的断层期。基于此研究态势,方孝孺的文学思想、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虽然都被论及,但并没有得到研究者的太多关注。从现存资料来看,方孝孺的单篇文章率先受到重视,被一些古文选本特别是中小学教材所收录,如《中华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1]收录了方孝孺《越巫》一文,《涵芬楼古今文钞》[2]根据体裁分类收录了方孝孺的多篇文章。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开始归纳方孝孺的文章风格,进而探析他的文道思想。曾毅在《中国文学史》中指出方孝孺“文雄隽豪快,绝类大苏,而奔流急湍,一泻千里,颇乏纡徐溁涸之故”[3]。之后,钱基博的《明代文学史》[4]给予了方孝孺很高的评价,认为其文章纵横豪放,出入于苏轼、陈亮之间,并开始关注他的文道思想。郭绍虞在《中国文学批评史》[5]中,从与宋濂进行对比的角度,对方孝孺的文论和诗论思想进一步探讨。方孝孺的不同之处在于“逆推而底于极”,他将宋濂“道”论和“文”论思想发挥得更加透彻。宋濂试图调和“道”与“文”,方孝孺在宋濂的基础上将二者“推于极”,却依旧能使二者得以调和。就诗论而言,宋、方二人都主张诗歌师古,应以《诗经》为宗。在如何求诗情之正的问题上,宋濂主张养气,而方孝孺则主张知道。郭先生的研究从对文学作品及风格的赏析转变为对文学思想的探讨,颇具有开创性。
方孝孺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也随之得到人们的关注。就哲学思想而言,人们主要关注的是方孝孺理学思想中的践行维度和明代学术思想的开端能否是方孝孺这两个问题。容肇祖的《明代思想史》[6]从方孝孺的生平事迹入手,突出其思想中践履的维度。钱穆在《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7]中指出方孝孺是振兴明代文辞道术之人,其学说气象甚至在王阳明之上,对顾炎武等人的学术路径产生了重要影响。陈荣捷在《早期明代之程朱学派》[8]中反驳之前的通识观点,即早期明代新儒学与宋代几无差别,心学的崛起与其并无太多瓜葛,创见性地指出明早期的程朱学派不仅是对宋代新儒学的回应,也影响心学一派的崛起。方孝孺的殉难事件就促使儒家士人的关注点从义理探讨转为现实抉择。在政治思想方面,学者们以西方政治思想为视角,从民本和民族两大维度进行阐发,并认为关于政治的思考才是方孝孺思想中价值最高的部分。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9]中认为方孝孺的理学思想只能居于继述之位,但其政治思想能兼顾民族和民本,可为明初巨擘。作者引入西方政治学的视角对方孝孺政治思想中的政治缘起、君主职务、宗法井田和民族思想四个方面进行了阐发。在《方孝孺的政治学说》(《大陆杂志》1961第5期)中,沈刚伯认为方孝孺政治思想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可谓古来第一人,并结合君主政体论、井田论和地方自治论进行论述。王云五的《明代政治思想》[10]从具体文本入手,分条缕析地阐发了方孝孺的君职、正统、法度、用人、经济、行政、正俗思想,突出其思想中的民本主张。此外,王云五对方孝孺的教育思想也进行了论述。总而言之,从民国时期到20世纪70年代,关于方孝孺的研究成果虽然数量有限,但对一些关键问题都进行了颇有见地的论述。
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日益得到重视,学界对方孝孺的研究也有很大的突破。胡梦琪的《方孝孺年谱》[11]根据《逊志斋集》《明史》《国榷》等相关材料,主要从其生平交往的角度对明代卢演编的《方正学年谱》进行扩充,将方氏置于立体世界之中。之后,张立平的《方孝孺史迹考》[12]等书[13-15]进一步将方孝孺生平研究细化和生动化。张常明的《〈逊志斋集〉成书及版本考》(《图书馆杂志》2009第8期)根据林右和王绅所作之序,断定《逊志斋集》定稿于洪武三十年,并较为详细地指出《逊志斋集》的版本及它们之间的渊源脉络。
台湾学者姬秀珠是系统研究方孝孺的先驱,其著作《明初大儒方孝孺》[16]的主要思路是要解析现实境遇对方孝孺思想的影响,更多关注的是其思想中对传统理学精神的继承。在阐述方孝孺政治思想时,作者受现代政治思想影响而落入过度阐释的窠臼。王春楠、赵映林所著的《宋濂、方孝孺评传》[17]对方孝孺的思想进行了更为细致地划分,主要研究路径是将方氏的主要观点置于整个儒学史中予以观照,缺陷则是对比视域从先秦两汉到宋代,时间跨度不免有些过于宽广。该书分章论述了方孝孺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理学思想和文学思想。以上是新时期最先系统研究方孝孺的两本专著,主要着力点在于呈现方孝孺思想的多面性,故在阐发的深度上不免有点欠缺。之后陈志峰的《方孝孺及其文学之研究》(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从方孝孺的生平、交往情形、学术思想、政治思想、文学批评及文学创作这几方面,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地深入研究,特别是在材料分析方面。
