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于2016年9月正式发布,笔者近日再次研读了这一文本,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一些心得体会。笔者以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下简称“核心素养”)的深入践行,就是要在学科教学上得以体现。具体而言,要从教材理解,“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的结合,知识应用和学科整合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统筹布局。
首先,确立多维教材观是实现核心素养学科渗透的基础支撑。不管哪个学科教材,它既是“学科知识教材”,也是“社会教材和个人成长指引教材”。确立了这样的教材观,我们的教师无论讲解什么知识点,都会自然地延伸到社会参与和个人发展的层面,去激发学生的知识再创造,并激活学生生命情感的能量。
以中小学的数学教学为例,核心素养呈现的方法与路径如何设计?就拿最简单的“1+1=2”的教学来说,从多维教材观的角度可以进行丰富地阐述:从知识层面理解为加法运算,“1+1=2”蕴含由数到量的抽象,反映了数的可加性,这是数学学科运算认知和概念提炼后的科学精神的体现;从个人成长而言,“1+1=2”可理解为一种人生积淀;从社会层面解读,“1+1=2”说明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在教学时能告知学生数的来历,讲“远古计物”中的数的意识,讲“筹算”中的数学的思维,再讲有阿拉伯数字的推广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算术,这样的教学中人文底蕴也就得到了有效植入。
其次,把握“课标”和核心素养的统一性是核心素养指引教学实践的有效保障。2011年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二者表述不同,但它们并不是对立或分离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功能交叉关系,而是蕴含着有机的逻辑统一。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课程标准中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就是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的体现,“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离不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更离不开“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
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在初中数学“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教学中,借助模型动手操作探寻正方体与展开面的对应关系,我们在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力的时候,是否可以通过训练学生“面、体”之间的逻辑推理思维,从而更高层次地培养学生的系统建构能力呢?由此进一步展开,针对课程标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要求,我们就可以向学生形象地表述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在学习中“知识、能力与情感”要齐头并进。还可以由此延伸,人的成长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语、数、外等学科就是知识结构的组成面,有了学科面的积累,才会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大厦。不妨想想,如果我们这样引导学生,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使他们认识到偏科的缺陷与不足?就单个学科学习而言,学科学习也要有“深度、宽度及高度”等多角度的拓展,如果学生有了这个认识,就可以有效地开阔学科视野,塑造深度学习的习惯,“自我发展、学会学习”的意识培养也就水到渠成,学科学习的动力与路径也必然会让学生有别有洞天的恍然大悟。置于核心素养的视域里统一解读课程标准,我们就会发现——数学学科,讲的是“数理”,指向的却是“立德树人”的大道理。
最后,知识应用和学科整合能力是核心素养学科呈现的内在要求。就数学学科而言,数学教师必须明白,数字也是语言,是反应客观世界和自然规律的语言。“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揭示的是什么科学现象?这个公式对计算一个圆形物体的容量有什么作用?统计学的各种公式和模型对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现实指导意义在哪里?我们在解题的时候,要始终不忘告诉我们的学生,看起来我们做的是书本上的习题,但解构的是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现象。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有了这样的潜移默化,学以致用的思想必然润物无声,“社会参与”的意识就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化为思想的种子,形成行动的基因。如果一个数学老师的语言表达,有了语文老师语言的精致,一堂枯燥的数学课肯定会有更为动人的情感滋润和和更为丰富的鼓舞效果。如果课堂上我们的数学老师能背诵出数字诗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不仅更宽阔地丰富了数字运用的魅力,还能营造更好的课堂气氛。其实,每门学科之间都有共性的价值关联,数理化本身就属于自然科学的大门类,时事政治的讲解必然会涉及科技新闻,历史教材也不止于政治事件的讲述,科技事件的历史一样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有着重要的人文作用。
此外,核心素养走向教学核心的前提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对教育规律的执着守护。倘若教师没有教育担当的精神,教学行为就会被功利性的考核指标所左右。核心素养的学科浸润与呈现不仅需要我们教师有宽阔的文化视野,还要有深刻的学科价值认知和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亦还有深厚的学科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走出技能导向,深思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的价值效能和核心引领作用。当学科教学架起连接学生核心素养的桥梁,学习的意义才会从书本走向社会,学科的教学价值才会具有激扬生命的能量,而我们教师自身的教学也会于无声处散发出教书育人的应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