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谁是英雄
——苏教版《史记选读》教学反思

2019-01-14 15:14
考试周刊 2019年84期
关键词:项羽刘邦英雄

朱 飞

中国是个崇尚英雄的国度,这一点首先表现在词汇上,什么少年英雄、巾帼英雄、悲剧英雄、无名英雄、枭雄、奸雄等等,起先是远古一些筚路蓝缕的人物比如盘古、夸父、神农、燧人氏、炎黄二帝、尧舜禹这类人物,虚虚实实,后来是一些帝王将相,要么宏图霸业黄袍加身,要么万夫不当所向披靡,要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再后来就是浪迹江湖扶危济困的侠客,范围越来越广,也就让现在英雄脸谱众多,莫衷一是。苏教版《史记选读》教学,我发现,在《高祖本纪》《项羽本纪》这个教学章节的细节处理上,有一些值得深思的地方。

这两篇节选文章是重头戏,阅读完文章之后,在仔细分析过人物形象后,“刘项究竟谁是英雄?”师生们热衷于对刘项二人品头论足一番,出身、长相、经历,趣闻轶事鸡毛蒜皮,刘邦如何狡黠,项羽又是何等生猛,老师津津乐道,学生津津有味,热热闹闹,不亦乐乎,在老师看来,在“刘项二人谁才是英雄”问题的争辩中,学生加深了对于文章和人物的理解,可课后反馈,学生记住了故事,记住了细枝末节,但是对于英雄的印象反而更加模糊了,英雄的身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渐行渐远。那么,这堂课就成了买椟还珠,因小失大。

我认为,这种问法设置至少存在三个问题:1. 英雄史观的陷阱;2. 评判标准主观化问题。3. 教学目的构建思想陈旧。

一、 英雄史观陷阱

何谓英雄史观,就是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把英雄夸大为主宰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英雄通常指杰出人物,有的场合也泛指对历史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如帝王将相和思想家。中国历史悠久,英才辈出,耳濡目染,国人浓烈的英雄情结也就不足为奇,我们无数次的追慕英雄,如苏轼“遥想公瑾当年”的艳羡以及“(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感喟,如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英雄的招魂,再有她“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的愤恨与无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区分清楚追慕神往与顶礼膜拜,英雄本身无错,问题出在我们面对英雄时的姿态,英雄让我们引以为傲,但后世的我们绝不能成了阿Q,把前辈英雄当成精神胜利法,权且来抵抗现世的困窘难堪。这样,英雄变成了一尊尊神像,我们变成了信徒匍匐在地上。呜呼,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多一点狂人,登台一呼:“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可与英雄与天地并肩,或者像辛弃疾一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惟有如此,英雄才能“千载如生”,我们才有了英雄的血统,才配说是英雄的后代。师者传道,这个大方向有必要掌控好。

二、 英雄的各自表述问题

千百年来,针对刘项谁才是英雄,吵得不可开交,先看当事人意见。《高祖本纪》中: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大臣认为刘邦胸怀宽广,不拘小节,与天下同利,而对于成败胜负关键,刘邦很清醒,那就是用人得当。

韩信作为局外人,看得更清楚,《淮阴侯列传》:(韩)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於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韩信直言不讳,说项羽匹夫之勇,妇人之仁,背信弃约,自私残忍,但是刘邦约法三章,广施仁义,人心所向。政治眼光与掌控全局能力不是一个量级的。

但司马迁是偏爱项羽的,首先给不是皇帝的项羽“本纪”待遇,更何况项羽还是刘邦的死敌。这点勇气可嘉。另外,他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将项羽与舜并论,肯定他诛暴秦,宰割天下分封诸侯的伟业壮举。再看《高祖本纪》中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闲,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朝以十月。车服黄屋左纛。葬长陵。”有对于刘邦的评价吗?几乎没有,只说汉“得天统矣”,一个是热如火,一个是冷如冰,你说倾向谁?