与民国时期不同,当代学者对方孝孺的政治思想着力较多,对君臣关系、正统论、“靖难之役”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述。君臣关系是儒家士大夫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它既牵涉士人的现实处境,更关联到他们心中的乌托邦理想。明初残酷的政治环境激发了方孝孺对君臣关系的思考。早期的研究首先试图厘清方孝孺对君臣关系的思考是什么,如孙湘云的《简析方孝孺的君臣关系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第4期),进而探析促使他产生此思考的外部原因为何,如王家范在《论明初对洪武政治的批评——方孝孺的政治理想与建文帝的政策改革》(《史林》1994第3期)中指出方孝孺作为江南地区士人的精神领袖以践行“仁政”为思想核心,对洪武“尚法”政治和废除宰相进行批判。张树旺《明初行政体制改革的逻辑——从方孝孺与浙东学派的视角》[18]的探讨最为详尽,该书以君臣关系为核心问题,关联了方孝孺的政治思想,从靖难之役切入,剖析方孝孺殉难的原因是其学行与思想而非单纯的忠君,通过简要考证“成仁取义”的内涵以彰显方氏的“正学”气象。方孝孺想以圣人之道遏制专制政权,与掌权者产生激烈矛盾,最终以悲剧落幕。
正统论所关切的是朝代的合法性及得到后世何种评价。学界对方孝孺“正统论”思想从产生原因、内容含义、思想来源、影响发展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孙湘云的《方孝孺的夏夷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第6期)指出方孝孺的夏夷论与正统论紧密相关,提供了解决民族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向燕南在《引领历史向善——方孝孺的正统论及其史学影响》(《齐鲁学刊》2004第1期)中将方孝孺的“正统论”置于历史发展脉络中,对其理论来源和特点进行了探析。孙宝山的《以“民族性”重构正统论——黄宗羲对方孝孺的正统论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哲学史》2005第3期)论述方孝孺在明初以“道德性”和“民族性”对传统的“正统论”进行修正,黄宗羲在清朝入主中原后,以“民族性”为核心继承和发展了方孝孺的“正统论”。孙锋的《方孝孺正统论探析》(《齐鲁学刊》2017第6期)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正统论思想的主要来源、内容、发展历程及特点、局限、价值和影响。朱光明的《从陈亮到方孝孺:浙东学者关于正统的阐说及其流衍》(《河北大学学报》2017第6期)指出方孝孺的华夷之辨思想是对陈亮思想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书写体系,进而对正统、变统加以区分,具有较强烈的道德色彩。这背后所体现的是历史环境的不同,以及朱学在明初影响的加强。邱丽敏的《方孝孺正统论思想研究》(深圳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先是探讨方孝孺“正统论”思想受到前人的影响,然后指出其正统论思想的标准和分类,以及其中蕴含的伦理纲常思想和华夷之分的主张,最后总结时代意义。
“靖难之役”是明初历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对政治格局、君臣关系、士人心态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方孝孺是重要的参与者,当下的学者主要从相关史实的考察和阐发背后意蕴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在史实考察方面,人们关注的是关于方孝孺在“靖难之役”中相关记载的可靠性,主要有李谷悦的《方孝孺殉难事迹的叙事演化与“诛十族”说考》(《史学月刊》2014第5期)。在意义阐发方面,研究者首先关注的是方孝孺选择殉身“靖难之役”的思想动力为何。