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以“耳和听觉”和“急救”为例

2019-01-13 16:11尹明顺刘春玲
中学生物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生物学生活化学科

尹明顺 刘春玲

(1.吉林省延吉市教师进修学校 吉林延吉 133000)

(2.吉林省延吉市第四中学 吉林延吉 133000)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理念。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不可分。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能充分发挥知识的正向迁移作用。

现实生活中处处是生物学问题,课堂教学“生活化”,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起一两拨千金的作用。以“耳和听觉”和“急救”两节课为例,刍议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具体策略。

1 教材处理生活化,育学科核心素养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已积累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经验。教师将教材与生活紧密联系,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理解知识的内涵,更好地掌握教材概念,提高学生应用概念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耳和听觉”围绕教学目标,确定重难点是耳的结构及听觉的形成过程,落实听觉形成的过程关键在于掌握耳的结构。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采用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用一次性纸杯的振动来感受鼓膜的功能、敲击鼓面带动鼓边缘上小镲的振动,模拟鼓膜的振动带动听小骨等方式。这样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耳的结构及其功能,对学习听觉的形成做好了铺垫,也为后续学习耳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听力做好伏笔。

“急救”学习时,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调整教材的顺序。教师知道对于急救常识,大多数学生停留在听过、看过,很少有机会实际操作,但作为手机使用非常普遍的今天,作为一名未成年人,最能做到的就是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因此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练习拨打急救电话。在学校运动会或是外出旅行等活动中,学生较为常见的是擦碰伤现象,教师将教材后面的出血和止血前置,重点学习几种常用的止血包扎方法,重新编排了教材的顺序,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要。

对教材生活化的处理,符合初中生的思维习惯,不仅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概念,还能更好地实现学科内在逻辑与学生认知逻辑的统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 教学过程生活化,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将抽象的概念转变成学生能够理解的生活情境,多为学生提供亲自参与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应用生物科学,学会健康地生活,旨在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2.1 创设生活化情境,育学科核心素养

生活中蕴含很多的生物学知识,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为课堂服务。教师联系学生真实生活来创设情境,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使他们在完成真实生活任务的同时,生命观念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

“耳与听觉”的课上教师通过创设猜歌名的小游戏,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完成小游戏的同时思考问题:为什么五官中只有耳能听到声音?听觉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有些人会失去听觉?在学生的思考中,教师自然而然地引入课题,学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通过师生交流总结出“急救”鼻血时的做法,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发学生回忆自己出鼻血时的情境。通过师生互动,教师归纳出流鼻血时几种急救措施,同时指出给自己止血就是在简单的自我急救,在真实的生活化情境中引入课题。

新授课教学不能一味地用视频导入。教师应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润物无声中渗透新知、渗透生命观念。

2.2 创设生活化体验,育学科核心素养

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提出“学习金字塔”,指出学生对学过的内容24 h后保存率,单纯靠听讲学生只能记住5%,靠实践活动学习内容保存率为75%。这恰符合3 000年前孔子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生在生活化体验中学习新知,不仅点燃的是学习兴趣,更有助于知识内化。

“耳与听觉”这节课的教学中,耳的结构较多,与之对应的功能也很多,学生很难理解。学生通过“看一看”活动,互相观察同桌的耳朵,直接了解外耳的结构;利用“喊一喊——纸杯游戏”,引导学生体验纸杯的振动,推测鼓膜的功能——可以产生振动;利用“敲一敲”活动,教师演示敲击鼓面,引导学生类比理解鼓膜振动能够带动听小骨振动,从而理解听小骨的传导振动作用,为概述听觉的形成过程打好基础。这三个生活化的体验活动环环相扣,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耳的功能,在体验中还可以引发学生很多疑问,产生科学探究的欲望。

“急救”教学中,对出血后的止血处理和胸外心脏按压两个教学内容,教师通过视频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后,直接让学生参与“小小救援队”体验活动。在尝试错误中,学生初步学会环形包扎、螺旋形包扎、三角巾包扎、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急救方法。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正确的急救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理想的教学应不拘泥于教材,教师要善于把教材难于理解的内容转变为学生生活化体验活动,通过体验活动,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生物学知识在大脑保存率,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2.3 创设生活化问题,育学科核心素养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结合真实生活进行引导,让提问与生活实际联系得更紧密些。教师可以借助提问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解决生活化问题的过程中既能领悟到学有所用,也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关注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生活品质。

“耳与听觉”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有:

(1)假如人失去听觉,在过马路、接电话、上课小组讨论、做操这四个场景各会出现什么情况?

(2)请列举几个说明耳和听觉重要性的其他生活实例。

(3)人坐车时不靠视觉也能判断车速和方向变化,是为什么?

(4)用尖锐的器物挖耳屎,会戳伤耳的哪个结构?

(5)感冒以后不及时治疗,为什么会引起中耳炎?

(6)同学间相互打闹时,为什么不能用手掌扇耳光?

(7)为什么不能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

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既可以内化“耳的结构和听觉形成过程”,也可以形成爱耳、护耳的良好生活习惯。

“急救”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有:

(1)在校门口看到一位老奶奶晕倒,你所拨打的急救电话是什么?

(2)你如果中暑了怎么办?

(3)你如果烫伤了怎么办?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生活中能经常遇到的真实生活情景,在解决问题中增长了生存本领。

通过解决生活化问题,让学生感悟知识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知识不仅是有趣的,更是有用的。生活的外延与学习的处延相等,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创造有生命力的课堂。

2.4 创设生活化作业,育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学科可以适当布置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在观察、搜集资料、调查等活动中巩固新知,并发现新的问题,进而带着问题回到课堂。

在“耳与听觉”教学中布置作业:学校对面是聋哑学校,每天我们都能遇见他们,请同学想一想如何爱护和帮助这些有障碍的学生,并设计一份倡议书或宣传标语,形式不限。

在“急救”课中教学布置作业:搜集更多关于紧急情况时的处理方法,做成手抄报,在学校走廊展示。

课堂教学应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上课之余引发学生思考,主动地参与到社会问题的解决中,如何以现有的力量,为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3 教学评价生活化,育学科核心素养

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生物学课程的内容和评价都旨在提高每个学生的核心素养,将教学评价落实到学生课堂生活中,密切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和变化,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达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目的。

在“耳与听觉”和“急救”两节课教学中,评价主体多元化,采用教师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方式;评价的内容生活化,生物学知识具有人文性和趣味性,课堂上学生有很多生成,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用欣赏的眼光和心态,寻找每一个闪光点,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的语言生活化,结合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和当下社会的发展变化,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不仅让学生学会通俗易懂地表述,更学会应用评价促进其充分的发展。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教材处理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教学评价生活化等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育每个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使生物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生物学。

猜你喜欢
生物学生活化学科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学科新书导览】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