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215301)
金朝立国119年,承袭辽、北宋之人文物萃,与南宋长期对峙。在传统“华夷”观的影响下,我们对少数民族政权下的金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往往不够重视,并没有把它纳入到构建中华文明历史组成的正统地位。从书法方面而言,金代留传于世的书法墨迹较少,作品数量上远远不及南宋,这一现状也为研究金朝书法增加了难度。长期以来,金代书法承袭北宋“尚意”书风余续的观点深入后人认识之中,虽然启功先生在《论书诗》赞金人书法曰:“黄华米法胜波澜,任赵椽毫仰大观。太白诗仙题尾富,中州书势胜临安。”[1]曹宝麟先生也认为:“金代书法挟河朔之气,有一种雄强的胜利者姿态,因此整体水平丝毫不比南宋低。”[2]但是,对金代书法百年间审美风尚的梳理研究相对较少①,特别是金元书法关系在学界的探讨和研究尚有待关注。元代“复古书风”思想渊源与金代书法审美风尚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值得思考研究的选题。笔者从金与南宋对峙末期的政治社会环境视角看它们的书法审美走向,并谈一谈元初书法“复古”思想的渊源。
自金章宗明昌以后,历卫绍王、宣宗、哀宗、末帝属于大金王朝的晚期。金国晚期处在北方新兴的蒙古政权和南宋政权的前后夹击中,贞佑二年(1214)蒙古大军南下,金宗室被迫南迁。在这种国势衰微、内忧外患的社会大环境下,金代晚期学术风气发生了转变。首先,这种转变最早出现在文坛领域,“南渡之后,文风一变,文多学奇古,诗多学风雅”(《归潜志》卷十一),崇尚奇古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审美取向,他们不再停留在唐、宋,在诗、文方面表现为效法唐人的基础上吸收汉魏古风与建安风骨。这时的书法家大多是活跃于文坛的中坚力量,如文坛盟主赵秉文就是书法中的代表,除此还有庞铸、史公奕、元好问等人。金末书坛也掀起了从弃宋学唐到上溯魏晋的“崇古”风气。
赵秉文(1159—1232),字周臣,晚号闲闲老人。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历仕五朝,官至六卿,博学多能,著述颇丰,有《滏水文集》传世。《金史》称其诗与书法初学王庭筠,后学李白、苏轼。律诗壮丽,小诗精绝,其沉郁顿挫似阮嗣籍,真淳古淡似陶渊明。字画则有魏晋以来风调,草书尤精绝。赵秉文在政坛、文坛、书坛都久负盛名,后人称为“金代巨擘”。现在保存下来的赵氏书迹有墨迹作品:《追和坡仙赤壁词韵》(绢本,行草)、《赵霖昭陵六骏图跋》(绢本,行草);刻石作品:《圭峰法语碑》(正书)、《游草堂诗并跋》(草书)、《刘从益惠政碑》(行书)。从以上所流传的作品来看,赵氏之书以行草居多,“书法效钟王,草书尤遒劲,世竞宝之”(《书史会要》),赵氏之书熔铸众家长,形成自家面目。如《赵霖昭陵六骏图跋》墨迹,结字紧凑峭拔,左松右紧,上宽下窄,颇有王字结构特征;用笔遒劲健爽,提按有度;姿态飘荡多姿,风神超逸。元好问称赞其书法云:“闲闲公书如本色头陀,学至无学,横说竖说,无非般若。”[3]遗山先生以禅家语品评赵秉文书法艺术成就达到“学至无学”之臻境,可见赵氏书法在金末书坛的地位。赵秉文本人中年以后,开始布衣蔬食,笃信佛学,广结善缘,想必佛学禅宗美学也滋养了他的书法艺术。在当时赵秉文书法被士人所重,《归潜志》有记载:“赵闲闲本好书,以其名重也,人多索之,公甚以为苦。尝于礼部厅壁上榜云:‘当职系三品官,为人书扇面失体,请诸人知。’既致仕,于宅门首书‘老汉不写字’。”赵氏书法备受时人追捧,与其文艺、书法观契合并引领金末时期的审美风尚有紧密关系。赵秉文曾云:“学书当师三代金石、钟、王、欧、虞、颜、柳,尽得诸人所长,然后卓然自成一家。非有意于专师古人也,亦非有意于专摈古人也。”[4]其主张师古,书法学习钟、王上溯魏晋,这与赵秉文诗文追慕阮嗣籍、陶渊明淳古审美相契合。由于赵秉文是执牛耳于金末文坛的大人物,在其声名之下汇集一大批文人、书家相应并助推这种“崇古”之风,如麻九畴、雷渊、李经、李公渡、庞铸、王中立、冯璧、完颜彝、郝天祐等。
