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鹏程
地理与英语等初中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对初中生空间方位、抽象思维以及实践运用等能力的要求较高。传统初中地理教学以提高初中生地理考试成绩为目标,老师依次口述讲解地理教材知识点,教学环节的重复性与教学内容的理论性造成了初中生地理理论知识内在转化率的持续下降,弱化了其对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与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加快地理教学模式改革速度,提高思维导图法的推广速度与运用效果,为提升初中生对抽象复杂地理概念的理解力与记忆力奠定了基础。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导图、脑图等,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展示不同层级主题之间的隶属或平等关系,从而加快了主题关键词、图像、文字以及颜色等记忆链接的建立速度。思维导图深入挖掘了初中生左脑与右脑的潜能,在遵循记忆消退定律、阅读思维规律、认知规律等基础上,提高了初中生科学素养与艺术能力、逻辑思维与想象力等发展的平衡性,最终实现了激发初中生思维功能的目的。
思维导图属于简单有效、实用性强的图形思维工具之一,与初中生大脑结构特征与大脑发育规律具有较强的一致性,锻炼了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记忆理解能力,提高了初中生右脑图像记忆效率与效果。
思维导图利用中央图形来帮助初中生集中注意力,以树状结构为主,将同一主题划分为多个主杆,通过主杆发散的方式来展示不同地理知识之间的关系,既实现了初中生地理知识的延伸,也提高了初中生地理知识查漏补缺效果,最终实现了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与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共同提升。
兴趣直接影响初中生地理学习内动力,间接影响初中生地理学习效率与效果。原有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与教学氛围的沉闷性增加了初中生对地理教学活动的厌倦与抵触情绪,甚至利用生病等各种借口来拒绝参加地理教学活动。而思维导图利用各种图形、颜色、线条等来对众多小而杂的地理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既提高了地理知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简洁明了性,便于初中生从整体出发来学习地理知识,为提高初中生地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奠定了基础,也提高了地理教学形式的直观性与灵活性,降低了初中生地理学习难度,激发了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提高了初中生参与地理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思维导图法是对传统地理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加快了初中生地理学习方法从死记硬背到科学高效学习的转变,从根本上打破了初中生固定学习思维,有效解决了初中生因课余时间零散等原因而导致地理课余时间学习效果差的难题。
老师应在深入研究初中地理教材的基础上来根据初中生地理学习能力与地理考试大纲等来筛选出难度较大、易错率高的知识点,调整初中生地理教学计划与内容。分析初中生难掌握运用难点与易错地理知识点的原因,明确易错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概括难点知识的关键词,以关键词为核心来拓宽地理知识,加快了地理知识从难懂抽象到易学具体的转变,提高了初中生地理学习的针对性与阶段性,避免了因地理教材知识点过多而导致初中生地理学习计划的混乱性,有效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与课后复习效果,实现了初中生地理考试成绩与地理实践能力的共同提高。
老师利用思维导图法来组织地理教学活动,传授初中生思维导图法运用技巧,鼓励初中生利用思维导图来对比分析与概括总结新旧地理知识,促使初中生构建其独有的思维导图,锻炼了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动手绘画能力等。
原有地理课堂上所讲解的地理知识点比较零散,缺少持续性与系统化,加之,初中生探究分析与判断总结能力有限,很少能独立自主的完成地理知识复习活动,甚至还有一些初中生受记忆遗忘规律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忘记曾经学习过的地理知识,这就要求老师不得不帮助初中生梳理以往旧地理知识,从而对初中生地理复习活动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与促进。老师可以将本学期已经学习过的地理知识点划分为不同主题的模块,利用思维导图来将不同模块内的重点知识进行细化,从而让小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块知识结构。例如,在讲解陆地和海洋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根据教材上本章节内容来确定大洋和大洲、海陆的变迁等两个主题,也就是说需要老师与初中生设计两个思维导图,其中,大洋和大洲主题的思维导图以大洲、大洋为一级主干关键词,将大陆、岛屿、半岛、七大洲化为大洲下一级主干的关键词,按照层层递推的方式来介绍当前大陆划分标准与特点。将四大洋、海等作为大洋下一级主干的关键词,海又可以划分为边缘海、内海、海峡等不同关键词,既提高了初中生地理复习活动的条理性与顺序性,避免出现重复复习或遗漏复习等情况,提高了初中生地理复习活动的实际效果,也锻炼了初中生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值得注意的是章节并不是不同地理思维导图的分割线,而是应根据主题来决定思维导图层级数。
