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朋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儒,被尊称为儒家亚圣。孟子对儒家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心性论思想。孟子的心性论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人之初,性本善”是宋人对孟子性善论的概括,这一说法可谓家喻户晓,甚至一度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信念。一位思想家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还在于其思想有一种普遍性,到今天仍然可以发光发热。在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的当下,精神文明显得愈加重要。本文试图从现实与超越两个维度研究孟子的心性论,阐释其对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构的意义。
谈到孟子的“心性论”,人们喜以“性善论”来概括,这种概括虽然不能说
有误,但却无法涵盖孟子心性论的全部内容。孟子的心性论既有现实的维度,又有超越的维度。从现实的维度看,性善首先表现为主体的人生抉择。当公都子问孟子:“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说:“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孟子·告子》上)所谓“大体”就是指人的道德本心,孟子“从心言性”[1](13),以道德本心说明人性本善的道理。小体则是指耳目感官。孟子看来,人性就是人通过对“大体”与“小体”的抉择来确立的。君子以善为性,养其“大体”;而小人以耳目之官为性,只能养其“小体”而流于物欲。
那么君子为什么以善为性呢?我们从孟子对告子“生之谓性”的批判中可以找到答案。孟子认为,告子的“生之谓性”只看到了人的生理特性,即“形色,天性也。”(《孟子·尽心》上)以“生”为“性”必然会导致“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的尴尬。可见,生性并非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而道德自觉性才是人的本质特性,因为只有人才有道德自觉的能力,道德使人与禽兽区别开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其实道德善性与“生之谓性”的区别,根源在于孟子与告子看待人性的角度不同。告子把人性看作是一个认知的问题,即将人性看作外在对象来认识,因此告子的人性只能是一种客观的生理之性。但孟子没有人性看成是认知的问题,而是一个主体的人生抉择问题。所以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
为了说明这种抉择的正当性,孟子还在现实人生中确立性善的依据。孟子说: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看来,当人看到小孩子将掉入井中的时候,都会立刻生起一种想要施救的“恻隐之心”,他之所以想要救这个孩子,不是因为任何外在的事情,而是出自本心的要求。这里所说的本心并不是经验层面的认识心,而是先天的道德心: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认为,“四端”与“四心”是人所本有的,而不是后天产生的,就像人有四体一样,因此道德是先验的。这样一来,孟子就通过对现实人生的追溯,确立起人性本善的观念。孟子看来,既然人性本善,那么一切道德行为都是本心自内而外流露的结果,而不是从外面强加给人的束缚。他说:
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
这就是说仁义是人本有的德性,是“非由外铄”、不假外求的。“由仁义行”就是通过挺立本心,觉察人性本善的道理,禀着内在的仁义之德待人接物,这才是真正的有德者;与之相对,“行仁义”则只是把仁义看作外在的规范、准则,而并非对仁义有正确的了解,也不能说是真正的有德者。建立在“生之谓性”基础上的道德观,就是典型的“行仁义”,从而将道德作为一种外在规范,比如告子的“义外”说。
确立了性善的人生抉择,人还需要在现实中做道德修养工夫,以充分发挥善性。孟子的修养工夫主要在心上做,一方面强调人们要“求放心”,他举例说:人们有鸡犬丢失了,尚且知道找回来,心丢失了,却不自觉去寻找。这是因为人们没有觉察到道德本心的缘故,因此“学问之道无他,在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另一方面,孟子主张扩充道德本心,他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如果能将本心扩充出去,足以保天下太平;如果不能发扬本心,则连父母都侍奉不好。因此,一定要充分扩充道德本心,才能实现道德本心的真正价值。
虽然孟子将性善看作人生抉择的问题,并在在现实人生的层面确立了人之性
善的依据,但是这还不足以保证人孜孜不倦地追求道德。若使人有离恶向善的坚实信念,还需要有超越的维度,即从天道观的角度确立性善的依据。孟子说: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孟子看来,耳目感官没有“思”的能力,因而会蔽于外物。如果任凭其发展,必然会陷入“物交物”。“心”有“思”的能力,所以不会被物欲遮蔽。这里的“心”指的是道德本心,“思”指的是道德之思。孟子强调本心乃“天之所与”,这就为人的道德善性确立了天道观的依据。虽然孟子并没有否定“耳目之官”同为天之所与,但本心才是决定人之为人者,所以才有“大体”与“小体”的区分。孟子还将人的道德称为“天爵”,并与世俗的“人爵”相对:
“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孟子·告子》上)
