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晶 贾智勇 卜 爽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
新疆籍少数民族,尤其在南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所接受的教育基础相对薄弱,与内地学生差距较大,在英语教育方面尤为突出。1989年国家开始实施内地高校支援新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协作计划,至2018年在内地高校就读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已达数万余人,以维族学生为主体。本文就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维族学生相比较于汉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存在的优势进行分析,旨在帮助维族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他们的有利条件来促进英语学习。
按照语言结构类型学的观点,维语属于粘着语,每个变词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词语素表示,词根与语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很紧密。英语属于屈折语,一个变词语素可以表示很多种语法意义。由于英语的词形变化在历史的演变中已经大大简化,所以词根有时候可以脱离变词语素单独存在。从以上两种语言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维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型,但是他们都有着丰富的词形变化,在许多语法范畴上具有相似性。例如,维语和英语中的名词都有“数”和“格”的语法范畴,维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就很容易理解并掌握名词的“单数”、“复数”、“主格”和“宾格”等语法知识,而这些语法知识却是汉族学生学习英语时最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同样,维语和英语的动词都有“态”、“语气”、“时”、“人称”和“数”的语法范畴,所以维族学生就能很好地掌握动词需要通过变形体现“时间”’和“人称”等语法知识,而对汉族学生来说这又是个难点。汉语属于孤立语,严格来说没有形态变化,汉族学生相比较于维族学生来说,学习英语受到的母语负迁移更多一些。因此,维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利用自己母语的正迁移就会避免很多语法错误。
随着南疆双语教学的大力推行,维吾尔族家庭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双语教育,学好汉语已经成为维吾尔族群众的共同愿望。以西安交通工程学院2017级维族学生英语辅导班的53名维族学生为例,很大一部分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汉语进行交际,只有极少数不能熟练使用汉语。这也能大致说明大部分维族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是积累了一定的第二语言学习经验的,所以维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第二语言学习经验辅助自己的英语学习。虽然汉语和英语差异很大,但是在第二语言学习的方法上肯定是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具体来说,就是维族学生对外语学习有着比汉族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在口语方面,维族学生可以说有着更为丰富的第二语言学习体验,因为他们从小学习汉语有着较为丰富的汉语环境,特别是那些在汉族学生多的学校就读的维族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培养了一种能够利用语境辅助第二语言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自己所了解的汉族文化知识(风俗习惯)促进汉语表达的能力。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这些经验都值得维族学生借鉴,以此改进英语学习方法,并取得更好效果。
维语和汉语的词汇体系都吸收了大量外来词汇,既有古代的也有近现代的,尤其以近现代为甚。例如,在近现代学习西方思潮的影响下,两种语言都吸收了大量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术语;改革开放以后,吸收的外来词汇主要以英语词汇为主。汉语中的外来词汇大部分要经过严格的汉化才能为人们所接受。早期译著中一些音译词因为音节过多,缺少语义联系,不容易记忆,最终被意译词所取代,失去了外来词汇的痕迹。所以汉族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相对来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在维语中,大部分外来词汇都是音译词。这是因为维语属于拼音字母,采用音译的方法来翻译外来词汇不会产生歧义,所以能够在本族语中较好地保存外来语的发音特点。因此,维族学生在记忆与本族语中的外来词汇意义相同的英语单词时相较于汉族学生会更容易一些。
季羡林曾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虽然新疆籍少数民族所接受的教育基础相对薄弱,与内地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差距较大,但是只要善于思考本民族的语言特点,发现本民族语言与英语的相似点,并加以合理利用就能够让他们的英语学习变得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