再回到教学中,我们的价值评判,掺杂了太多个人因素,比如司马迁的因素,比如人性天然的同情弱者、失败者的情感,认为项羽从诸多方面符合英雄标准,而刘邦何德何能,出身卑贱,油嘴滑舌,耍赖逃跑天下第一,这样的人怎能称作英雄?易中天的《品人录》还有很多历史散文,提及刘项,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项羽是个英雄,而刘邦是个地痞,而且还是个小人,所以刘邦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而项羽只能“因无颜再见关东父老而自刎乌江”。“刘邦是流氓,刘邦是皇帝。项羽是英雄,项羽是悲剧。”于是舆论倾向于项羽一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甚至于认为英雄总是悲剧主角。持一家之言,于学生而言并没有错,他去解读去取舍去解构历史人物,但是老师在教学引导中要注意分寸拿捏。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英雄模样,英雄不只一面,有名无名,盛世乱世,大业宏图或者小事一桩,都有英雄所在。所以刘项谁是英雄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可以讨论但没有标准答案,这个问题的创设其实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人物,而不是给英雄分高低排座次,所以,放手让学生去谈,去褒贬,去各自崇拜,没有什么关系。在论辩过程中学生才能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比如说史记的“秉笔直书”传统以及人物刻画上的对比法、互见法。同学们在围绕人物形象搜集资料过程中能够得到印证并加以掌握。

三、 教学目的构建思想守旧

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这是史记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不过我以为臧否人物固然重要,以史为鉴是我们的好传统,但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品评人物优劣上却没有进一步作为,那知识只是知识,不会增殖。

我们看,同是帕特里克·亨利的名篇《不自由 毋宁死》(美国教材题为《在弗吉尼亚州大会上的演讲》),中美教学目标。问题设置上就有极大的区别。

先看对于作者的认识。

中:这篇演说词是传世名篇,其中所体现的高超的演说艺术,充分显示了其独特的魅力。

美:你对帕特里克·亨利有什么样的印象?根据这篇演讲判断,你认为他应该拥有“强有力的演说家”的声誉吗?解释原因。

再看对作品的认识。

中:对帕特里克·亨利演讲中的观点要求学生“全盘接受”,不质疑。

美:“课堂民意测验”:亨利认为和没有自由的生命相比,牺牲更加可取。进行一次投票的民意测验,看看班里的同学是否同意他的看法。

再看与现实的联系。

中:谈谈对练习演讲有什么启发。努力在教学中创设机会,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登台演讲;努力营造庄重的氛围,使学生沉浸其中倾听感受。

美:在今天,什么样的情况或者条件可能会促使一名政治家做出这样一篇正式的、戏剧性的演讲?把亨利的演讲和今天的政治演讲进行比较,哪些演讲者(如果有的话)能够达到和亨利同样的影响力?

很明显,我们的精力花在让学生“认识”与“解释”上,美国人的力气花在让学生“思考”与“质疑”上(这样的区别在课文题目上就已经显现出来了)我们要学生复述乃至复制别人的思想,而美国人则是从更加广泛的社会生活出发,进行思维的超级链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启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和独特体验。个中高下,不言而喻。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以一种更实用的批判性的思维面对刘项,我们可以设置诸如此类的教学目标:“司马迁对项羽的‘偏爱’,你是怎样认识的?这是否有悖于史家的实录精神?”又或是“请用简短的语句描绘你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再比如“你是否有个英雄梦,当下,你成为英雄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各是什么”。既紧扣教学,又贴近实际,你看,这样岂不更好?

当今之世,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如何不灌输不硬塞是当务之急,知识是财富也是包袱,我们要牢记鲁迅的警告,对一切知识与结论,不能只是“同意”(支持或者拥护现成的说法),然后“解释”(从知识层面阐释其正确性),再接着“宣传”(照本宣科),最后“做戏”(通过教学活动证明连自己也不相信的知识)。这样,只能让学生亦步亦趋,能有多少进步是一笔糊涂账,更不要谈什么青出于蓝的超越。特别是我们语文学科,知识最驳杂,最零碎,每一个语文老师,必须迅速做好应对,统筹研究,善于思考,努力发现,系统变革教学观念,让我们的高中学生真正拥有独立的思想,能够积极地创造、理性地批判、智慧地启蒙。

在时代潮流眼前,问世间,谁是英雄,舍你我其谁!

猜你喜欢
项羽刘邦英雄
英雄犬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汉初刘邦集团“入都关中”事迹查验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刘邦记嫂之恨
刘邦斩丁公
刘邦不识字吗?
梦遇项羽
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