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道佛三家的生死观
——《兰亭集序》引发的思考

2019-01-13 12:01彭云清
魅力中国 2019年32期
关键词:因缘兰亭集序生死观

彭云清

(湖北省天门中学,湖北 天门 431700)

生死问题,是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讨论最广泛、思考最深刻的问题。对生死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生活的方式和生命的价值。那么,人们对生死究竟有什么样的看法和认识?在中国颇具代表性的儒道佛三家各有怎样的生死观呢?

一、儒家的生死观

(一)生死天定

儒家认为,人的生命是自然发展的过程,人既然出生,就无法避免生老病死,而人的出生和死亡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论语-颜渊》上说:“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儒家重视的是生前,而不是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第十一 》)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明白,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

(二)存顺殁宁

张载是宋代的儒学大家,他在《西铭》的最后两句说:“存,吾顺世;没,吾宁也。”人活着的时候努力尽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是安宁的、问心无愧的。

(三)成仁取义

儒家虽然强调珍惜生命,珍重生命,反对“暴虎冯河”之举,但是极力提倡为了仁义而牺牲生命。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有志向有仁义的人,不愿意因为保全生命而损害仁义,宁愿舍去生命来保全仁义。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生命,是我所珍惜的,道义也是我要珍惜的,如果生命和道义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二、道家的生死观

(一)生死同质

人和自然万物的生死变化都是由“道”的阴阳二气所决定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生死转换实际上是“气”的聚散变化,“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

(二)生死齐同

庄子提出了齐生死的主张。即被王羲之视为“虚诞妄作”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说法。庄子认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死没有差别。“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庄子-知北游》)。

(三)生是偶然,死是必然。

生具有偶然性,死具有必然性。活着虽然值得珍惜,但不必过于执着;死亡虽然遗憾,也应该欣然面对。对待死亡不必过于恐惧。

(四)与“道”合一,死而不亡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亡”的意思是说,那些品德高尚的人或者对人类社会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人,虽然肉体死了,但精神不朽,千古流芳。老子认为,与“道”合一的人,便可不失根本,死而不亡。

(五)苦生乐死

人与自然本为一体,人或生或死,都是物与物之间的自然转化,没有多大的区别。生不值得高兴,死用不着悲哀。“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庄子·外篇·刻意第十五》》)生为漂泊,死为归家。

三、佛家的生死观

对于生死,佛教建立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万物因何而生,因何而死,死后去往何处,一切皆有定数。主要观点是:

(一)生死本体论

人的生命是种种物质和精神要素的聚合体,它没有一个独立的实体(我),世间万事万物包括人的生命在内都是种种因缘和合而生起,没有单独的“实体”,皆随因缘聚散生灭,没有自在的“常往”,皆受因缘条件变化的制约,没有自我任意的“主宰”。作为人类的个体,佛教认为他是不真实的存在,即是“无的”。人体精神属性的存在必须依赖于人体物质属性的存在而存在,人体如果没有精神属性,就不能成其为生命。生命由色心和合而成,二者互相依存,互为因果,互为条件,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生命因之随时改变自己存在的形态。表现为生生死死,而生命由色心和合而成的内容则是不能改变的。它使具体的生命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由此构成生生死死的生命之流,并且反复循环,生而死,死而生,永远流转,以致无穷。死亡在整个宇宙生命中并不具有最终的性质,它只是相对于生存显现才具有终极意义。

(二)生死轮回论

轮回说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它是佛教对事物本质、事物变化的看法,与佛教的伦理道德、人生解脱等观念紧密相关。

轮回的基本意义,人以及其他生物(植物和细菌除外)在死亡之后,还会获得新的生命。轮回的主体,是“神识”, 阿拉耶识,人的第八识。轮回的动力是“诸欲因缘”,业:众生做的事;果:按照因缘规律而产生的后果。轮回的处所是“三界六道”,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天人道(天神道)、人道、畜生道、阿修罗道(魔)、饿鬼道、地狱道。轮回的形式是“舍身受身”。轮回的原因是“罪障深重”。轮回的结果是“受诸苦毒”。佛教轮回论认为众生由于恩爱执着、迷惑造业的影响,而在三界六道之中流转生死,受诸苦恼不能解脱。犹如车轮旋转,循环不已,故名轮回。所以,解脱轮回之苦,也就成为人生的一件大事。万物如果跳出轮回,就可以进入高一级的生活境界。跳出轮回的方法是修行,证悟。跳出轮回的结果,是成为阿罗汉。这是普通人修行的终极目标。

(三)生死涅槃论

佛教认为涅槃是将世间所有一切法都灭尽而仅有一本住法圆满而寂静的状态,涅盘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从此不再受后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轮回。

儒家是入世哲学,道家是避世哲学,佛家是出世哲学,但三者是相互补充关系,不是对立排斥关系。儒道佛的入世、避世、出世的不同主张构成了中国生死观的三维结构,构成了彼此相处的和谐关系。虽然哲学家们对生死的认识各不相同,但是,在普通人看来,生和死是截然不同两种的状态,人只有活得精彩,死得其所,才不枉来人世走一遭。这可能就是王羲之感叹“死生亦大矣”的原因,也是哲学家们探讨生死的要义吧!

猜你喜欢
因缘兰亭集序生死观
诗家与僧家的因缘——唐诗中佛寺上人房(院)书写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三个女人一台戏”之《啼笑因缘》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医学生生死观教育途径
Uneker torolkitu xani tuuji《因缘品》中的密教元素
书画名人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