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电图与频谱心电图对比研究

2019-01-14 03:48覃泳玲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心电导联频谱

覃泳玲

(罗定市中医院,广东罗定 527200)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急剧上升。2010年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2013年上升至10.4%[1]。根据当前我国成年人口基数估计,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1.1亿人。糖尿病各型中,2型糖尿病占全部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2],也就是说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至少接近1亿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30%患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表现为无明显胸痛、憋喘等症状,是高风险疾病[3]。目前,临床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但这种方法存在成本高、禁忌证多、有一定创伤和辐射等不足,患者接受程度不理想[4]。常规心电图是无创性心脏病检查的常规方法,但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只有当冠状动脉狭窄率超过70%,心电图上才会出现缺血性ST-T改变。而频谱心电图则可提取常规心电图时域曲线中的频率域特征,使原来难以觉察的差异显现出来,诊断率比传统时域分析提高20%以上[5]。由于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研究案例较少,未获得广大医师的普遍认可,为提高本地区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早发现、早诊断,本研究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对其进行常规心电图与频谱心电图检查,通过对比和追踪分析临床上心脏病无创性检查的可靠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7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年龄43岁-86岁,平均(61.51±9.50)岁;其中男69例,女51例;糖尿病病程1年-21年,平均(10.61±3.80)年。糖尿病诊断及分型采用WHO(1999年)标准,排除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异常、既往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以及有胸痛、憋喘、心悸等心绞痛症状患者,并且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学委员会的同意,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采用静息平卧位,应用江苏锦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JY-21系列心电工作站进行常规心电图与频谱心电图检查,设置采样时间为90 s,记录速度为25 mm/s,增益为10 mm/mv,以12导联同步心电采集Wilosn。

1.3 诊断标准

1.3.1 常规心电图阳性标准 以肢体导联I、II、III、AVR、AVL、AVF和胸导联V1-V6出现缺血性ST-T改变为阳性,包括:(1)ST段下斜型或水平型下移≥0.05 mV,近似水平型下移>0.08 mV,J点型下移≥2.0 mV;(2)T波深倒置或倒置、双向、低平,期前收缩后第一个下传搏动T波对称性倒置、低平、双向或伪性改善。

1.3.2 频谱心电图阳性标准 (1)自功率谱(Gxx、Gyy)之第1、3、4谱峰过低或基/谐异常;(2)自相关函数(Vxx、Vyy)及互相关函数(Vxy)之Rx、Ry、Rxy幅值降低,PT段平坦或反向峰;(3)脉冲响应(PIH)呈现负向峰或多峰;(4)传递函数相移(Qxy)表现为相移超限;(5)相干函数(RF)表现为基波相干异常。

1.3.3 心肌缺血定位诊断标准 利用频谱心电图阳性指标在12导联上的分布得到心肌缺血定位信息,并做出定位诊断。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常规心电图阳性31例(25.83%),阴性89例(74.17%);频谱心电图阳性87例(72.50%),阴性33例(27.50%);两种诊断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常规心电图与频谱心电图诊断结果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糖尿病患者人数也在迅速增长。流行病学[6]研究,糖尿病患者10年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超过20%,而且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解剖学意义上的冠心病。糖尿病会引发一系列的代谢改变,促使神经元山梨醇旁路代谢活性增强,导致山梨醇堆积而肌醇减少。由于糖基化产物增多,加上蛋白质、脂类代谢的紊乱,从而造成神经内动脉粥样硬化和供养神经微血管的病变,最终引起轴突变性和纤维脱髓鞘,这就是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7]。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加上内源性啡肽(β-内啡肽是一种强烈的镇痛物质)水平升高,导致疼痛阈值上调,所以会出现即使心肌缺血也没有冠心病常见的胸痛、憋喘、心悸等临床症状。研究[8]表明,糖尿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低3倍。冠心病的风险性在于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猝死,被认为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占糖尿病死亡原因的75%。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预后的前提,目前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筛选方法很多,但最佳技术依然面临不小的挑战。2型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查方法包括心电图及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颈动脉内膜中层超声显像、心肌灌注显像、冠脉钙化记分、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以及糖化白蛋白、骨保护素(OPG)、B型钠尿肽(BNP)等生化指标[9]。上述方法中,冠状动脉造影被称为“金标准”,其可靠性无疑是最高的,然而因检查成本、禁忌证、辐射性、创伤性等不足限制了大规模推广应用,其他方法有一定适用效果,但也都存在各自的不足。常规心电图(ECG)是心脏病无创性检查的常规方法,通过观察机体ST-T改变能有效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这种方法是体表心电图,具有检测简单、快速、无创伤的优点,然而检测记录时间相对短暂,无法对患者ST段的动态变化进行记录,易发生漏诊[6]。况且其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检查阈值高达70%以上,静态或较短时间的运动试验无法保证常规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5]。动态心电图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检查方法,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阳性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显示出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4]。然而动态心电图检查需要患者24 h佩戴心电图仪,对患者生活有一定影响,其接受率明显低于常规心电图。

频谱心电图(FCG)也称为频域心电图或心电能量谱,信号取自常规心电图,对患者生活不会增加额外影响,患者容易接受。FCG是利用生物控制论和信息处理方法,将心脏搏动类比为工程自动控制系统,分析心电信号振幅(功率或能量)在时域和频域上的变化,所以FCG能检测出ECG不能反映的动态变化。但早期的FCG仅采用V5导联和标准II导联的心电信号,经快速傅立叶变换将时域心电信号转化为频域成分进行分析,得到9幅函数图和32项分析参数。由于信息只来自2个导联的心电信号,信息量偏少,很难全面反映心脏各部位的电变化,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存在较大争议。新的心电图仪器采用12导联的心电能量谱,并且增加了FCG定位诊断技术,即利用心电能量谱阳性指标在12导联上的分布,再经过导联的组合获得心肌缺血的定位信息,由心电工作站的诊断系统自动给出定位诊断,通过频谱分析结果与心脏区位图的相互对照,检查结果既直观又清楚。本研究结果显示,在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ECG检出阳性31例(25.83%),阴性89例(74.17%);而FCG检出阳性87例(72.50%),阴性33例(2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ECG检查存在部分漏检,FCG可作为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检查的一种有价值手段。

综上所述,通过常规心电图和频谱心电图的对比分析,大大提高了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定位及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这对及早预防和发现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而且检查方便、快捷,对患者生活影响较小,检查费用较低,患者容易接受,有很强的实用性、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心电导联频谱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穿戴式心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与未来挑战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频谱大师谈“频谱音乐”——法国作曲家缪哈伊访谈记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遥感卫星动力学频谱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