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童
摘 要:根据新课程的改革,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也进行了改变,思想政治课变成了一种具有综合性、活动型的学科课程,用新课程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活动型课程是根据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开展的,想要让活动型课程更好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实现,就要明确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的内涵,也要正确认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最后对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的实施路径进行整理,运用新的课程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关键词:活動型学科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
随着时间和社会的改变,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类型也跟着不断改变,其课程性质已被定位为“综合性、活动型”学科。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程议题,设计一些课内外活动,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课程变得活动化,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结合活动型学科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也可以变成一门活动型课程,这里的活动是将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两者相结合。学生以课内的思维活动为主体,围绕主体进行课内外的实践活动,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价值
活动型学科的实施,强调学生可以通过活动体验来提升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活动型学科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全新的教育学习方法,同时这也为当前思想政治课程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在以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里,学生往往觉得课程教学方式单一、教师讲解枯燥;而活动型新课程的加入,让很多学生喜欢上了这种师生互动的课程,对思想政治这门学科能够完成自主学习,教师最初的教学目标也能更好地实现。而现今的教师还存在着教学中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知识育人的情况,教师讲解内容的环节设计过多,导致没有和课程目标进行连接,教学情境的采用也缺少针对性和开放性,根本没有使课程教学变为活动型。想要对其状态进行改变,教师就要对新课程的标准进行研究,更好地将活动型学科和思想政治课堂相融合,这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高中思想政治,从学习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真正变成对社会、国家有用的栋梁人才。正因为这样,更要把活动型课程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来,让学生通过实践互动更好地学习思想政治。
三 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
(一)将新课程融入教学中
新课程对旧课程的三维目标进行了调整,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合在三维目标里,让教学的唯一目标指向学科核心素养。新的课程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还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过程。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符合思想政治课,更要体现思想政治课程的活动化。
(二)开展议题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要围绕相应的议题开展,开展的时候还要结合学科内容和社会实践,因为这样能让课程不光体现内容还能与社会生活相关联,所以教学内容的实施要做到学科内容与教学活动相互结合。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提供议题,也可以在不脱离学科内容的情况下选择一些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科学性的议题。在模拟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同一课模块内容和核心素养进行,也可以综合不同课程模块和不同的核心素养进行,这一系列的方法都可以体现思想政治课程的综合性。以学生为主体的议题开展能提供充分的表达和解释的机会,从中能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价值观,让学生学有所获。
(三)优化案例,情境创设展现综合教学魅力
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学生离不开一些复杂性的现实问题,这时教师就可以采取情境创设的方法进行教育教学。
例如: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这一课题中创设情境,假设让学生当一家之主,掌管家庭大权,购物节日到来,让其模拟一张购物清单,然后再把学生之间的购物清单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这样学生就能从简单的情境创设中找到答案。学生通过这种有趣的活动型课程方式学习思想政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能从活动型的课程中更好地认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结语:
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我国当今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更是体现思想政治课价值的需要。当学校和教师对此有了更清晰更好的认知,才能在基础上改变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让活动型学科实现它的作用。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能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感兴趣,从思想政治课程中学习到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和寻找到自身正确的价值观,最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李超民,张彩玲.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01):142-149.
[2]黄维.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初探[J].内江科技,2019,40(06):150-151.
[3]陈凤.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活动型课程构建策略研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3):127-12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