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栋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浙江 杭州 310012)
“五兽行”是由71岁的老人韩书锁根据老虎、猩猩、大象、袋鼠等野兽的行走方法研究出来的“五兽行”健身方法,见图1。韩书锁通过尝试、模仿、研究动物的爬行方式,发现人与动物的内在的形体互补性,模仿动物可以达到减轻病痛,强身健体的效果。
图1
“五兽行”是一种原始本能的运动方式,人类在婴儿时期首先学会的就是爬行,是由手指、脚趾的神经末梢开始,全身肌肉、韧带、骨骼、关节以及神经系统参与活动的过程,在降低头部和心脏的位置时,全身的血液回流、供应通畅,从而打通全身的经络。
“五兽行”分为跪爬和手足爬两种姿势,本文以手足爬为例,见图2。
手足爬是以两手和两脚着地,手足交替依次爬行的方法。姿势:头抬起,五指分开着地,两臂与肩同宽,双足着地分开约一肩半宽,脚前掌着地,膝微屈。护具:护膝、手套、护腕等。
图2
2.1.1 腰、腹部力量练习方法:仰卧空腿交换准备姿势,大小腿成直角,两手交叉置于脑后,身体成45°角,仰卧垫上,迅速空中左右交换10~15次,重复3~5组。
2.1.2 上、下肢力量练习方法:手足前后爬,先向前爬1个8拍,再后退爬1个8拍,交替进行各2个8拍,每爬行完1个8拍做8次快速收蹬腿;左右横爬,先向左横爬1个8拍,再向右横爬1个8拍,交替进行各2个8拍。每爬行完1个8拍做8次俯卧撑。各完成两个8拍为1组,共做2~3组,见图3。
目的:加强腰、腹部力量,上、下肢力量练习,发展力量素质。
图3
2.2.1 速度与节奏练习方法:仰卧于体操垫上,四肢向上,上肢(推手)与下肢(蹬腿)协调运动,体育老师或同伴用口哨(拍手)来指挥、控制速度与节奏。
2.2.2 速度与协调性练习方法:在草坪或平地上进行“你追我赶”爬三角游戏,见图4。
要求:必须从障碍物上面经过,从出发点出发后再回到出发点,爬行速度要快,动作协调,腿、臂可稍屈,三角距离为10m×3。每完成一组,休息2~3min,然后重复,共做2~3组。
目的:加强步频节奏、速度及协调性练习,发展速度、协调、灵敏素质。
图4
方法:在草坪或篮球场上绕障碍物爬行,如绕“8”字过障碍物爬行,见图5。
要求:爬行与呼吸的节奏为2步1呼、2步1吸或3步1呼、3步1吸,距离为100~200m,每完成1组,休息2~3min,然后重复,共做2~3组。
目的:发展耐力素质,领会耐久跑过程中呼吸的节奏。
图5
方法:在草坪或平地上进行曲线、环形、过障碍物爬行等,见图6。
要求:爬行时腿、臂均伸直,且两腿、两手臂间的角度大于90°,爬行距离20~30m(或3~5min),每完成一组,休息2~3min,然后重复,共做2~3组。
目的:加强腿部的柔韧性、关节的灵活性练习,发展柔韧素质,增强运动能力。
图6
“五兽行”练习应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学生的运动安全思想和运动健康教育,预防、避免安全事故和运动损伤的发生,确保学生运动安全。爬行前、后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放松活动,爬行速度不宜过快,站立时,要由爬式先改为坐式,慢慢站起,切记不可马上站起,以免造成大脑瞬间缺氧晕倒。
爬行运动适宜在空气流通、有地毯的室内或平坦、有草坪的室外进行,如足球场地、橡胶跑道等。练习者衣履要轻便,应佩戴必要的护具,特别是在硬质地面上爬行时,要注意佩戴护膝和手套。
“五兽行”要结合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其组织形式,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时间,循序渐进,从学生身体素质实际出发,进行身体素质练习。
做好医护监督,预防运动损伤。运动前要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和眼部疾病者,手、足、膝部有炎症、坏疽、感染、化脓性疾病患者,手术后伤口未痊愈者不宜进 行这项运动,对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运动损伤要及时进行处理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