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强
(黔东南州工业学校,贵州 黔东南 556000)
进入新世纪后,互联网时代正式来临,信息化建设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在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加大了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信息化建设时代,传统的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必须要做出大胆的革新,正视互联网时代及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影响。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信息化建设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变革力量,而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也对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分析。首先,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网络的数字化建设,促使当代企业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需求量不断加大,这就表示,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未来可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借助这种时代机遇,中职计算机专业也可以扩大招生,实现更好的办学发展[1]。其次,在“互联网+”时代之中,不仅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学习、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借助于飞速发展的信息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技术、同步操控技术、电子版本技术、微课、慕课技术,这都是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并为教学质量的优化提供了保障,为此中职计算机教学能够抓住这种特殊的时代机遇影响变化是十分必要的。
与高等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社会需求,要以生产生活规律作为指导方向,结合用人单位人才需求,针对性的做出培养,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中,信息化建设下,传统以理论为主的课程体系已经不再适用,只有构建出反应技能型人才需要的课程,才能更好的为学生的就业发展提供保障[2]。针对于此,笔者提出的建议就是,在构建中职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时,应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增加一些新的计算机知识,如移动操作系统、移动通信技术、虚拟技术等,以此培养出更多的先进IT人才。此外,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职业能力培训在整体课时中所占的比例,同时还应该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增设与计算机相关艺术、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课程体系内容,以此不断的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设对中职计算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只有不断的提升教师的素质能力,在中职院校之中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复合型师资队伍,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新时期赋予的机遇和挑战[3]。如在互联网时代中,计算机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师只有不断的将时代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满足学生的计算机学习需要。如教材书本之中介绍的是WindowsXP知识,但在现实生活之中,最流行的已经是Windows10,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的更新自身的知识系统,对学生进行符合时代趋势的知识教育。而为了能够确保教师具备这种与时俱进的知识更新能力,中职学校应该积极创设条件,对校内教师进行长效性的业务培训,以此帮助校内教师不短的更新知识系统。同时还应该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力度,将更多具有丰富从业经历的人才充实中职计算机教师队伍之中,从而满足联网时代中职计算机教育需要。
硬件基础设施是中职计算机教育办学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设中,为确保学生能够得到符合时代需求的学习,中职院校就必须要及时对校内的电脑设备和网络设备更新换代,同时不断的完善教学设施,为学生的实训学习和现代化学习提供充足的保障。如虚拟仿真软件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真实立体,从而帮助学生削弱知识理解难度,这种教学软件的引入,将更好的推动中职计算机教学变革,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为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中职教育领导层,一定要切实的认识到,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设对计算机教学产生的变革影响,从而不断的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现有的教学条件环境,从而为教学质量优化做出保障。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设衍生出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方式,这也为中职计算机教学增添了活力。如教师可以借助:微信、手机APP、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技术平台等,不断的为学生拓宽教学信息资源,促使学生的学习视野不断拓宽,从而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更好的推动中职计算机教学现代化脚步步伐。或者,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电子备课,同时还可以借助电子白板和同步操控技术进行教学,同时使复杂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立体,同时实现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同步指导教学。此外,信息化教育建设,还可以使传统教师聆听和评价的模式得以突破,为教学反思、教学检测提供更有力的凭证,这都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设对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影响体现,而中职计算机教师应该抓住这种时代教育,不断的借此创新教学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之中,信息化建设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动力,而对此中职计算机教育一定要正视互联网时代及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影响,把握住时代赋予的机遇,积极应对时代赋予的挑战,在课程体系、教育队伍培养、教学条件、教学方式等方面大胆革新,从而推动中职计算机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并为学生的就业未来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