多数学者认为是儒家思想中至高的“道”,其背后有丰富的意蕴可以挖掘,但也有不少人将方孝孺的行为视为仅仅是对君主个人的愚忠,汤长平的《也评方孝孺是否“愚忠”》(《台州师专学报》1995第1期)就对此种观点予以批判。人们研究其殉难的意义为何,以儒家理想、现实、士人心态为关键词,探讨方孝孺所坚守的儒家理想为何,当此理想与现实发生碰撞时会有怎样后果,方孝孺事件后对明代士人心态产生怎样影响的问题。徐立新的《儒家之绝唱——方孝孺悲剧根源剖析》(《台州学报》1996第5期)指出在明初这一历史环境中儒家政治理想不可能实现;郭万金在《“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方孝孺之死的文化阐释》(《浙江学刊》2007第6期)中用较为翔实的材料论证了方孝孺被当时的君主和大儒定位为明朝承接圣学的历史传人。守道不渝的方孝孺却遭灭族之祸,给明代士人造成巨大的创伤,天下读书种子自此断绝。李群在《明代靖难之役中儒生与皇权的关系——以方孝孺为例》(《管子学刊》2012第1期)中试图通过“靖难之役”来剖析儒生与皇权的关系,儒生决绝的抗争也让朱棣震慑,促使明朝开创了“永乐之治”;方同义在《“求一个是”——方孝孺之死难与评价》(《中共市委宁波党校学报》2013第4期)指出方孝孺选择赴难是对儒家精神的坚定践行,但造成“灭十族”的悲壮后果是其书生意气及方法不当的表现。
此外,方孝孺政治思想的其他方面也被零星地论及。董刚的《元末明初浙东士大夫群体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主要论述了方孝孺在建文时期的政治改革;王雄军的《方孝孺“礼治主义”政治思想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从“礼治主义”的角度对方孝孺的政治思想进行观照,在剖析方孝孺思想形成背景的基础上阐析方孝孺的“礼治主义”政治思想。刁玮的《方孝孺法律思想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指出其法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方孝孺历经三位帝王,遭遇不同对待,这背后所蕴含的是其法学思想与君主治国理念的契合程度。王成在《方孝孺以民本为主旨的政治思想解析》(《湖南大学学报》2013第2期)中试图以民本为核心建构方孝孺的政治思想体系;王诗悦的《方孝孺:儒家“圣贤使命感”的践履》以牟宗三的“圣贤使命感”立论,简要论述了方孝孺的政治思想是对圣贤使命感的彰显。
总而言之,学界对方孝孺的政治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正统论、君臣关系和“靖难之役”这几个问题。其中论述最多的是“靖难之役”,从明朝至今,只要论及方孝孺,几乎就会涉及“靖难之役”。当下人们最先关注的是关于“靖难之役”的相关史实记载是否真实。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探索方孝孺选择殉身背后所蕴含的强大精神动力为何,方孝孺悲剧发生的原因为何;方孝孺作为儒家士人坚守道学思想的代表却遭到残酷的迫害,这一事实对君主和士大夫在价值追求和心理态度上产生了怎样影响。此外,就是对方孝孺政治思想的研究,学者们关注的是方孝孺对君臣关系的思考是什么,以及促使其产生思考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将君臣关系视为方孝孺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以此来建构其政治思想体系。关于方氏君主关系研究的弱项在对其思想来源的研究,几乎无人触及;对后世的影响,已有学者言说过对黄宗羲的影响,但笔者认为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人们对方孝孺正统论思想的产生原因、内容含义、思想来源、影响发展都有比较充分的论说,而对方孝孺正统论来源的研究莫衷一是,对后世影响的研究,以及正统论思想与方氏其他政治思想的关系还需大力加强。方孝孺对建文朝的政治文化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在此方面也有巨大的挖掘空间。
