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昀昕 常荣娟
摘要:实践观是马克思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根本特征。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踐观的形成过程是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所在。作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实践观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简要论述了每个阶段的实践观。
关键词:实践观;提纲;形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2-0001-0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唯心主义哲学和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关键所在。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形成过程进行探究有利于我们科学把握其内涵,并充分发挥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文章分四个阶段对实践观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叙述。
一、实践观的萌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萌芽之作。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我们从两个方面考察了实践的人的活动,即劳动的异化行为。劳动以及异化劳动都是实践的人为了自身生存、养家糊口而进行的实践活动,这是人所特有的实践活动,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同时在这一劳动过程中,人们也生产出了社会资料,创造了财富。因此无论从实践活动主体、目的还是结果任何一方面来讲,实践都是人的一种物质性活动。这就把实践活动同以往西方哲学家所讲的实践活动彻底做了区分。西方哲学家们把实践活动理解为非对象性活动,如亚里士多德仅仅把实践认为成人们的日常伦理行为,康德把实践活动定义为理性意志自由和道德自由,黑格尔认为实践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一种精神性活动,费尔巴哈则认为实践活动是卑污的犹太人的经商活动。以往西方哲学家对实践活动的理解往往趋于片面化和简单化,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外乎这两点:其一,对人的主体性作用认识不到位;其二,没有深入到实际生活当中去了解人的实践行为。
《手稿》中也多处对实践的作用进行了论述。马克思讲道:我们看到,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活动和受动只是在社会状态中才失去他们彼此间的对立,从而失去它们作为这样的对立面的存在;我们看到,理论的对立的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家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是因为哲学家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在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我们能捕捉到两层意思:其一,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解决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活动和受动的对立状态;其二,要解决这种对立必须采用实践方式,仅仅用理论解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突出强调了社会实践存在的意义和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实践也使得自然科学同哲学的结合有了能力。马克思讲道:然而,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发展。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工业实践虽然使非人化现象日益严重化,但同时也使得自然科学不再是悬浮于空中的唯心主义成分,开始落到尘世间、落到人的身上,成为人的科学、成为具有实践性的科学。实践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对社会、科学等方面,还体现在对人的解放这一方面。因为社会主义社会逐步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也是人不断扬弃异化、实现自我解放的过程。马克思指出:但是,因为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活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由此可以看出,通过人的劳动(实践)能够创造出新的世界历史。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充满着异化现象和非人化现象,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并取缔资本主义制度,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去实现,最终建立起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异化”现象和非人现象的社会。
二、实践观的初步表达——《神圣家族》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一本批判以布鲁诺·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论战性著作,在对其头足倒置的唯心主义思想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对唯物史观进行了初步梳理,其中包含着许多关于实践观的内容,实践观在此被初步表达出来。在《手稿》一文中,尚未出现对于实践观的表述,只是从异化的角度说明消除异化的途径是实践,即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决定人们历史发展阶段、为社会发展提供源动力的不是观念,而是人们的物质生产。鲍威尔一伙青年黑格尔派宣称自我意识是“永恒的创造源泉”,“一切事物都起源于无限的自我意识,并在其中找到根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他们:难道批判的批判认为,只要他从历史运动中排除掉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排除掉自然科学和工业,他能达到对历史现实的认识吗?难道批判的批判认为,它不去认识(比如说)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的生产方式,它就能真正的认识这个历史时期吗?由马克思、恩格斯对布鲁诺·鲍威尔等人的批判,我们可以看出,物质生产活动是创造一切社会历史的源动力,同时也是划分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根本标准。社会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改变,具有不确定性和依附性,这就注定意识(观念)不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也不可能成为社会历史阶段的划分标准。物质生产活动是实践活动的其中一种形式,也是最基本的形式。物质生产活动对社会发展作用之大,意味着将其囊括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历史发展同样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物质生产活动的背后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这超越了先前哲学家对人的本质的定义。在此虽然未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已经有所暗示,已经开始探索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现实的人、活生生的人创造了历史。这表明人是具有实践性的人,是进行对象性活动的人,而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这是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学说的一种超越。同时这句话也是对人的实践作用的充分肯定,即创造历史的作用。
