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琴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河北 石家庄 050051)
前言:我国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教学方法迫切需要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下教学新需要。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仍然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索然无味,让学生对初中数学失去了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校采取讲授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黑板上将数学公式罗列出来,并以课本为参照,采取灌输式的模式进行数学课程讲解。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导致教学效果较差。传统教学理念下,学生学习存在着一种被动性,教学内容以及公式定理完全是教师口头讲述,学生被动接受,使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变得枯燥无味。
随着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采取一种启发、引导式的教育,让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初中数学学习,这样一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即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通过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初中数学学习。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让学生对学科产生好感的重要推动力,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在进行数学教学改革时,要注重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数学课堂当中。这种融洽的课堂气氛,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发言,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给学生一种人文关怀。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会讲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课堂当中,在交流和互动之中,提升学生数学能力。
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把握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出现问题进行把握,要注重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可以巧设问题陷阱,捕捉到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进行绝对值这一问题讲解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陷阱。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问学生9的绝对值是什么?学生们会回答“9”,这个问题较为简单,同学们都知道,整数的绝对值就是其本身。针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举一反三,进行反向询问:“绝对值等于其本身的数是什么?”由于惯性思维,学生们在回答这一问题时,会直接说出:正数。面对这个回答,教师可以暂时不指出学生的错误,可以继续提问道:0的绝对值呢?关于这一问题,很多学生都已经知道了问题的答案,绝对值是其本身的数,除了正数之外,还包括0。综上所述,教师通过巧设问题陷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身的错误,加深学生对于问题的印象,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数学教学过程中,若是单凭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弄懂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升学生数学能力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可以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很好地探讨,学生之间一同思考着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加强互动与交流,要事先对问题进行设置:(1)试问直线与圆存在哪几种位置关系?(2)从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来看,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针对于上述(1)、(2)中的问题,学生们若是单独地进行问题解答,有些学生很难全面概括,而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则能够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将一些遗漏的知识点进行补全。这种学生之间互动与交流的课堂学习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对于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综上所述,针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更加注重增强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同时,新的教学模式应用,更加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尤其是互动式的课堂模式,能够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当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好地掌握,从而培养出较强的数学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