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工勤人员锐器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01-14 04:36曹译丹高秀娟黄丽燕胡琼燕覃玉兰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岗位培训锐器保洁员

曹译丹 高秀娟※ 黄丽燕 胡琼燕 覃玉兰

锐器伤是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器针头、穿刺针、缝针、剪刀、手术刀、碎玻璃、安瓿等造成的意外伤害,导致皮肤深部的、足以使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1~3]。污染锐器伤是医院护工、保洁员、外勤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的最主要职业因素。为了解医院工勤人员锐器伤现状及伤后规范处理依从性,分析影响因素,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本研究对516名工勤人员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6年10月对我院在岗的516名工勤人员进行普查,其中护工163名,洁员271名,外勤工82名;性别:男性50名,女性466名;年龄:20~30岁112名,31~40岁268名,41~50岁136名;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56名,高中及以上160名。纳入标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在我院从事工勤岗位满1年或以上;工作中接触锐器的工勤人员;知情同意,配合接受调查。

1.2 方法 (1)调查问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广西卫计委相关规定,参照相关文献自行设计问卷,经医院感染专家审核修改而成。本问卷经一致性检验α值为0.875,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调查内容:①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工龄、文化程度、岗位类别等;②过去一年锐器伤发生的次数、致伤物品、致伤操作环节;③伤后处理与上报;④职业防护知识培训。⑶调查方法:以无记名方式,调查人员到科室集中工勤人员,现场逐项讲解问卷内容,在他们了解调查目的和明白问卷内容后当场填写。按要求填写完整的问卷视为有效问卷,本次调查发放问卷525份,回收问卷525份,有效问卷516份,有效率为98.29%。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锐器伤发生率 516名工勤人员有136名发生锐器伤,共152例次,发生率为26.36%。在工勤岗位中,发生锐器伤构成比居多的是保洁员,占71.32%(97/136),其次是护工,占18.38%(25/136),居第三位的是外勤工,占10.30%(14/136)。保洁员发生锐器伤构成比显著高于护工和外勤工(P<0.01),护工与外勤工发生锐器伤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岗位工勤人员锐器伤发生率、构成比比较[n(%)]

注:*与△比较,χ2分别为21.075,10.234,P=0.000;△与△比较,χ2=0.123,P=0.0726。

2.2 锐器伤口处理率与上报率 136名工勤人员锐器伤后规范处理伤口的有63名,占46.32%,其中护工伤后规范处理构成比最高,占76.00%(19/25);其次是外勤工,占42.86%(6/14),保洁员居第三位,占39.18%(38/97)。伤后上报率为55.15%(75/136),护工伤后上报率居首位,占84.00%(21/25);外勤工居第二位,占50.00%(7/14);保洁员居末位,占48.45%(47/97)。护工伤后规范处理伤口率和上报率均显著高于保洁员和外勤工(P<0.01)。见表2。

2.3 锐器伤后规范处理影响因素 在136名工勤人员锐器伤后规范处理影响因素中,性别、年龄与伤后规范处理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工龄、工作情形、年岗位培训次数、科室锐器伤流程图这5个因素与伤后规范处理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2 不同岗位工勤人员锐器伤后处理率与上报率比较[n(%)]

注:*与△比较,χ2分别为21.075,10.234,P=0.000;△与△比较,χ2=10.234,P=0.000;#与#1、#2比较,χ2分别为10.180,5.123,P分别为0.000,0.024;#1与#2比较,χ2=0.012,P=0.914。

表3 锐器伤后规范处理影响因素[n(%)]