元好问是继赵氏之后金末一代文坛集大成者,其由金入元的文艺思想继续发扬了前辈赵秉文的“崇古”观。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兴定五年(1221)进士第,后以诗文受知于当时一代文宗礼部尚书赵秉文。因赵氏赏识嘉掖,一时名起京师,仕金。金亡之后,悉心著作,以国亡史作为己任,游山川,访胜迹,采风遗逸,并培养后学。编撰出《中州集》《壬辰杂编》《遗山先生文集》《续夷坚志》等著作。文学之外,书法方面也颇有可观之处,可惜流传书迹甚少,故不得窥其全貌,现有《米芾虹县诗跋》小字墨迹,《涌金亭诗刻》正书石刻;《摸鱼儿词牌》石碑等传世。如《涌金亭诗刻》楷书结字古雅,用笔醇和,有魏晋时小楷的意韵;《米芾虹县诗跋》小字笔法精致,墨韵气息生动,在技法层面上超越唐宋法度,并理性地追求气韵、神采、奇趣。元好问书法审美观来自于自身文学审美观念的滋养。后来元好问的学生郝经在《陵川集》中载:“‘先生当德陵之末,独以诗鸣。’上薄<风><骚>,中规李杜,粹然一出于正。天才清澹,邃婉高古。沉郁太和,力出意外。”[5]可以见得文风、诗歌亦有“崇古”之审美追求。又云:“先生雅言之高,杂言之豪宕,足以继坡、谷;古文之有体,金石有例,足以肩蔡、党;乐章之雄丽,情致之幽婉,足以追稼轩;其笼罩宇宙之气,摇撼天地之笔,囚锁造化之才,穴洞古今之学,则又不可胜言。人得其偏,先生得其全。”[6]可见,元好问在金代文坛地位之高,文风之正,才情之全。赵秉文书法上的“崇古”观在元好问书法作品中有所呈现,如前文提到的《涌金亭诗刻》楷书结字古雅,用笔醇和,有魏晋时小楷的意韵。赵氏《滏水集》中载有一首诗曰:
久雨新晴散痺顽,一轩凉思坐中间。
树头风写无穷水,天末云移不定山。
宦味渐思生处乐,人生难得老来闲。
紫芝眉宇何时见,谁与嵩山共往还。[7]
诗中怀念与元好问昔日同游嵩山的情景,可见交往至深,也许在二人密切的交往互动中,身为前辈学者的赵秉文对后学元好问诗文、书法的文艺审美观产生了引导作用。
金末文艺方面的“崇古”观之所以从金中期追求唐宋豪放之路发生转变,是与金末政治社会生活的转变息息相关。金朝廷南渡之后,大定、明昌时期的繁荣一去不返,面临亡国之际社会上下朝堂内外滋生苟安享乐、浮华奢靡之风。这时像赵秉文、王中立、郝天祐、元好问等一大批有志之士,心系国家安危,民族命运,扛起了文尚奇古、诗尚风雅的“崇古”大旗,欲以在末代王朝矫正靡靡乱世病态之音。在书法方面受文学风气熏染,金代书坛后期的书学观走向以跨越宋人恢复晋唐的“崇古”之路。
金代后期以赵秉文为首的书家,在书坛上掀起了以跨越宋人恢复晋唐的“崇古”之路。与其同时,南宋书家也在从北宋“尚意书风”的樊笼下挣脱,向魏晋古法进行探索。
南宋晚期的政权也身处风雨飘摇之中,整个国家在萎靡腐弱的风气之下,社会秩序渐失,文化审美衰弱,书坛窘促不振,此时书法家们在创作方面人才缺失、缺乏创新。面临这种家国不保,社会动荡的书学环境,书坛上的有志之士开始对时人学书观以及前贤的书学思想进行梳理与总结,希望找到一个出路振兴这一乱世末代的时风。最终,在南宋末期出现了一位倡导学习晋唐书法的代表人物——赵孟坚。 赵孟坚(1199—1264),字子固,号彝斋,赵孟頫族兄,太祖十一世孙,生于嘉兴海盐。宝庆二年(1226)进士第,官进翰林院学士,主集英殿修撰。擅长书法、绘画,其中绘画工水墨梅兰竹石,尤以墨兰享名。著有《彝斋文编》《论书》等。赵孟坚书法作品流传甚少,加之书名被画名所掩,后人对其书法成就了解较少。但在南宋末期的书学理论方面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在《论书》中表达了诸多书法学习的时代观点:“学唐不如学晋,人皆能言之。夫岂知晋不易学,学唐尚不失规矩,学晋不从唐如,多见其不知量也;仅能欹斜,虽欲媚而不能媚,翻成画虎之犬耳。何也?书字当立间架结构,则不违背,思陵书法未尝不圆熟,要之于间架结构处不著功夫,此理可为识者道。近得北方旧本虞永兴《破邪论序》,爱而不知其恶也。故为此说,正坐无墙壁也。”[8]155
