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珍,刘永辉,张元侃,杨健威,张玮,蒙薪弘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电诊断科,广西南宁 530023)
近年来血压变异性和脉压差与认知功能损伤间的关系受到医学界的关注,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研究,旨在探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脉压差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中老年高血压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100例为研究组,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制定的高血压治疗指南和2013年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主要包括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记忆、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及定向力7项内容,满分为30分,得分高低与患者认知功能高低呈正相关)评分均≥18分且<26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冠心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血液系统疾病、肿瘤、创伤、手术及感染的患者。再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
研究组男性67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58.43±4.18)岁,平均病程为(5.43±0.87)年;对照组男性69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为(58.51±4.12)岁,平均病程为(5.46±0.9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记录研究对象的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脉压差,并按照血压变异性=血压标准差/平均标准差×100%的公式计算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SBPV)、昼间收缩压变异性(昼间SBPV)、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夜间SBPV)、24 h舒张压变异性(24 h-DBPV)、昼间舒张压变异性(昼间DBPV)和夜间舒张压变异性(夜间DBPV)。
1.3 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对象的血压变异性和脉压差。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软件分析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血压变异性 研究组患者血压变异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1。
2.2 脉压差 研究组患者的脉压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2。
表1 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对比(%,Mean±SD)(n=100)
表2 脉压差的对比(mmHg,Mean±SD)
血压变异性指的是24 h血压的波动性,是中枢神经、交感神经作用、反射机制、体液作用等因素综合调节体内神经内分泌的动态平衡而产生的一种生理特征,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高低与患者血压的波动程度呈正相关,且清晨6时-10时的血压变异程度最大为“晨峰”,组织灌注时高时低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RAS系统,诱导的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会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膜及血管中膜,增大了动脉硬化和原位血栓形成的风险,减少了脑组织的血流灌注,影响了患者认知功能[1]。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血压变异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脉压差指的是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收缩压增高的幅度远大于舒张压的增高幅度,导致脉压差增大,以全身小动脉的壁腔比值增加、管腔内径缩小为主要表现,会引起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的缺血,且应旭华等[2]在研究中指出,高血压患者脉压差的大小与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高低呈正相关。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脉压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综上所述,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障碍与其血压变异性和脉压差的关系密切,临床上需选择合理的药物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