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庆芳
摘 要:“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繁荣之路、人文交流之路,更是天下大同之道、和合文化之道。经济全球化新阶段引发的人文危机、精神危机、社会危机、国家危机和生态危机,对“一带一路”建设构成了挑战。和合文化从天、人、己、社会、国家之间关系出发,以“和”为道,尊重差异性,包容多样性,是化解危机和冲突,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智慧基因。
关键词:和合文化;“一带一路”建设;智慧基因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9.05.013
[中图分类号]F125;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9)05-0066-04
从古丝绸之路的东西互鉴,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包容天下,实现了从最初互鉴的全球化到今天包容的全球化的发展。“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繁荣之路、人文交流之路,更是天下大同之道、和合文化之道。经济全球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出复杂的新特征,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国与国、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加剧,由此引发包括人文危机、精神危机、社会危机、国家危机、生态危机在内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构成了挑战。和合文化从天、人、己、社会、国家之间关系出发,以“和”为道,尊重差异性,包容多样性,是化解危机和冲突,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智慧基因。
一、和合文化化解人文危机,体现以“仁”为核心的和善之道
“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涉及人口46亿人,占世界的62% [1]。涉及人口众多是“一带一路”的一大特征,人口眾多必然带来利益多样和思想多元。资本主导下的全球化,人们道德价值取向功利化,势必引发诚信危机;信息多元的全球化,不同信仰和多元文化交织,容易引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尽管我们坚定地声明不称霸不同化不渗透的立场,但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仍有一些人心存芥蒂,究其原因在于信任危机带来的认同危机。
中西方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不同,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文化差异。西方的宗教信仰原罪说决定了西方主张性恶论,中国关于人性的论述,强调性善论与性恶论兼而有之,并主张通过“礼”来规范“恶”,认为可以达到“善”。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化解人文危机就体现为和合文化中以“仁”为核心的和善之道。“夫合时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2]。一方面,和合文化理念承认差别和矛盾的存在,不同事物实现“和合”才能产生美好事物,相反,只存在同一事物则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正因为存在差异性和多样性,才需要“和合”,“和合”本身正是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综合体。如何实现和合,需要以“仁”为核心的和善之道。儒家的仁爱思想居于核心地位,是对人与人关系的深刻体悟,“仁者爱人”[3]18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102体现博爱的胸襟。北宋张载对儒家仁的思想改造发展,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5],体现民胞物与的情怀。“仁”是最高道德标准,礼是规范恶的标准,仁为礼之体,礼为仁之用。“礼之用,和为贵”[4]11,人与人之间相处,和平友善是最珍贵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251,人与人之间应换位思考,互相理解。无论人种、性别、国别差异,人与人之间应是平等、和谐、包容的关系。中国人讲家和万事兴,和睦的家庭才能实现家庭兴旺,团结的民族才能实现民族振兴。“一带一路”这个大家庭的组成,无论亚洲、非洲、欧洲,无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人与人之间都能和睦相处,和合相向,就像习近平曾形容的“人就是一个相互支撑的形状”[6],只有和合相向,才能相互支撑,彼此信任,仁爱和善,互促互进。
二、和合文化化解精神危机,体现以“知己”为核心的和谐之道
个人自我的存在天然带有弱点,由此决定人与自我天然存在冲突,义与利的冲突,感性与理性的冲突,内心世界与外在表现的冲突,等等。现代化的推进和全球化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人与自我的冲突,表现为人与自我由于疏离而丧失自我,由于冲突而否定自我,由于利益而迷失自我,由此引发的精神危机,使得人们思想空虚、心理脆弱、底线丧失、道德沦丧。“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各国人民的参与和支持,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因素。人的异化势必影响着项目的推进、目标的达成。比如西方一些人对“一带一路”的歪曲解释,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在向外输出国内过剩的产能;又如沿线一些发展中国家要求我们先予后取,多予少取,甚至要转让技术,帮助对方制定法律和发展战略等[7]。规范人与自我的关系,化解冲突,实现自我和谐,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共享发展,需要和合文化中以知己为核心的和谐之道来化解。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8]。清醒认识自己,才能不为外物所迷惑,实现身心和谐。如何实现自知,儒家强调“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4]148,用智慧、仁爱和勇气来克服迷惑、忧虑和恐惧。同时,实现自知离不开自省,主张修身、自省,使自身“与天地合其德”[9],实现真善美高度统一的自由人格,不为名利所困,达到和谐精神境界。实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3]292,改造自己,使自己更美好,从而改造世界,使世界更美好。通过认识自我、磨练自我、提升自我、善待自我,实现自我和谐。“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改变自己,放下成见,实现自我的和谐发展,寻找利益交汇点,义利并举,改造世界,实现世界的和谐繁荣。
三、和合文化化解社会危机,体现以“和而不同”为核心的共生之道
人与社会相互联系、相互统一,又存在相互冲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方面,个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使得个人呈现高度自主性,更加追求自由和自主;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秩序使得社会对人的约束和控制增强。马克思主义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然而,当前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不断向外部世界转嫁,制造新的社会矛盾。“一带一路”建设本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着眼人类福祉,却被一些人别有用心地解读为“马歇尔计划”。少数国家拥有对多数世界资源占有的优势,使得多数国家被边缘化,边缘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和不公平,容易诱发人们对社会的不满和怨恨,这也是当今世界恐怖主义的社会根源之一。“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地区是恐怖主义高发区,对“一带一路”建设构成安全风险,应对恐怖主义威胁,消除不同社会差异和隔阂,需要和合文化中以“和而不同”为核心的修睦之道来化解。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10]。和合就像做汤,通过对酸甜苦辣咸五味的调和达到和合,不同社会存在多种差异,类似酸甜苦辣咸五味,要使社会和谐,就需要调和社会差异,达到“中和”,不偏不倚,不走极端的和谐境界。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4]213,认为“和”不是表象的“和”,而是内在的“和谐”,倡导和而不同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墨子提出“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11]59,指出离散之心是天下不安定的原因,和合才是根本之道。社会是一个多元的存在,多元不代表獨立和排斥,而是可以实现共融共生。因此,消弭因地域差异、民族特性、宗教因素、阶层差别、文化异质等形成的社会差异,唯有建立在承认和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才能化解冲突,找到共识,实现社会和谐有序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将各国资源整合重组,实现共建共享、实现共生共融。面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诚然离不开强有力的军备实力,但同样离不开和合文化软实力。应尊重不同社会、不同个体的差异性和多元化,在和而不同的理念下实现包容共生,生发出共同理念和价值追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和合文化化解国家危机,体现以“协和万邦”为核心的友邦之道
