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在教学越来越依靠科技手段,高中地理同样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意识越来越深刻,在课堂中也逐渐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内容,近年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探究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地理;教学
高中地理所涉及的内容广泛,不仅包括我国的人文地理情况,同时还包括许多地球上的环境差异,以及地表的形成等等内容。这样广阔的知识性质,使得地理教学课堂呈现出一种思维开放式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也可以向学生呈现多种多样的地理风貌,加深学生的印象。
一、 信息技术能有效促进高中地理教与学的提升
(一)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学习的动力就是内发的兴趣,只有让学生对学习提起了兴趣,在未来学习的过程中不需要教师的督促,就能够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相关“俄罗斯”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过程中,利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俄罗斯建筑人文风貌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异域风情的建筑特点,通过对这个国家不同的人文特点的观看,逐渐对地理学习中的这一章节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进入到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中。
(二) 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同样也是教学方式转变的体现。要想更好地在地理教学中取得理想的效果,就要在课堂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就像信息技术教学。例如,要想学好时区问题,就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关于时区的空间模型。在传统的地理课堂中,要想构建出这样的一个空间模型,就需要教师在黑板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画出来,但是由于黑板是平面,有些地方可能不利于学生理解。但是,如果在地理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画图工具来呈现3D立体的空间结构,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时区的相关知识点。
二、 信息技术能够有效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方式转变
(一) 选择准确而合理的教学方式
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迅速提升离不开对学生兴趣的激发。现代课堂教学逐渐向多元化转换,而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堂,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模式将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更加丰富有趣。例如,在学习“两极地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图片将极地的大致范围,海陆位置标记出来,再在这张图片上标记出主要动物的种类及分布,以及矿产等等,这样的分布图例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掌握两极地区的知识点。同时,这样展示知识的形式,也大大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在课堂中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解决不会的难题。
(二) 丰富教学内容
要想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就要在有限的课堂中适当地将教学内容丰富化。而高中地理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教师不仅仅要全面掌握地理教材的内容,同时也必须要了解本班学生的地理学习进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
(三) 调整传统教学思维,转变授课模式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现在教学的过程中仍有部分教师秉承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这样的教法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降低了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积极性。如果在地理课堂中引入信息教学法,就可以实现从传统的传授思想向引导思想的转变。信息教学法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不再是学习的机器,课堂也不再是压迫式的知识理论传授。而是一种全新的授课方式,而不是传统的单单只靠教师的讲授机械化的抄写,甚至埋没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化教学在地理学科中具有重大的教学意义,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固有课堂模式,为现代教育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三、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一)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且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在傳统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高中地理课堂主要运用纸质挂图,课本插图等等向学生展现我国大好河山,一些山川地貌,河流等等。但传统课堂展现的这些都只是大范围的,宏观的图例,缺乏一些细节上的内容。但是高中地理课堂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教育教学中也运用了信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软件技术,画图工具等等,可以更加全面地向学生展现多元化的山川地貌。例如,当在讲到“长江”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们播放一段关于长江的影视资料,通过对长江视频的观看,其中悦耳的音乐以及秀美的风景能够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再通过后续对长江的基本介绍,可以初步激发学生对长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再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长江流经哪些省呢?老师听到有同学说长江流经了他的家乡,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及教师的提问,能大大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不单单只是在课堂上多媒体的呈现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同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就是人们通过对事物表现的认识,初步判断之后再探究事物本质的过程。而运用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同样也可以在高中地理课堂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例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成因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黄河水土流失的视频,让同学们意识到水土流失对于我们生产生活的危害,那么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找到这个问题的源头。之后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让同学们了解到地上河是由于河流泥沙堆积而形成的。再通过黄河整条河流的宏观观察,发现黄河中游流经了黄土高原,而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导致黄河带走了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形成泥沙淤积的现象。同样也是由于黄土高原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壤缺少植物根部的稳固效果,每当遇到暴风雨天气时,就会加剧黄土高原的泥沙流失。又因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就会从这个地段带走大量的泥沙,最终沉积在下游河床。而黄河下游的流速不如中上游那样急,坡度也渐渐变得缓了起来,大量的泥沙就停留在黄河的下游,使得黄河下游的河床越来越高。这一过程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来呈现,从而使学生清晰地从动画中看到黄河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流经下游堆积,最终形成地上河的这一过程,这也同样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
(三)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现代高中地理课堂关于对地图的展现形式多种多样,通过信息技术还可以在图片中插入文字,标记出一些重点的地理位置,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样也可以把地图任意地放大缩小,使学生既能够看到全局,也能够看到局部微小的细节。例如讲到“青藏高原”时,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是在我国的西南方。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个全局图,让学生看到我国山川丘陵的全貌,最后指出西南方向的青藏高原,让青藏高原的大致位置在学生心中留下印象,这种印象效果要比学生间接从书本中看到的更要深刻。真正展现出“远看是山,近看是川”这一景象。通过这种由远及近的呈现方式,不仅能够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对于青藏高原这一地理位置的记忆也会异常深刻。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法,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还能够提高地理教学的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潘信国.浅谈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与创新[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3).
[2]吉小玉.信息时代中学地理教师素养构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12).
[3]苏慧娟.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电子版,2014(5).
作者简介:
李志仁,甘肃省定西市,定西市安定区东方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