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小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新动能

2019-01-13 01:25魏庆杰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34期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特色小镇

魏庆杰

摘 要: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4.8%,并以1%的增长速度进入快速发展期。而国内小城市由于区域资源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与居民素质发展不匹配,乡村土地资源利用与优势产业不配套,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易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进入瓶颈期。因此,建议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打破瓶颈,释放特色小镇的核心辐射、带动效应,促进特色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小城市新型城镇化,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特色小镇;城乡一体化;小城市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4-0142-02

2016年7月份,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在联合发文中提出:“在2020年,培育1 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产城融合进一步深化,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得到强化,一批新的独特风格的风情小镇得以形成。”至今,特色小镇的建设情况如何?产城人融合发展有何变化?特色小镇对小城市的发展有无拉动辐射带动效果?本文仅就小城市的特色小镇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特色小镇已成为小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机遇之一。

一、特色小镇的基本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特色小镇试点共403个,加上各地创建的省级特色小镇,数量超2 000个。从调研结果看,国内特色小镇的主题大致分为以下三类:一是拥有自然风光、人文景致的文旅小镇;二是走创业培育、产业项目孵化、产业成熟之路的梦想小镇;三是美丽乡村加现代农业的宜居小镇。三者能占全国特色小镇的70%以上,不同主题的小镇的崛起,为小城市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譬如浙江的梦想小镇,聚集了一大批互联网电商平台企业,成为国内重要的大数据科技创业基地;冬奥会承办地之一的崇礼冰雪小镇,借着大型赛事与地方特色景观,发展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冰雪旅游产业。不少特色小镇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以市场化的方式成长起来,而这正是成功的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

不过,很多地方的特色小镇建设仍存在问题,一是小镇定位不准,概念模糊。一些地方把特色小镇当成招商引资的抓手,甚至变相搞房地产开发项目。二是小镇建设多重概念、轻实质。部分政府与企业盲目投资,急于求成。小镇的功能定位偏离区域优势,小镇与城市之间横向联系松散。一些地方政府强调片面政绩,一些投资企业谋划各级补助资金和土地资源。但从自身条件来看,又多准备不充分,前期规划设计不到位,后期运营驾驭不了,最后导致重复建设,同一区域之间,小镇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不仅会使特色小镇丧失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而且会严重制约特色小镇实体经济的发展,对特色小镇和当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失。三是政府主导倾向明显,市场化机制不足,政府将建设小镇列入考核,将指标和任务层层分解摊派,以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导致小镇缺乏市场吸引力,后期可持续发展困难。四是规划不完善、重物不重人,搞形象工程。部分特色小镇建设或侧重产业发展,或偏重镇区建设,忽视环境营造和生活配套,缺乏对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没有兼顾宜居与宜业,没能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这样建成的特色小镇,总体未达到经济聚合辐射形成所需人口规模临界值,难以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等生产要素流入特色产业聚集配置。

二、发展建议

1.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要求,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划清政府和市场职能,政府通过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创业人才引进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针对龙头企业和潜力企业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和筛选科技创新资质企业等形式,化解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为特色小镇建設和运营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激发主体作用,营造开放、创新、绿色、共享的企业文化,进一步优化小城市产业结构。比如政府更多地承担一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社会治理。而企业帮助政府引进适宜的特色产业,推动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各司其职、共同发展,实现共赢发展。

2.以人才为中心,构建新型城镇服务圈。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特色小镇,人才是基本的生产资料。特色小镇建设中,以“软环境”建设吸引创业者,打造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创新小镇服务圈,是特色数字经济小镇的生态服务战略之一。创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台和配套设施建设人才高地,不断完善政策补贴、子女就学等人才服务措施。平台为小镇创新企业提供软件开发、云桌面、技术支持、专家咨询、人才培养、产业生态等服务,帮助小镇解决融资、采购、市场和招商四大难题,致力于构建良性发展的互通共济生态圈,帮助走出信息化困境,打造标杆企业。

3.以当地特色产业作为发展基础促进小镇振兴,同时还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经济产业。此外,还应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避免污染。利用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充分利用已有的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等优势进行发展,如以城市区域主导的产业或产业集群配套产业,以工业资源为基础的加工制造业、资源开发,以农业、自然景观为基础大力发展休闲旅游观光产业等。

4.各地政府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求发展,一定要量力而行,实事求是,遵循市场规则、经济规律,不能一窝蜂似的搞形象工程,用片面政绩观,把特色小镇房地产化。导致小镇出现空城化风险、房地产风险、脱实向虚风险和债务风险。还应该把控好有关特色小镇的数量质量,充分的展现出小镇区域的差异,从而让小镇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而不是一味地为了政绩而盲目地建设发展,这样往往会导致区域经济建设发展失衡,产业失衡,虽然数量上达标了,但是在发展潜力上却会断送前程。

5.按照全域城市化发展的理念,统筹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在区域上进行协调发展,建设中心市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滨海新城等,从而全方位打造出适合居住的生态城市。在建设上,还应该要求更为高效的入住利用率,让城市变得更开放、多中心化。此外,为了提升质量上的发展要求,还可以加大将“绿色”“宜居”“智慧城市”等先进的设计理念融入城市环境建设当中,进而打造出更为适宜的居住环境,并将特色小镇发展的质量水平提升至更高的国际化水准。

参考文献:

[1]  孟庆连.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浙江经济,2016,(11).

[2]  孟朝旭.旅游特色小镇的未来[N].现代日报,2015-11.

猜你喜欢
城乡一体化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与发展探索
德国名镇哥廷根的建设对中国特色小镇创建的启示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破局: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一元生命体”
统筹城乡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