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玲,郭睿青
(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疆喀什地区 844000)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在我国临床上有着比较高的发病率,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病,能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伤。早期且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提高生存质量具有显著意义。体表心电图具有重复性好、无创以及操作简便等特点,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常用的一种诊断监测方式[1]。本研究中,我们将着重分析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6月-2017年7月本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在41岁-87岁之间,平均(58.45±7.24)岁。患者住院期间经肌钙蛋白I、心电图以及心肌酶等检查确诊,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患者对研究知情,且有完善的病历资料,依从性良好,能够积极配合完成检查,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本组100例患者都进行18导静息心电图检查,仪器型号为世纪3000,同时接受肌钙蛋白I以及心肌酶谱检查。根据患者各项检查的结果以及临床症状,同时以《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修订标准》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中的相关内容为标准,综合分析患者动态和常规心电图检查的结果,统计心律失常的发生者例数。
1.3 评价指标 记录本组100例患者心电图检查的结果,并对其作出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心电图特征分析 本组100例患者中,48例存在典型的心电图表现(病理性Q波、T波倒置、ST段抬高),占总比例的48.0%。52例存在不典型的心电图表现,占总比例的52.0%,包含正常心电图者1例,占总比例的1.0%;ST段下移且T波倒置亦或者是低平者36例,占总比例的36.0%;ST段正常且T波倒置亦或者是低平者3例,占总比例的3.0%;ST段抬高且胸前导联R递增不良者12例,占总比例的12.0%。
2.2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死亡率分析 ST段抬高组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非ST段抬高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ST段抬高组的死亡率同非ST段抬高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死亡率的对比
对于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其心电图都会出现典型特征,但依旧有部分患者在发病后并不会表现出典型的心电图特征[2],故早期正确识别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存质量具有显著作用和意义。本研究中,存在典型心电图表现者48例,存在不典型心电图表现者52例,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两者的死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有研究[3]显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约有20%-25%的病例会因缺血早期的室性心律失常而出现死亡。相关动物实验也表明,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来说,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几率更高。在罹患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心肌会出现缺血损伤以及坏死的情况,使得心电不稳定性明显提高,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发生障碍,并由此引发了心脏电生理紊乱的情况,进而导致了心律失常。而室性心律失常则是导致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工作中,心电图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但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其心电图无典型表现,需结合肌钙蛋白与心肌酶谱的检查结果,同时根据既往心电图检查的情况,对患者的病情作出综合判断,以避免误诊和漏诊。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故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临床应加强风险评估以及住院宣教监测的力度,并及时发现和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以尽可能地降低其死亡风险,改善生存质量。
综上,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其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概率比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