这就就从天道的角度确立了道德的崇高地位,道德不只是实然世界的一种规范或准则,而是具有了信仰的神圣意义。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道德之于人有无限的庄严。人的道德修养过程,就是“德润身”的过程,即以道德润泽生命。使之“睟面盎背”、“施于四体”,从而使生命充满德性的光辉。更进一步,人把道德本心扩充出去,推之实然世界,那么整个世界都是弥漫着我的神圣道德感的世界,即超越的道德理想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另一方面,君子对道德有无限的崇敬,因为君子对德性的涵养,就是对天道的体认。因而“天”就成了君子修养的最高指向,人们对道德的追求,就是实现“天人合一”的方式。因此孟子说: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
充分发挥本心的作用,就知道人性本善的道理,进而明白此性乃天之所赋,是天“於穆不已”的体现。因而“存心”、“养性”,就是对天道的追求,即“事天”。在对心性的存养中,人可以体天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也就是“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的境界。
这样一来,德就在天的保障中,具有神圣而庄严、普遍而超越的意义,人对道德的追求不光是一种抉择,还是一种信仰。但值得注意的是,孟子所说的天并不是具有赏罚报应能力的人格神,也不是与人殊绝的自然之天,而是一种价值之天。天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以行与事示之”(《孟子·万章》上),因此儒家的天只是一种“天意”,儒家一开始就讲“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在这个意义上,天意也就是民心,因此可以说儒家的天也是立足于人伦道德实践。这也表达出了道德是人类普遍的理性诉求,是最大的民心民意。因此,儒家并不是宗教,没有宗教的神秘色彩,但儒家却足以作为一种人生信仰。正是儒家思想的这种特质,激励多少仁人志士为道德理想砥砺前行。
如上所述,孟子的心性论既有现实的维度,又有超越的维度。从现实的角度
看,道德是一种人生抉择。张横渠有言:“德不胜气,性命于气;德胜其气,性命于德。”(《正蒙·诚明》)这就是说,人若选择追求感官的满足、物质的享受,那就只能堕落到动物的层面,而不能将人与物区别开来,即“性命于气”;人若追求道德理想,才能体现人之为人的本质,实现以道德为生命的人生,即“性命于德”。因此,有德就有了人的底限,道德将人从物欲中超拔而带起,使人不至于堕落为禽兽。
从超越的角度看,道德是一种人生信仰。因为道德乃“天之所与”,所以人对道德应有敬畏感。心中有德为根基,人就壁立千仞。修身养德,人就成为一道德生命,内心有浩瀚的精神力量。心中无德,人就没有分寸感与敬畏感,生命限于物质之流,不能承担丝毫责任与抱负。因此,道德本心是文明之源、价值之源,觉察本心是人之责任感的开端。所以曾子才会感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是一种以生命去承担的责任感。
在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但精神文明相对落后。违背道德伦理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患心理疾病的人日益增多。究其原因,就在于人们对道德缺乏敬畏,而没有做出正确的人生抉择。因为敬畏感的缺乏,道德良知的缺失,人们便把“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灌园记·后识法章》)奉为至理名言,甚至对于为非作恶心存侥幸,陷入欲望的泥沼中不能自拔。又由于人们内心没有根基,持续性的心灵空虚,而导致心理疾病。
与物质文明相对应的,应是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因此,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当重拾对道德的敬意。因为道德对人不是束缚,而恰恰是使人真正成为一个人。呼唤道德本心、道德良知,就是在心中立根。仁爱自心流出,便知孝悌是子女分内事,有违道德伦理之事便为人所不齿。本心是普遍的、超越的,人人都有道德本心,认识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那么人与人之间就多一份责任感,少一份冷漠。又因道德本心的涵养与扩充,心灵充实而不虚歉,有内在精神力量的支撑,人便不至于患心理疾病。这是孟子的心性论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由此看来,孟子的心性论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去重视,《孟子》一书仍然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有种观点认为,道德是对经济发展的束缚。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若没有道德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会出现种种问题。比如说在经济活动中违背契约精神、市场精神,这都是不道德的体现,但是这些现象对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而且还会滋生违法犯罪的问题。因此,道德对于经济发展不但没有阻碍,而且还有规范与导向作用。相反,经济的发展,不应建立在违反道德的基础上。如果只是发展物质,而不顾精神的成长,人类社会很可能会退化到丛林世界,遵循弱肉强食的准则。由此观之,道德既是精神文明的源泉,也是人性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