整理错题是提高初中生地理考试成绩以及完善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方式之一,初中生应对其地理课后作业以及考试中出现的错题进行汇总,分析做错地理题的原因,找出其地理知识体系的漏洞,并加以训练,避免再次做错该类型的地理题。老师应加强对初中生错题整体分析能力的培养力度,利用思维导图来将初中生地理错题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提高了初中生地理错题整体的效果,锻炼了初中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老师可以让初中生整理好其最近一月之内做错的地理题,从中筛选出因地理概念混淆或解题方法错误等原因而做错的地理题,按照做错原因、考查知识点类型等来对其进行分类,并整理到专门的地理错题本上。错题则是初中生地理错题思维导图的中心图,用不同的分支来记录不同内容,其中一级分支用于介绍该地理题错误的解题方法,用二级分支来介绍正确的地理题解题思路与方法,用红色笔来标记出最简单、步骤最少的解题方法,三级分支则介绍与该地理题相关的重点地理概念与定律,四级分支则总结其地理错题整理过程中的感悟。最后,初中生可以根据其地理学习习惯与学习诉求来将所有的地理错题思维导图进行重新装订。
虽然概念是初中地理教材中最基础、最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地理考试基本不会出现概念默写或填空题,以至于老师与初中生对地理概念存在轻视或忽视心理,根本没有认识到地理概念对初中生真正理解与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因此,老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整理与罗列地理概念。例如,在学习地形图相关知识时,老师以地形图为思维导图的主体,分别用一级分支来介绍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三种类型的基本定义,用3-5个关键词来介绍不同类型地形图的主要特征,让初中生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地形图这一章节的重点内容,提高了初中生对地形图概念理解的透彻性。
课前预习是直接影响初中生地理课堂学习状态的关键性因素,也是间接影响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课前预习环节是初中生提前自主学习地理新知识的环节,是初中生对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形成初步认知的过程。原有初中地理预习模式以初中生自由阅读地理教材为主,老师很少会检查初中生地理预习效果,以至于部分自我要求较低的初中生直接敷衍了事,根本不会预习地理知识,造成了初中生地理预习效果的不理想化。利用思维导图既可以提高初中生地理预习内容的整体性与条理性,鼓励初中生利用不同颜色的笔、不同形状的线条来标记出其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要求初中生用不同的图案和表格来展示本节课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汇总初中生预习过程中产生的地理困惑,并通过查阅资料与网络搜索等方式来寻找问题答案。让初中生找出其认为学习难度较大的地理知识,并列出掌握这部分知识的提纲,从而突出初中生地理课前预习的重点内容。
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正式开始之后,老师让初中生带着其预习环节遇到的问题来再次阅读地理教材,促使初中生带着疑问学习,激发了初中生对即将学习地理知识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引导初中生综合比较分析老师地理知识讲解内容与初中生地理知识自我理解的差异性,既可以让初中生明确其与老师地理知识水平的差距,促使其认真听课,也提高了其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记忆速度,增强了初中生快速学会地理知识的自信心。既可以让初中生模仿老师课堂教学思维导图来设计其地理课堂学习思维导图,也可以让初中生以地理学习小组为单位来制作思维导图,通过小组成员自荐与老师抽选的方式来让初中生到讲台上介绍其地理思维导图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其他初中生可以和老师一起分析该小组思维导图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共同补充与完善该思维导图,促使初中生明确本节地理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另外,老师利用图形结合的方法来帮助查找其地理知识框架的薄弱之处,对初中生调整地理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指明了方向,实现了初中生动手操作能力、动脑思考能力以及自我展示能力的协调发展。
老师将思维导图理法融入地理教学各环节之中,鼓励初中生自主设计不同主题与风格的地理思维导图,也可以让初中生填写老师提前设计好的不完整的思维导图,锻炼了初中生发散性思维,满足了初中生个性化地理学习诉求。思维导图法的运用提高了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实效性,拓宽了老师创新地理教学活动形式的空间,实现了地理课堂教学氛围从沉闷压抑到趣味横生的转变。另外,老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创意设计比赛等方式来提高初中生地理学习主动性,在班级内形成人人学地理的良好氛围。
正视原有初中地理教学模式的弊端与漏洞,辩证看待思维导图教学法与地理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提高思维导图法在地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以及错题整理等环节中的运用效果而实现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持续提升,为实现初中生地理学科素养与初中地理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的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