国与国的关系影响着世界格局走向,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在挑战和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面对共同挑战和风险,谁也不能独善其身。与此同时,利益和分歧致使国与国之间矛盾日趋复杂,冲突时有发生,全球化进入新一轮的重组阶段。当前西方正在出现逆全球化思潮,从本质上看,逆全球化思潮是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表象特征,仍是属于全球化的范畴,但确实给世界格局良性走向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对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影响。比如中美经贸摩擦,美方出于零和博弈思维,忌惮于中国的“崛起”而不顾信义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霸凌主义行为,严重威胁国际经济秩序。“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3]117,国与国之间存在利益分歧实属必然,但共同利益大于分歧也是事实。“一带一路”倡议是着眼国与国之间共同利益,为实现各国多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的中国方案,此方案并不否定或取代已有方案,而是提供多一种选择,实现国与国友好交往,消弭分歧,维护彼此间共同利益。然而,西方一些国家信奉文明冲突论,曲解甚至诋毁“一带一路”,对世界的和平和健康发展构成威胁。消弭零和博弈思维和文明冲突论,化解国与国之间矛盾分歧,需要和合文化中以“协和万邦”为核心的国家之道来化解。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12],协和万邦的思想最早是中国人处理不同部落之间关系的思想观念,也是历来中国人处理国家关系的处世之道。“强国只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13]。中国古人早就提出天下为公的天下观,世界不是某一个国家的天下,而是大家的天下。“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11]81,“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11]84。天下观念决定了中国人对世界各国一视同仁,合作共赢的理想追求,进而生发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责任担当。“一带一路”建设正是一种国际责任担当。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和合文化主张重义轻利,“君子义以为上”[4]281;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合文化主张“为政以德”“协和万邦”,要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谐,需一国实施德政,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76,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彼此尊重、相互平等、善待友邦,把公平正义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目标,这是实现世界稳定和谐的根本保障。“一带一路”正是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中国智慧转化为世界智慧的具体举措,不同于历史上的殖民主义、霸权主义,是“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的共赢主义[14]。要实现公平正义,实现国与国之间友好共赢发展,需要破除零和博弈思维和文明冲突论,这就需要和合文化中以“协和万邦”为核心的友邦之道去破除、去化解。
五、和合文化化解生态危机,体现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自然之道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贯穿始终的基础。当前,以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生态环境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一带一路”本身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创新模式,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协调统一生态文明建设,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必须应对的挑战。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和合文化中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自然之道提供了智慧基因。天人合一思想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基因,程颢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15],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6],董仲舒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17],都认为人与自然本就是一体,人类不是自然界的唯一性。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即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处。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3]5。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8]习近平提出新时代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天人关系在新时代的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是天人合一思想在新时代的演绎和发展。生命共同体不仅包括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还包括人与人之间是生命共同体。面对我们生活的同一个地球,应对生态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国际合作与协同,互相作用,相得益彰,共生共存共发展,构建全球生命共同体。“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还存在发展方式粗放,生态环境脆弱的状况,因此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应贯彻生态文明理念,与沿线国家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自然之道去化解矛盾冲突。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院.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17(15).
[2] [春秋]左丘明.国语译注[M].张永祥,校.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322.
[3][战国]孟子,等.孟子[M].万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
[4][春秋]孔丘.论语[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北宋]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62.
[6]习近平在华盛顿州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5-09-24(02).
[7]王义桅.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25.
[8][春秋]老子.道德经[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66.
[9][商]周文王.周易[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14.
[10][春秋]晏子.晏子春秋[M].李新城,陈婷珠,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318.
[11][战国]墨翟.墨子[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12][春秋]孔子.尚书[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15:22.
[13]习近平对世界如是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11-23(08).
[14]习近平.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N].人民日报,2015-05-08(10).
[15]潘富恩.程颢 程颐[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7:23.
[16][战国]庄子.庄子[M].武汉:崇文书局,2015:18.
[17][汉]董仲舒.春秋繁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60.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
责任编辑:陈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