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发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展德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但传统应试教育填满教学的缝隙,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日渐突出。本文重点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实施高效课堂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7-0052-02
引 言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效率较高、效果较好且取得教育教学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教育发展的新方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但与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能提高、可进步,是初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发展现状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对学生德育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家长与学生存在一种错误的思想观念,认为这是一门死记硬背的科目,考试前只要稍微花些时间记忆相应的知识点就可以取得好分数。所以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投入的时间比较少,这对课堂教学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授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些新的教学理念还在原地徘徊,教学中不能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枯燥知识趣味化、深奥道理通俗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还不能很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1]。这对高效课堂的构建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途径
1.多媒体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全面应用到初中教学活动中。借助多媒体展开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将所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些知识较为抽象,初中生的认知能力还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知识,利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如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二小节中的“肖像与姓名中的权利”,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与姓名权,侵害公民的肖像权与姓名权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公民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还具有维护他人姓名权与肖像权的义务”。上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影视明星的图片,同时向学生介绍姓名与肖像的定义、作用,逐渐引导学生理解“肖像权”与“姓名权”的定义,向学生展示相应的侵权案例,让学生小组间自由讨论,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2]。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如在图片或是视频展示环节,选择学生比较喜欢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2.分组讨论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起一定的引导作用。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课堂上師生之间的沟通少,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可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结合学生认知能力与学习特点,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每组4至6个学生,课堂上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组内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信息源多、信息交换量大的优势。小组合作探究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受教师的限制少。为更好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讨论结束后,小组间进行展示,对于表现较好的小组,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鼓励。
如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本节课主要分为以下三节内容:“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学生浏览完课文后,布置以下几个讨论题目:“个人与集体之间是什么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有怎样的关系”“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关心集体吗,又该如何关心我们的集体”,引导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组内讨论,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这一小节的重要知识点。总而言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互动讨论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小组合作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是对实际生活的总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些学生认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没有联系,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与拓展,不能完全按照课本编写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一定的时事新闻,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初中生的好奇心较强,对陌生事物比较感兴趣。新课开始之前,教师为学生讲解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时事新闻,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拒绝诱惑”中的两节知识分别为“身边的诱惑”“学会拒绝不良诱惑”。课前,教师为学生播放视频或提供一些图片资料,向学生展示身边常见的诱惑,如“毒品”“游戏”“非法获取的金钱”等。学生熟悉身边常见的诱惑后,向他们展示相应的案例,让学生对案例中所出现的诱惑进行分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完成后,还可以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对新闻案例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了解更多的社会事件,从而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4.改变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
教师需要积极创新评价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用成绩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侧重结果性评价。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要更加重视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纳入考核,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分层评价,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同时,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在小组讨论或活动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绝不可以批评甚至挖苦学生,而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让他们能独立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结 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将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局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所教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而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杨树德.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64-65.
尹双根.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J].新课程研究,2019(16):39-40.
作者简介:瞿红美(1974.8—),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