3.讨论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在工勤岗位中,保洁员发生锐器伤构成比最多,占71.32%(97/136),这与保洁员的岗位工作有关。他们主要负责医院的清洁卫生、医疗垃圾的收集、打包和转运[4],在工作中接触大量的医疗锐器废物。而护工和外勤工接触医疗锐器物的概率相对较少,故锐器伤构成比相对降低。发生锐器伤后,尤其是被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等污染的锐器刺伤,就有可能发生血源性传播性疾病。文献[5]指出,在感染HBV/HCV和HIV人员中,受污染锐器伤在其病因中分别占40%和2.5%。显然,污染锐器伤是医院工勤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医院工勤人员锐器伤的防护管理,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在实施各项操作前按规定做好防护措施,如穿戴工作服、口罩、帽子、工作鞋、护目镜和乳胶手套等。发生锐器伤后进行规范处理,如立即用健侧手从近心端在伤口旁挤压受伤部位,尽可能挤出伤口的血液,继而用肥皂液和大量流动水冲洗污染的受伤部位,伤口冲洗后再用75%乙醇或安尔碘消毒,必要时用消毒纱布包扎。这样的规范处理可有效降低HBV,HCV,HIV等病毒81%的感染率[6]。

本文结果显示,在诸多影响规范处理的因素中,性别和年龄与伤后规范处理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伤者伤后规范处理依从性没有明显差异,他们主动处理伤口率基本一致。而文化程度、工龄、工作情形、年岗位培训次数、科室锐器伤流程图这5个因素与伤后规范处理构成比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以下问题:①工勤人员文化程度越高自我保护意识越强,锐器伤后多数人会主动积极处理伤口。本文30名高中及以上文化工勤人员发生锐器伤后,就有24名工勤人员主动处理伤口,占伤后规范处理构成比80%。②工龄越长的工勤人员更加清晰了解和明白伤口处理的重要性,认识到伤口处理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和医院负责,伤口处理好了,自己放心和安心,所以他们处理伤口主动性较高。③工勤人员在工作较忙时锐器伤发生率增多。本文100名工勤人员发生锐器伤均是在工作忙乱之时,由于工作较忙,发生锐器伤时往往来不及规范处理伤口,只是简单地按一按或擦一擦。因此,医院后勤部门和管理者对医院工勤人员的工作量要科学地评估,合理配置所需的工勤人员,恰当地安排工作量,让他们劳逸结合,快乐工作,尽可能降低或控制因工作太忙所致的锐器伤发生率。④岗位持续培训至关重要。医院工勤人员一般文化水平较低,对职业防护知识知之甚少[7]。岗前培训虽初步了解相关防护知识,但了解到的防护知识是比较肤浅的和欠系统完善。因此,仍需要在工作中持续给予岗位培训。通过每两个月或每季度开展一系列的防护知识岗位持续培训,工勤人员对锐器伤防护知识从认同到内化,从知之不多到系统掌握[8],使他们增强安全信念,重视和落实安全操作细节,主动采取锐器伤的职业防护措施[9],提高规范处理锐器伤的依从性。Tarigan等[10]Meta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岗位持续培训能有效预防锐器伤,显著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本文年岗位培训≤2次的工勤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为35.35%(70/198),而年岗位培训≥3次的工勤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为20.75%(66/31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2.657,P=0.000);年岗位培训≤2次者锐器伤后规范处理构成比为27.14%(19/70),而≥3次者伤后规范处理构成比为66.67%(44/66),两者构成比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1.342,P=0.000),进一步佐证了岗位培训的重要性。⑤科室锐器伤流程图也是影响锐器伤发生率和伤后规范处理构成比的因素,医院各科室应从爱护和保护工勤人员身心健康出发,不可或缺的在科室挂上该流程图,最大限度地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和提高伤后规范处理率。

总之,医院工勤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既是锐器伤高发的受害者,又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伤后规范处理的因素,针对性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锐器伤,提高伤后规范处理率大有裨益。因此,医院管理者应针对他们的工作实际,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持续开展职业防护知识的岗位培训,整体上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预防锐器伤的每一个操作细节[11],努力争取大幅度减少锐器伤发生率和提高锐器伤后规范处理率,最大限度地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
岗位培训锐器保洁员
强化实训室管理及多元化职业防护教育对降低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保洁员受伤,保洁公司该不该兜底剩余损失?
医用锐器盒放置架的研制与应用效果分析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难过
服务农民工 关爱保洁员
——西安市莲湖区总工会开展 “五个一”系列活动
基于微课的岗位培训教材建设方法研究
我国羽毛球教练员现状与岗位培训情况研究
中小学教师有效培训的实践探索
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素质与技能培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