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世彩
摘 要:现在城区学校都在大力推广“少教多学”教学模式,乡村学校如何有效地实施这一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根据乡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一是要树立“少教多学”的理念,做到以学定教;二是要确立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三是要营造小组结对、团结互助的班级氛围。
关键词:少教多学;乡村学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3-084-1
“少教”,即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多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这能从根本上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益。
早在1632年,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说:“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学校不少老师还是采用“老师教,学生跟着学,满堂灌”的方式,特别是在我们乡村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因学生、教师、家庭等多方面原因,这种现象尤为明显。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一种沉闷的课堂气氛中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在学习中逐渐养成了等待、依靠的不良习惯,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甚至部分学生还产生了厌学情绪。长期如此,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这也是我们乡村学校为何教学质量始终提不上去的原因。因此,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势在必行。
一、教师树立“少教多学”理念,做到以学定教
教师做到“少教”是实现“少教多学”的重点和前提,要想做到少教、精讲,教师必须要以学定教,即在制定教案、安排教学之前需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基础、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从而通过教师精心思考,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即对症下药。“少教多学”要求教师要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把发展、创造的机会留给学生,从而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积极学习、独立学习、深度学习。在这里我们老师要认识到“少教”并不是让教师投入的少,更不是弃学生于不顾,相反,这里的“少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通过以学定教,科学、有效的制定教学计划、目的以及过程,从而使得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教、轻松的教、有效的教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谓“多学”,并不是多读书、多背教材,学生必须懂得怎样学、学什么,要有所为而学、有目标而学。而这种学习能力,也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长期的培养。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传统教法带给我们的弊端,认识到多样化教学的必要性,领会“少教多学”这一教学方式的精神实质,才能真正树立少教多学的理念,为乡村教育提供新鲜的血液。
二、确立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人们常说“课堂是一个舞台,在课堂上老师只能是一个配角,决不是主角”。中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作为教师应当弱化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其主体地位。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行探索思考,培养创新精神。学生有了时间去思考消化知识,对知识发生兴趣,才有可能更好的支配自己的學习,勤于思考,提高学习的效率。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今的中学课堂,已不再是单纯的填鸭式教学了。还有句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不应是教给学生死记硬背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好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和把握学生的兴趣,创造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给学生一些自由空间,发挥想象,让他们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
三、营造小组结对、团结互助的班级氛围
中学教育主要是以任课教师对学生以班级形式授课为主,一个班级的学习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身处乡村教学第一线,我们发现乡村学校的学生呈现出学习态度不端正,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家长监管力度不强等问题,这使得建立好的班级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们建立了课代表轮换责任制,即设定一位课代表,每个星期进行一次换届,主要负责班级的日常学习、作业、辅导学生等工作,让学生感同身受,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其次,我们实行“青蓝结对”,将那些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同教好的学生结成同桌。上课进行分组讨论,六人一组,实现相互监督,互相帮助,交流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最后,我们实行“今天我是老师”表演日,课前把导学案发下去,让学生自己预习,老师提出疑问,有学生进行讲答,扮演老师的角色,让学生真正产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总之,任何一种行为需要反复做才会成为一种习惯,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作为老师,我们要有耐心、爱心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慢慢适应这种上课模式。“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在乡村学校广泛推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因此,我们一定让“少教多学”在乡村学校的课堂上真正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少教多学”教学策略在素质教育的群星中发芽生根。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先学后教,少教多学:构建中国自己的教育学[J].基础教育课程,2009(03).
[2]梁鸿凰.“少教多学”模式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
[3]陈曦.“少教多学”——新加坡教育改革新视角[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07).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学,江苏 南京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