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言语之途

2019-01-14 09:13郭延政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钟子期伯牙知音

郭延政

重视“语用”是对过去语文教学的“除弊”之举,但是却有矫枉过正之嫌,“为语用而语用”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之一。根源还在于没弄明白语文课教的是言语,而非语言。既然是言语,就不应囿于言语形式,还要关注言语整体,感受言语的深层意蕴。

一、譬美,乃成横绝孤篇

以前有位在杭州求学的朋友说,真正去了西湖,觉得也就那样,不似古人说的那般有意趣,也不如想象中那般袅娜迷人。这种感受虽然不免带着一点世俗的烟火气,也没有深入到母语文化的意境里去,但终究是可以得到理解的,因为美的感受最终还是跟个人感受力以及文化环境息息相关的。在城市文化的包围之下,或许你曾走过的平遥古城、南京秦淮河、西安大雁塔、杭州西湖等景点早已淡却当年味道,这是一种世俗的直观感觉。要想真正听到这些文化遗迹的呼吸,领略那份“神与物游”的情思,还要把自己融入历史文化中去,至少也要寻找一个好时机。正如有人评价大雪初霁的西安那样:“一下雪西安就成了长安。”

在诗词的艺术境界里,苏轼领略并传诵了西湖那份绝世的美颜。晴日里的西湖,波光粼粼,明艳妩媚,少长咸集。一个“好”字大有乾坤。它不光是天气晴得恰到好处,更是一种愉悦心绪的委婉表达。这个“好”与“好风凭借力”“好雨知时节”之“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晴日里的西湖,像是一位“形貌昳丽”的伴侣,即便没有任何言语,跟她在一起,一切凡尘俗事都抛诸脑后,心里只有一种永恒的愉悦和舒适感。烟雨中的西湖,烟波浩渺,云雾迷蒙,宛如仙子,多了一份朦胧的美。这不正是造化之力,不正是烟雨之奇?

正因为如此,苏轼把西湖跟四大美女之首的“西子”相比,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同时西湖也从此有了“西子湖”的美称。对于“沉鱼”的“西子”而言,无论是浓妆也好,淡妆也罢,都无改其美;对于西湖也一样,晴雨也都各有其美的神韵,至于晴和雨孰浓孰淡已经不重要了。或许也可以这样理解,浓妆之下的明艳之美不算什么,可是素面朝天之下仍然有着淡雅之美,可就是天生丽质的真实之美了。这其中的“相宜”,也是一个很妙的词。

二、造境,不失江南韵味

苏轼所作《饮湖上初晴后雨》,所描写的是当下浙江杭州西湖的美景。苏轼在对此份美景进行描绘过程中,不断地营造出西湖美景优雅端庄的景色气质。正因如此,苏轼的此一首诗得到当时诸多佳人以及后人的青睐。在对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进行赏析时,读者会在内心产生舒适的感觉。那么在这里一起来欣赏《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典雅以及独特的江南魅力。诗句的前两句描写的是西湖的景色以及主人公在西湖上的活动,这两句诗的辞藻都运用得非常简朴,却能够让人切身地感受到西湖的优雅魅力。这主要是苏轼用词比较清雅,从而促使读者能够有幸感受到西湖的美景。比如“潋滟”“蒙雨”都让人感受到了江南西湖的特征,从而推动读者对江南风光进行遐想。

苏轼在诗中运用典雅的辞藻,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进一步促使读者认识到西湖的美丽,同时苏轼在对西湖进行描写的过程中对描写的辞藻进行筛选与思考,直接促使读者能够体会到苏轼对于西湖景色的喜爱。诗中的后两句诗句也惊艳到各个文学者,“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在诗句中,毫不羞涩地表达了自己对西湖美景的喜爱。

三、邀饮,会意何须客留

单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四句来领略东坡的写景之妙,还是单纯的、幼稚的、浮浅的。古人读书讲究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因此,一般而言,教学中我们会进一步联系苏轼一贬再贬的坎坷经历,谈及东坡先生的豁达,我也非常认同。我们能不能这样理解呢?西湖不论晴雨,都能一展其神韵之美;东坡先生不论人生顺畅困厄,也都能泰然处之。这不是有一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般的洒脱、豁达吗?

但是,这份豁达心境又有谁知?这种“寻觅知音、一吐为快”的欲望却是单凭“水光潋滟晴方好”这几句难以理解的,这也是这首诗不能错过的“意味”所在。不反对提“豁达”,但是“豁达”背后的“知音”之“意味”或许更加重要。其实《饮湖上初晴后雨》这个题目之下,苏轼是写了两首诗的,另外一首为:“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好一句“此意自佳君不会”,不知那位醉酒的“客人”看后,作如何想?

我们都知道“伯牙绝弦”的典故。原文是这样的:“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这里就算苏轼是伯牙,而那位“客人”也不是钟子期!所以苏轼感叹“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也大概只有护佑西湖的神灵“水仙王”才能明白自己的感受。

四、寄情,心安即是吾乡

苏轼是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一员,他谨守儒家思想,懂得忠君爱国,然而一生漂泊、南贬北谪的人生际遇,让他产生了复杂的情绪。这里面诚然有豁达、潇洒,但更多的却是人生的空漠悲凉之感,却是对整个人生的怀疑、厌倦、解脱和舍弃。

然而,苏轼总能给自己找到心灵的慰藉,找到存在的家。苏轼在他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对一位歌伎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大为赞赏,这是一句戳中他心灵的话语。像苏轼这样宦海沉浮的人,哪里还有一般意义上的家?如果有家,那就是能够让自己心灵获得宁静的地方。换句话说,如果能够让自己的心放下来,哪里都可以是家。对于诗人是这样,对于血战沙场的战士也是如此,正所谓:“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即便是战死沙场,不能回到故乡也无所谓,那份为国赴死的心是宁静的。

总的说来,西湖作为东坡的灵魂伴侣,那种恰到好处的“相宜”之美更多的是心灵慰藉的反映。这里有难遇知音的感慨,却更多的是心灵安放的愉悦,因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教学当中不应仅仅停留于“欲把西湖比西子”之“比”上,而要穿行于文字当中,找到言语背后的深层意味。我们的“文本细读”,就像王崧舟老师说的那样,最终还是要从阅读教学出发,要让师生在品味言语的同时,觅寻到那存在于言语当中的心灵之乡。

作者簡介: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百花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钟子期伯牙知音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
知音
知 音
高山流水
山水知音
知音少,便做一朵未开海棠
“赵”字与《拍掌知音》的成书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