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阅读滋养语文素养的实践探索

2019-01-14 02:28卓丽嫦
师道·教研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课外课外阅读

卓丽嫦

语文学科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要想让学生从小奠定良好的语文素养,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不光学好课内的语文知识,更要延伸至课外的阅读。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首先,学生在课外阅读练习中错误不断。课外阅读题成为学生公认的难点,课外阅读题目的解答中,学生普遍对一些知识点的灵活运用把握很不够。学生在知识迁移能力、知识点灵活运用方面都有着比较大的局限性。

其次,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不足。不少学生平日阅读积累比较少,对于日常的阅读积累,学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远远不够。有的学生提到阅读,仅仅按部就班完成课本上的阅读,这是远远不够的。

再次,学生课外阅读选择困惑和阅读量参差不齐。虽然如今家长和教师都会反复强调每天都要读一定量的课外书,但是读什么样的课外书,每天读多少,怎样去读,这些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困惑。

二、焦点阅读理念下开展课外阅读

(一)课外教学定向:聚焦语言,言中得意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聚焦文本的语言,不论是课内阅读也好、课外阅读也罢,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聚焦文学作品的语言,在语言的习得中体会文学的精彩和魅力。文字作为文艺作品最小的单位,其组合构建并成就了文学作品。一般来说,学生在课内阅读中,会在教师的带领下咬文嚼字,对于汉字的部首、写法、组词、多音字的理解等等方面都会有比较好的掌握。

(二)关注学生认知:立足多元,飞扬童心

聚焦基本问题,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聚焦课文教学的基本矛盾。阅读教学中存在许多矛盾,如果说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作者和教材编者对话的过程,那么就一定会存在这四个主体之间的矛盾。儿童文学的品读中,教师更多的还是要关注儿童视角,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立足多元、飞扬童心,把能够调动儿童趣味的内容深入挖掘,这些深入挖掘出来的精彩,有助于持续提升儿童阅读兴趣,调动儿童阅读文学作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不能光靠教师的教,课堂上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在课堂上教师把阅读技巧传授以后,学生在课外的学习生活应该要合理地进行运用,以实践去检验真知,这样也能更好地帮助其对阅读知识吸收和消化。而要想有效地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对阅读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

(三)重视基本理解:删繁就简,“习”得精彩

基本问题只能相对于不同学段学生阅读的基本理解而言,即问题的设置是针对学生的基本理解,要与学生整体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在阅读的过程中,首先是把书读厚,通过课内的课文阅读延伸到课外,对于一些生涩的字、词开启查阅、拓展。而读书多了以后又会出现一个相对把书读薄的阶段,所谓“删繁就简”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删繁就简之后,我会要求学生结合作文撰写来提升对阅读的品悟,这时候学生就要结合自己的阅读材料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以达到精彩完成习作的目的。从读到悟,从悟到写,这是我们阅读过程中的一个完整的过程。

三、课外阅读助力生命滋养

(一)审美鉴赏与创造

读书是为了让学生取得一定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完全可以结合课内的阅读进行拓展,这是比较好的拓展方式,也能不断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认知,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

(二)文化传承与理解

在选择课外读物的时候,教师首先应当推荐给孩子们经典的文学读物,这类读物在历史的烟云中已经经历了时光的推敲。结合焦点阅读,我拓展的课外阅读作品,更多融入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打开跨文化的视野,具备更高的文化格局和鉴赏能力。

(三)生命滋养与完善

我认为有关于真善美的主题读物,是我们文学和生命的最关键的主题要素。一个人的生命成长与滋养中,文学能够带来很多慰藉与惊喜。从日常的语文教学,到拓展阅读,这是完成一种文学素养的熏陶,对学生进行和实施的是一种文学启蒙。通过焦点阅读到拓展性阅读的训练,引导学生拓宽阅读的视野,滋养学生的生命。

总而言之,文学艺术的浸染并非一朝一夕,正如我们读书,虽然很多人怀着功利的心态,但未必人人都能读好书,读出好的成效。我們引导学生读书,是为了让学生从小浸染文学,在文学作品的品读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李少杰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课外课外阅读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