从此处可以看出,赵孟坚在主张师法晋人书法应以唐人为门径,并对北宋以来诸家书法特别思陵(赵构)书法作之评判“间架结构处不著功夫”。虽然,学习晋人书法在吴说、赵构之时开始提出,但苏、黄、米诸家书风一直是南宋早中期的主要取法对象,而且在学习魏晋书风上立足于北宋“尚意”的书法理念,以追求风韵与古雅脱俗为学习方向。赵孟坚还提出了“中正”的书法理念,并进一步在书法审美上向“中庸”之美追求探索。在赵氏书论中同样载有:“每一字为率笔、多笔,少不同,先须发布均整。若此未调顺,工何从生?又有一般偏旁,不可尽律以正者,每字必欹,岁字必舛,有字不可破中,最字取居中,而又左右皆须以古人所书求其义理。执一而论,第曰中正,此李后主讥鲁公为田舍翁,又如褚河南,如称八分古雅有韵,一切尚之,甚有疏拙,薛少保发越褚体,飘扬透彻,一尚不回,几致迂疏。鲁公之正,其流也俗。悬城之劲,其弊也寒。”[8]158
赵氏言论中提到间架结构与字内布局处理是有所承习变通之处的,复古古人求其变通的义理,最终达到自己书法中庸之美的追求。“左右皆须以古人所书求其义理”中的“古人”正是晋唐法度,通过唐人而上溯学习魏晋古法是赵孟坚的书学观,他能够从南宋末期沉沦死寂的书坛环境中标杆立影,可谓发时代之强音者。不仅如此,赵孟坚在书法和绘画创新问题上也有自己的想法,且有诗为证:
古画画形无定形,随物赋形皆逼真。
其次师述有师绳,如印印泥随前人。
尚疑屋下重作屋,参以新意意乃足。
魏晋而来几百年,羲献断弦谁解续。
何况高束李杜篇,江湖竞买新诗读。[9]
尚新与求变也围绕在赵孟坚的艺术追求中,这种追求在其画作中最能体现,如墨兰花草被誉为这一画风的创始人。虽然在书法创作方面,赵孟坚的书迹未能实现自己的书学思想,后来这一观念在赵孟頫的书法理论与创作中学习魏晋“崇王”主张得以实现,并影响了元代的书法家虞集、柯九思等人。
在金朝末期,由金入元的文士们的书法“崇古”观,对元初书法“复古”思想起到了推动作用。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在耶律楚材年少时,金文化对其影响至深,书法方面同样烙有金朝审美。今存大字墨迹楷书《送刘满诗卷》用笔果敢,气势开张,有赵闲闲和任询之风,实属金后期雄浑博大、阳刚劲健之美。宋濂在此卷后有跋,“此盖晚年所作字画,尤劲健,如铸铁所成,刚毅之气,至老不衰”。虽然,在流传墨迹作品上看不出其与元初书法“复古”之风有何联系,但是在蒙古汉化进程以及元代汉文化的发展承续方面,耶律楚材为后来赵孟頫大力推崇与保护汉文化作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郝经(1223—1275),字伯常,泽州陵川人。由金入元,受举荐,忽必烈遣使两次召见,后随使奉诏北上,中统元年奉旨南下使宋,别囚于宋多年。有《续后汉书》《陵川集》存世。郝经的书法相关文章是在囚禁南宋时期完成的,在书法临习次序上他提出古文学先秦、篆学李斯、隶法钟繇、楷则钟、王、颜、苏,行草宗张芝、二王的认识。当然这一学书门径是受其父与书法老师刘伯熙的影响。郝经曾反复提到书法学习以王羲之为根本的重要性,即曰:“楷草之法,晋人所尚,然至右军将军羲之则造其极……故其书法韵胜遒婉,出奇入神,不失其正,高风绝迹,邈不可迹,为古今第一。”[8]114这一崇尚王羲之的书法观与赵孟頫书学立场相同,郝经对王羲之书法地位的认识形成于金地,是代表金末文士的书法理念。之所以这么说,因为赵秉文、刘伯熙、元好问等人的书学观中能够得到金末书法家推崇王羲之的史例。郝经是元好问的弟子,元氏在文艺方面所持的思想必然对郝经文艺观念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元好问主张诗文要老健沉郁,气韵沉雄;书法应学习唐宋以前,追求醇和气韵。郝经崇尚魏晋古法的思想直接来源于刘伯熙的学书观,在《房山先生墓志铭》一文中有明确记载其师刘伯熙对言,书法学习应“出入二王”为要。无独有偶,在郝经《原古录》中同样转述了金末郝天祐的书法“崇古”观,其载曰:“玩意书法,尝以为正书当以篆隶为本,而钟王书之经也,颜坡书之篆也,其余则诸子百家耳。”