学界对方孝孺哲学思想的研究比较薄弱,主要关注点为方孝孺自身的哲学思想及其思想的哲学史定位。人们试图去寻找方孝孺哲学思想有哪些及其核心是什么,最先注意到的是功用和辟异端两大维度。唐宇元的《论方孝孺的用事和无神论思想》(《浙江学刊》1986第6期)认为方孝孺的思想是要用事而非修身,并分析和批评佛教有灵觉的鬼神论。侯外庐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下册)》[19]从心性论与学道方法、行《周礼》与辟佛思想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揭示方孝孺理学思想的本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探讨外部社会环境对方孝孺思想形成的影响,并且试图去探寻其思想中重功用和无神论两方面的内在联系。管敏义著《浙东学术史》[20]剖析方孝孺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扼要指出其与程朱理学的不同之处。庞朴主编的《中国儒学(第一卷)》[21]采纳了《明儒学案》的说法,简要介绍了方孝孺思想的特点。吕诗尧在《明初儒者辟异端思想》(《世界宗教研究》2016第4期)中以修身与王道作为方孝孺辟异端的理论基础,进而指出其对佛教修身立行、轮回说,以及儒家内部偏离修身之法的异端的批判。
“孔颜乐处”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议题,方孝孺常表达对安贫乐道的赞美,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呈现其思想的丰富性。赵映林在《方孝孺的苦乐观》(《文史杂志》2002第4期)中指出方孝孺的苦乐观深受其父言传身教和宋儒孔颜乐处思想的影响。田义勇在《“达”范畴与“士”的价值定位》(《南昌大学学报》2012第4期)中详细论证了从孔子的“士达”说演化为孟子的“穷达观”,其核心思想为不去计较个人得失而拥有道义性和正义感,最后指出方孝孺的“穷达观”是对儒家正统理论的承续。方孝孺的“为学”思想也得到了关注,史小军、黄美华的《方孝孺论“为学”》(《名作欣赏》2006第4期)试图对方孝孺的“为学”观点进行归纳,其思想的产生是要反驳明初萎靡的学术氛围。
研究者也将方孝孺的学术思想置于学术史中进行观照,主要关注的问题是方孝孺是金华派思想的终结,以及与金华派其他成员思想上的关联。陈寒明、贾志刚的《方孝孺与明初金华朱学的终结》(《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第4期)指出方孝孺在义理上对朱熹之学几乎并无发展,对现实政治的构思多是迂阔的书生之见,故金华朱学不得不归于终结。路鹏飞的《明初理学思想辨析——以刘基、宋濂、方孝孺为例》(《贵阳学院学报》2018第3期)通过对刘基、宋濂、方孝孺理学思想特点的阐述,表明明初理学朱陆合流的趋势,为阳明心学的产生做好了准备。特别指出的是台湾学者徐兆安在《宋濂门人时期的方孝孺》(《汉学研究》2007年第27卷第4期)从具体文本入手试图尽可能地还原方孝孺师从宋濂的过程,以探明宋、方二人思想的不同之处,方孝孺在当时是否已被视为学派宗师,研究方法和结论都十分具有启发性。
学者们注意到以方孝孺为代表的明初理学思想与之后阳明心学兴起的关联这一问题,特别是张学智对方孝孺哲学思想的论述十分重要。陈奇《明朝前期的陆学潜流》(《毕节师专学报》1994第1期)提及方孝孺的道德修养方法有吸收陆(九渊)学的迹象。刘宗贤的《明代初期的心性道德之学》(《中国哲学史》1999第2期)指出方孝孺的学说表现出注重思考和道德实践的倾向。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明清卷》[22]认为方孝孺思想中的心学因子对其人格精神和道德践履影响至关重要。张学智在《中国儒学史·明代卷》[23]中详细阐述了方孝孺的文道观、为学、辟佛、治平术和正统论思想。方孝孺在宋濂的基础上,将经学推之于文章之学与治国之术,使金华文献之学与朱子之学的结合向前更进一步发展。
此外,董平的《浙江思想学术史:从王充到王国维》[24]从汉代至近代浙江思想学术发展的角度观照了方孝孺的思想,以突显其独特性。目前,对方孝孺哲学思想进行系统研究的是金紫薇的《方孝孺儒学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从儒家内圣之学与外王之学的角度切入,对方孝孺的思想进行阐发,指出其思想建构的目的是要付诸人生实践,亦即成就理想人格、恢复礼乐文明、重建人间秩序,最终实现儒家理想。
