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高频彩超分区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2019-01-14 03:49朱文雁陆培明蒋殿虎刘世强江浩温浩茂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样癌转移性乳头状

朱文雁,陆培明,蒋殿虎,刘世强,江浩,温浩茂

(1.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2.甲状腺外科,广东佛山 528000)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存在于各个年龄,女性患病高于男性,分为四种病理类型:髓样癌、未分化癌、滤泡状癌、乳头状癌,其临床表现为甲状腺内出现肿块,表面不平等[1]。甲状腺癌的致病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碘含量、放射线、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性激素作用等,其发病率受到地区、种族等因素的影响。甲状腺癌极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临床在选择治疗方式时需以此为标准,因此,对颈部淋巴结的诊断成为研究的重点。高频彩超是一种影像学诊断手段,具有无创、重复动态观察的特点,常用于颈部淋巴结的诊断中,不仅有效检查淋巴结形态、结构与肿大等情况,还可对淋巴结的恶性与良性进行判断。本文对我院62例疑似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为对象,探究术前高频彩超分区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62 例疑似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2例与40例;年龄在18岁-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6±12.71)岁;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鳞癌分别为58例、2例、1例、1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活检确诊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切除术与颈部淋巴清除术,符合本次研究的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表示自愿参加。排除标准:心胸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其他恶性肿瘤、精神障碍等患者。

1.2 方法 手术与病理检查。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切除术与颈部淋巴结清除术,检查其病灶组织,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结果为:71 枚转移性淋巴结,其中乳头状癌、鳞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分别为52例、8例、7例、4例。

所有患者均行高频彩超诊断,设备为PHILIPS iE22、PHILIPS iE33、PHILIPS EPIQ5、PHILIPS EPIQ7C、PHILIPS iU Elite等彩色多普勒诊断仪,使患者保持仰卧位,头部向后仰,设定探头频率8.0 MHz-14.0 MHz,对患者的甲状腺与颈部进行直接扫描。对淋巴结的详细情况进行记录,其中包括门部回声均匀、边缘缺损与钙化,并对淋巴结纵横径、内部动脉彩色血流收缩期的峰值速度(Vmax)与阻力指数(RI)。

1.3 观察指标 对比病理结果与诊断结果,分析特异性与敏感性,以及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超声特征。特异性与敏感性:观察所有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其中颈部淋巴结的边界模糊,出现不均内部回声,内见散微钙化灶,对于淋巴结纵横径比值为1.5以内患者,局部边缘存在缺损,淋巴门出现消失,内部可见彩色紊乱的血流分布,即为转移。

特异性=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敏感性=真养性/(假阴性+真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1.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特异性与敏感性 62例患者中,使用高频彩超诊断断显示,转移为37例(59.68%),无转移为25例(40.32%)。高频彩超诊断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特异性:18/25(72.00%);敏感性:31/37(83.78%)。见表1。

2.2 超声特征 62例患者中,使用高频彩超诊断断显示,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分布为37例与25例,转移率为59.68%。转移性淋巴结的回声不均匀性率、边缘缺损率、钙化率、纵径/横径<1.5率、Vmax、RI,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特异性与敏感性

表2 超声特征

3 讨论

甲状腺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甲状腺恶性肿瘤,表现为甲状腺表明不平,内部有肿块,且质地固定与坚硬,容易伴随周围组织侵犯性病症,以淋巴结转移最为常见。淋巴结转移在甲状腺癌的早期出现,常见的为颈部淋巴结转移[2],特别是髓样癌与乳头状癌,在初诊时多数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约为50%,影响患者的预后。彩色多普勒彩超是通过编码血流信号,将其在二维图像上叠加,从而形成血流图像,具有可重复进行、无创等特点,有效检查淋巴结肿大情况以及淋巴结良性与恶性。在本研究中,62例患者中,使用高频彩超诊断断显示,转移为37例(59.68%),无转移为25例(40.32%);高频彩超诊断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特异性:18/25(72.00%);敏感性:31/37(83.78%)。62例患者中,使用高频彩超诊断断显示,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分布为37例、25例。转移为37例(59.68%)此结果表明了及高频彩超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3]。

甲状腺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具有较多特点,在超声诊断时需结合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如Vmax、RI、边缘缺损钙化等。本研究中,转移性淋巴结的回声不均匀性率、边缘缺损率、钙化率、纵径/横径<1.5率、Vmax、RI,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此结果进行分析,纵径/横径<1.5与肿瘤细胞的浸润性生长方式具有相关性,容易使边缘出现缺损、模糊等不规则现象,同时由于转移性淋巴结存在较多新生血管,伴随发育不良等情况,其动脉血流伴随的阻力较大,其指数高于0.7,而非转移淋巴结阻力指数低于 0.7[4]。

综上,使用高频彩超分区诊断征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清晰显示了颈部淋巴结特征,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且转移性淋巴结特征表现不同于非转移性淋巴结,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有助于患者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猜你喜欢
样癌转移性乳头状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基于SEER数据库的甲状腺髓样癌预后分析
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
《肿瘤预防与治疗》文章荐读:甲状腺髓样癌诊治现状及热点问题思考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的疗效及安全性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1例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18例乳腺髓样癌的临床特征观察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乳腺典型髓样癌影像学特征和术后病理对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