赵孟頫由宋入元,至元十六年(1279)忽必烈灭南宋,此时赵孟頫二十五岁。黄惇先生梳理了赵孟頫早期学书道路:“元末明初的宋濂关于赵氏学书的师承,有如下言:‘盖公字法凡屡变,初临思陵,后取则钟繇及羲、献,末复留意李北海。’从今天赵孟頫的书迹看,‘初临思陵’,即初从宋高宗赵构入手,是有迹可循的。从有迹可考的著录看,他二十四岁时所作的《书画合卷》,‘字近思陵,而笔无停机,有大风撼毫之态。’”[10]显而易见,赵孟頫早期学书思想来源于宋高宗。宋高宗(赵构)在其《翰墨志》曰:“余自魏晋以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或萧散、或枯瘦、或遒劲而不回,或秀异而特立,众体备于笔下,意简犹存于取舍。”[11]赵构这种以魏晋六朝“萧散、枯瘦、遒劲”为审美风尚的“古意”追求,正合其南渡之初进取不屈地思想相合。只是后来南宋君臣偏安一隅,高宗这种“复古”意志并没有接续下去,整个南宋中后期的书法一直蔓延在“尚意书风”余续之下,没能形成一种刚健奋迅的书法面貌。上文所说二十多岁的赵孟頫书法“字近思陵”又有“大风撼毫之态”,正是南宋灭亡一批年轻志士们通过书法艺术传达出内心对家国命运、文化文脉传承的思考。当然,赵氏在元代书坛“复古”思潮中盟主地位的确立是在元代中期,以“赵派书家群”为标志。
赵孟頫本人的书法“复古”思想应该启蒙于南宋末期国破家亡的时代环境之中,和他处境一样的文人志士很多不仅局限于宋末文士,还包括金末文士如元好问、耶律楚才、郝经等,虽然他们身隔南北,但在他们身上有一个共通的“崇古”气息。
元初书法“复古”的渊源不仅仅来自金宋末代南北遗民文艺思想的传续。最为重要的是元初书法的“复古”内在驱动力,它来源于汉民族文化存亡的社会意识背景下。元代初期的社会时代背景是蒙古贵族政权统治宋金故地,汉文化之承续面临危机,入仕元朝的汉族官员为了本民族文化的传续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所以元初“复古”具有保存汉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明兴旺与发展的重大意义。金末和南宋末期的“崇古”意识为了扭转朝代末期的衰败气象,金代书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力量,其目的在于从“崇古”的思想回流中维持现有政权的运转与存活。虽然事与愿违,但也为酝酿和积淀元初“复古”思想起到了促进作用。
金末书坛以跨越宋人恢复晋唐的“崇古”之风,在金朝遗老的文脉传续下为元代书法学习观念的塑造起到了积极作用。金宋南北对峙的末期,南北已长期分隔,文化交流贫乏,造成南北文化积淀、社会审美趣味等产生差异,面临王朝末代的同一历史客观环境,金与南宋文艺领域均出现了迈宋唐、追魏晋的“崇古”声音不约而同的选择。在金与南宋的书家中,如赵秉文、元好问、赵孟坚等,在其王朝末期自发地总结北宋“尚意书风”及其时代下的书法现状,开始提出由唐入晋的书法学习理念,南北在书法审美上走向“崇古”合流之势。元初以赵孟頫为首的书家高举“复古”旗帜,倡导以魏晋为宗“直取二王”的书学理念,并得到时人相应,在整个元朝普遍接受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复古”思潮。元代的书法“复古”思潮正是历经了这样的长久酝酿才得以在赵孟頫的号召下推行开来。
注释
①有关金代书法审美转变方面的研究有:王登科.金代书法及其文化征候[J].社会科学辑刊,2006(5);龙小松.金代书法风格的嬗变[J].北方文物,2008(2);刘超.从文派到书派:金代“国朝文派”文学思潮下的书法审美走向[J].书法研究,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