综上所述,研究者主要探讨了方孝孺的理学思想并试图在学术脉络中为其定位。人们已经抓住其思想中“重践履”“辟异端”“穷达”“为学”几个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试图去系统建构方孝孺的理学思想,并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方孝孺思想的根荄究竟为何,以及其思想如何被统摄和关联还有待进一步厘清。现有研究更多的是对方孝孺思想中的某一部分进行阐发,从更宏通的视域进一步拓深,以更好地还原历史上一个真正的方孝孺。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为方孝孺的学术思想进行定位,试图明晰他在明初金华学派中的地位,以及作为明初理学的代表与之后成为显学的心学之间的关联。方孝孺在明初理学家的地位究竟为何,是否可如《明儒学案》所云被视为明儒之开山,以及与其师宋濂的思想关联这一部分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学界对方孝孺的文学思想进行探讨时,先关注的是其文学思想包含哪些内容,特别是其中的文道关系,以及相关的“气”论问题。方孝孺的文章在明初广为流传,他的散文和诗歌创作及与“台阁体”的关系都受到研究者的注意。方孝孺是浙东派后期的重要成员之一,故有研究者将其置于流派发展的视域予以观照。
方孝孺的文学思想主要涉及文道关系、文学风格、文学创作、文学功用这几大方面。早期的研究有些平面化,之后才逐渐深入。汪正章的《方孝孺文学思想初探》(《渤海学刊》1989第3期)率先对方孝孺的文学思想进行简要归纳;黄美华的《论方孝孺的文学观及其创作》(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剖析方孝孺的文学思想和创作主张,以及二者如何受到人生经历和理学思想的影响;邹丽娟的《方孝孺文学思想与元末明初文坛走向》(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将文坛概貌、历史思潮、方孝孺文学创作与批评理论相结合,描述文坛动态发展过程,以探讨方孝孺文学思想的成因、内涵、特征,进而厘定其在文学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位置;盛夏的《程朱理学与方孝孺的文学思想及其创作》(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以“醇”为中心论述其理学思想及在此影响下的文学思想和创作,所关注的是方孝孺思想中重实践的角度;尹恭弘的《明代诗文发展史》[25]简要探讨了方孝孺的文学创作思想。此外,方孝孺的单篇著作也得到注意,但倾向于通俗解读,如张鹤鸣的《以身治国 其道则一 浅析方孝孺〈鼻对〉》(《中医药文化》1985第3期)。总之,虽然研究者的观点有些散乱,但他们主要观注的是方孝孺对“文”的重视和对文章风格和创作的一些独特见解,以及形成这些见解的原因。
“文道关系”是方孝孺文论思想中的核心议题,学者们从文论思想与诗文创作能否吻合、文学流派和文道互斥的角度进行阐发。已有的研究虽然有新颖的角度,但是更侧重将方孝孺视为这一流派中的代表人物进行考察,突出其共性的一面。陈书录的《明代诗文——创作与理论批评的演变》[26]探讨了方孝孺文论主张与诗文创作之间的裂缝;方孝孺推崇“文道合一”,但又看重阅读过程中的感性体验,就会使其文论观有时凸显道统的文学观,有时又会倾向于审美特征;冯小禄、张欢在《流派论争——明代文学的生存根基与演化场域 》[27]中从文学流派的角度对文道关系进行研究,浙东派重视文统的建立和文法的阐述,强调“文外无道,道外无文”,发展到方孝孺观点更为鲜明;廖克斌的《明代文学思潮史》[28]从“道”与“文”互斥的角度剖析以方孝孺为代表的浙东派的文论主张,首先梳理了浙东理学流派的学术渊源,其次认为该流派强调“文以明道”,其结果必定是倡导“征圣”“宗经”,重视“道统”“文统”。
就“气论”问题而言,研究者从明初“气论”观的形成以及方孝孺“气论”观的呈现两方面进行论述。左东岭的《元明之际的气论与方孝孺的文学思想》(《文艺研究》2006第1期)指出方孝孺的理论创作兼气盛与志正,继承宋濂“道、气、文”的观念。二者不同之处在于:方孝孺将养气与撰文相区分,更加重视气的作用,推崇气盛,构成的是高超的人生境界,进而导致的是洒然求乐的心态与崇高的诗文境界。在气盛观念影响下,方孝孺所追求的审美风格是自然流畅。张霞的《方孝孺尚气文学思想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对其师左先生的观点进一步阐发,结合方孝孺的人格心态、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和诗文创作来探讨方孝孺的气论。作者从气论角度对方氏的文学思想进行阐发,认为其内涵包括养气和撰文:养气是主体人格涵养“道”并与其性情相融而上升为人格境界的过程;撰文则是对主体人格境界在文章上的落实,体现了道、性情与文法的融合。在气论作用下,方孝孺形成了尚气的文学思想,即以气为前提,以伦理为旨归,以性情融合教化为特征。
