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双双 李奇润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2206;2拜耳 (四川)动物保健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225)
猪球虫病是由猪等孢球虫(Isospara suis)和某些艾美耳属(Eimeria)球虫寄生于哺乳期及刚断奶仔猪的空肠或回肠等小肠上皮细胞上,导致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肠黏膜形成异物覆盖并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原虫病。其中,以猪等孢球虫对仔猪的致病力最强[1,2]。
早在1934年,球虫被Biester和Murray首先发现,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们仍未认识到球虫病对哺乳仔猪的危害。1978年,Stuart等在自然感染病例中发现猪等孢球虫是仔猪球虫病的致病因子,并且在实验室条件下可在哺乳仔猪中复制球虫病。目前仔猪球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据报道巴西球虫阳性率为45%、意大利为68%、墨西哥为70%、荷兰为72%、比利时为80%、西班牙为85%[3],德国、奥地利、瑞士等高达90%以上[4]。在我国,江苏、陕西、北京、河南、安徽、江西、广东、云南等省市猪球虫阳性率都较高,在25.0%~69.2%[5]。
以水样或脂样的腹泻为特征。早期粪便松软或呈糊状,发生黄白痢,粪便黏液带有气泡,伴随肠道破坏及其他病原的继发感染,粪便呈液状,并且散发出腐败乳汁样酸臭味。发病日龄集中在10~15日龄,但在3日龄及21日龄腹泻仔猪粪便中也可检测出球虫。病猪体况较差,表现消瘦、脱水、发育迟缓,死亡率低。抗生素治疗无效或反复,仔猪断奶重明显降低。
在全国选取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浙江省、陕西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西省,119个猪场共计1 261份样品,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测哺乳仔猪粪便的球虫阳性率。
取2~5 g哺乳仔猪粪便置于50 mL烧杯中,加入少量饱和盐水搅拌混合后,继续加入50 mL的饱和盐水。然后将粪液用60~150目滤网滤入另一烧杯中,舍弃粪渣。将滤液倒入50 mL离心管中,加入饱和盐水溶液至液面满而不溢,静置滤液30 min左右,用盖玻片轻轻沾取表层溶液,将盖玻片一端轻轻放在载玻片上,慢慢放下另一端,400倍显微镜下镜检,可看到球形和亚球形,直径20 μm左右,卵囊壁薄、光滑的球虫卵囊[6],如图1所示。
猪等孢球虫经过不同的发育阶段最终生成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大约1~3 d时间内,卵囊会发育成为孢子囊(如图1右图)。孢子囊被吞食后,在小肠内会释放4个子孢子。每个子孢子都能够进入猪的肠细胞,进行分裂,产生许多子代,然后进入其他肠道细胞。这种分裂可重复2次。等孢球虫的迅速繁殖导致大量肠壁细胞的破坏。最后分裂停止,产生不同的性细胞。雄性与雌性受精产生卵囊,卵囊从肠壁细胞分离,随粪便进入环境。受感染猪只可由粪便排出卵囊:>100 000个卵囊/g粪便,而只需100个卵囊便足以造成临床球虫病的发生。
采集10~15日龄哺乳仔猪粪便,分点多处采集2~5 g作为1个样品,利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测球虫卵囊,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在检测的1 261份样品中,球虫阳性率为43.38%。就样品来自的不同省份而言,吉林、辽宁、河南、广东球虫阳性率偏高,均超过50%,其中吉林最高,为87.5%。
图1 400倍显微镜下球虫卵囊照片
吉林、辽宁属东北地区,广东属华南地区,纬度和当地气温有较大差异,但球虫阳性率均较高,可能是由于产房仔猪小环境温度在不同地区各个猪场之间基本一致,因此外界环境温度对球虫感染阳性率影响不大。
沿海省份辽宁、河北、山东、浙江、广东、广西与内陆省份黑龙江、吉林、河南、陕西、江西等球虫感染率均较高,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
为考察规模大小对猪场球虫感染阳性率的影响,以辽宁省为例做了针对性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不同规模猪场球虫阳性率均较高,规模大小对猪场球虫阳性率感染结果没有可遵循的规律。可能与样品数量偏少,以及在粪便采集和镜检操作过程中人为因素有关。但是环境较差的猪场球虫检出率、样品中球虫含量明显偏高。
⑴减少产房中感染的措施包括:结合“全进全出”制度,用高压、热水冲洗产房地面及用具;在地面撒布石灰粉;采用酚类等有效消毒剂;在转进母猪前,确保产房彻底干燥。
表1 不同省份球虫卵囊阳性率
表2 辽宁省内不同规模猪场球虫感染率差异
⑵化学药物的干预:目前防治球虫病的药物主要为磺胺类和妥曲珠利、地克珠利等。其中磺胺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球虫的无性繁殖阶段,必须连续用药5~7 d才有效,且磺胺药对仔猪小肠发育会有一定影响。妥曲珠利、地克珠利等也有应用,但一般存在使用后呕吐、预防或治疗后球虫阳性率仍然偏高等问题。
“百球清”(Toltrazuril),有效成分为妥曲珠利,其中妥曲珠利颗粒大小 90%低于 38 μm,50%低于9 μm,能够有效嵌入3~5日龄仔猪小肠绒毛隐窝里,彻底杀死寄生在隐窝内的球虫。同时,保持pH值稳定在4.3,因此,仔猪口服后无呕吐等副作用。“百球清”可阻断球虫的整个生活周期,破坏球虫细胞内无性繁殖及有性繁殖阶段。自2000年开始,专用于仔猪的“百球清”口服混悬液在许多国家上市。仔猪出生后3~5日龄口服“百球清”,可控制球虫病的发生;2~3周龄时,仔猪腹泻明显减少,从而提高成活率;3~4周龄断奶时,仔猪平均体重增加0.5~1 kg。
针对东北三省使用与未使用“百球清”的37个猪场,随机采集10~15日龄仔猪粪便,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镜检,发现使用“百球清”的3个猪场,仔猪粪便中均未检出球虫,且产房仔猪腹泻明显减轻;未使用抗球虫药物的34个猪场,均检出球虫,样品阳性率从10%~100%不等。
在我国,球虫感染阳性率较高,无论是高纬度的黑龙江省还是低纬度的广东省,无论是沿海地区还是内陆省份,无论是100头母猪以下的小猪场还是1 000头母猪以上的大猪场,均有较高的球虫阳性率,且结果无规律可循。与文献[7,8]的报道有一定偏差,可能与样品数偏低有一定关系,或者检测受到样品采集、镜检操作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部分样品未检出而使阳性率偏低。因此,实际阳性率可能要高于43.38%。
使用“百球清”的猪场,均未检出球虫,表明“百球清”在防治仔猪球虫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同时,对部分使用“百球清”的猪场,仔猪7~14日龄腹泻明显减轻,且21~28日龄断奶重可提高0.5~1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