三、实践观的形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飞跃之作,《提纲》的写作意味着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提纲》较《神圣家族》而言,对实践观内容的表达已经趋于完善,关于人和社会方面的实践观论述均已得到完整表述。实践观贯穿《提纲》十一条,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第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强调人的本质是抽象的、孤立的个体。马克思批判其说道: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具有实践性的活生生的个人,而不是单个的、不处在任何社会关系中的个人,人在生活中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而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就是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在这一活动中需要同各种各样的人产生关系。同一起工作的人形成同事关系,同资本家形成雇佣关系;在建立家庭这一实践活动中会形成夫妻关系、母子关系、父子关系等。因此,只要人进行着实践活动,就会不断形成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由于各种社会关系的存在,人就不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拥有着纷繁复杂社会关系网的现实的人。费尔巴哈之所以没有看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最根本的原因是对实践主体的定位认识发生了错误,把实践活动仅仅看成是卑污的犹太人的经商活动。一旦忽略了人的实践活动,就无法看到实践活动背后的社会关系,也就无法准确理解人的本质。
第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理解:(1)一切社会历史都是由人创造的,人是具有实践性的个体,人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历史,因此社会历史就具有了实践的特性;(2)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矛盾,社会矛盾不会凭空产生,需要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呈现和解决,社会生活必须具有实践的特性;(3)实践活动创造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创造和发展;(4)实践活动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人在不断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充分说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三,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提纲》最后一句讲道,哲学家们总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要通过实践方式进行,理论层面的批判是不够的。马克思也曾经指出,武器的批判不能代替批判的武器,着重强调实践对于改变世界的重要作用。先前哲学家只是试图解释世界,但现实世界需要被改变,而不是仅仅被批判,要想改变世界,就必须借助实践的力量。《提纲》的最后一句着重强调了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实践观的发展和完善——《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第二篇著作,《形态》的写作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基本完成,在《形态》一文中虽没有明确表述实践观,但在论述唯物史观的过程中,从物质生产角度对实践观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刻解析,在《提纲》的基础上对实践观起到了发展和完善的作用。
在《形态》一文中,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包括三种:第一种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即生产人类吃穿住行所需要的全部物品。这是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也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为只有满足了基本生活所需,才能进行以此为基础的其他实践活动;第二种是人类为了获取能创造更高生产力的工具而引起了新的需要,为满足这种新的需要就不得不进行的新的生产活动;第三种是人口生产活动,这一生产活动进一步为前两种生产活动提供了人口动力。在这三种物质生产活动中,人都是作为一种具有能动作用、不断通过生产活动来满足自身需求的行为体存在,开始把主观能动性同客观实际相结合,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动物的一切活动是没有意识的活动,它们并不知道进行一种活动的目的性何在,只是出于动物本能地、被动地去进行活动。而人却不同,无论在哪一种社会实践中都能有意识地辨别出实践活动的目的,并根据需要不断创造新东西。对物质生产活动的划分在一定意义上深刻地反映出了人的实践特性以及人的能动性。
《形态》从物质生产活动层面除了反映人的实践特性之外,也反映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个人组成社会这一方面来看,社会是由实践的个人所构成,因此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实践史。从物质生产内容这一方面来看,物质生产活动包括三个方面: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类为了获取能创造更高生产力的工具而引起了新的需要,为满足这种新的需要就不得不进行的新的生产活动;人口生产活动。每一种生产活动都具有实践特性,那由这三个部分组成的人类社会也就具有了实践特性。《形态》通过阐述人的实践特性和人类社会的实践特性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起到了完善和发展作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过程主要体现在《手稿》、《神圣家族》、《提纲》、《形态》四部著作中,在四部著作中对实践观分别有不同的阐述和说明。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简要梳理,有利于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并掌握其精髓,进而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指导性作用。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2:27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2:30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2:30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2:310.
(5)馬列著作选读·哲学[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19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6.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吴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6.
[4]林鑫.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观及其重要意义[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03).
[5]周树智.《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研究文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袁伟.马克思实践观思想发展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