方孝孺的散文创作备受人们关注,主要研究路径是在论证其散文要明道之后,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以提炼其散文创作的特征。郭预衡在《中国散文史》[29]中通过引文以证明方孝孺为文的目的是要明道,主要表现在各类杂著、政论和史论中;张梦新的《文彪百代 骨鲠千秋——方孝孺的散文理论与实践》(《浙江学刊》1991第5期)和朱光明的《方孝孺古文的语言特色与作法》(《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第2期)都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指出方孝孺散文创作的特色;郭英德、张德建在《中国散文通史》(明代卷)[30]中将方孝孺的散文根据文体划分为论辩文、史论文、书序文、书信文、碑志文、杂记文、哀祭文,对其每一类文章都进行了点评,并结合具体的文本分析比较细微地指出其散文创作的特征。
“台阁体”的兴盛是明代中前期文坛的重要文学现象,已有研究指出方孝孺政治上的失败是“台阁体”兴盛的重要诱因,但是方孝孺的文学主张与“台阁体”关系的问题仍须进一步研究。何坤翁的《方孝孺之死与“台阁体”的兴起》(《人文论丛》2011第2期)认为方孝孺大力倡导儒家五经之学,是欲矫正元末明初的恶劣风气,其文章的禁与解与“台阁体”兴衰时间相谐,其品格取向、治学旨趣与“台阁体”明显相异,此观点有待商榷;王嘉良主编的《浙江文学史》[31]指出方孝孺的被杀标志着明初文人之气的消亡,从此明代文学进入歌功颂德的“台阁体”时代。学界对方孝孺的诗学研究很薄弱,只关注到方孝孺对宋诗的态度和诗道关系这两大问题。郑婷的《宋诗与明代诗坛》(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试图对明诗研究打开“宋”的视角,以期实现一个对于明代诗坛宋诗接受的系统整理和论述,用一节的篇幅论证方孝孺对宋型文化充满认同,试图完成学术论、风俗论与诗歌论三者之间的搭桥,以形成一种“盛宋”风格的文化模型,但以失败而告终;赵树功的《浙江文学理论史要》[32]主要阐发了方孝孺“文者道之余说”的观点,指出在方孝孺的道学思想中对文已经有极大的包容,常表现出向诗歌的游移。
一些研究者更侧重考察方孝孺作为流派的一员而呈现出的团体共性,如该文派对文的重视和师古的主张。冯小禄的《论明初金华文派的古文主张和思想归宿》(《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第6期)在研究金华文派时论及到了方孝孺,专门论述了王绅与方孝孺之争,虽然他们都主张文以载道,但王绅更侧重道的及远,方孝孺则看重个人道德的提升。靳超在《元明之际浙东派诗歌“师古”论的嬗变》(《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第3期)认为浙东派在元代主张师古之情真自然,入明之后则主张师古之仁义道德; 元时主张诗歌师古与师心并重,入明后则反对师心,关注诗歌的教化功能。方孝孺则主张“气正而言雄”,是师古的极大成者。对金华文派进行过系统研究的是罗海燕的《金华文派研究》[33],该书先是探讨了金华文派的生成背景、流变过程、重要成员的学术和文学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之后论述金华文派中的重要成员宋濂、王袆、胡翰、戴良、王毅的学术与文学思想,并试图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方孝孺作为金华文派第三代传人,点明其“一归于正”的学术特色及其突出的诗文创作;最后简要指出金华文派与江西文派、吴地文人密切相关,并对“三杨”,前后七子,以及唐宋派甚至清人的巨大影响。赵伟的《元末明初士大夫政治文化与文学研究》[34]试图勾勒出从黄溍至宋濂、王祎再到方孝孺的思想变化,分别评述了四位儒者的理学思想和文学主张,在呈现四者关系的问题上并没有着力太多。
政治、哲学、文学思想是方孝孺思想的主要方面,但研究者也注意到方孝孺的书法、宗族和史学等思想[35-37],如陆广平的《方孝孺宗法思想初探》(《广西右江民族师范学报》1996第2期)等。特别是仓修良在《方孝孺的生平和他的谱牒学理论》(《史学月刊》2017第9期)中论述了方孝孺是一位谱牒学家,在谱牒编修的定义、内容、目的以及功能方面的开创性贡献。方孝孺思想的多样性还可进一步挖掘。
学界已经意识到方孝孺文学思想的重要性和丰富性,但他的文学创作还需进一步系统地梳理和研究,他对“台阁体”及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依旧有许多问题尚待理清。方孝孺传承了宋濂的主张,试图将文统与道统相融合,所以其政治思想、理学思想和文学思想是他整个学术思想框架下的子集,彼此互相勾连,密切相关,而对其文学思想与理学思想的关系也应更加深入地探析。方孝孺作为明初浙东派的重要传承人,在思想与文风转变起到何种作用,学界的已有研究还很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