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良帅
(河北师范大学 汇华学院)
副文本概念起源于法国文学理论家热奈特。1979年,热奈特(Genette,1997:82)提出副文本性的概念,用来表述“文本和文本之间存在的模仿和转化关系,最能体现这种关系的文本形式有拼贴和戏仿”。之后他在一些列论著中修订、完善了副文本的理论体系(殷燕、刘军平,2017)。热奈特指出,副文本是围绕在作品周围,强化作品,并确保它以某种形式得以呈现、被接受和消费的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伴随形式(耿强,2016)。
自提出伊始,副文本理论对文学文本研究和文学批评就产生了重要影响。引入国内后,副文本研究视角多样,成果斐然,研究对象也由文学领域延伸至翻译领域(殷燕、刘军平,2017)。修文乔(2008)通过分析傅雷翻译作品的副文本,考察了傅雷的翻译观和读者观。周小玲(2010)通过研究林纾翻译小说的副文本,探讨了林纾翻译的初衷和文学思想。李德超和王克非(2011)通过整理分析清末民初翻译家周瘦鹃译作中的译注,揭示了译注的文化负载作用。耿强(2018)、冯智强和庞秀成(2019)通过分析副文本中的翻译话语研究译者的翻译理论和翻译主张,促进了翻译理论研究。截至目前从传播学角度研究副文本还不多见,本文将以李正栓教授的《毛泽东诗词精选精译》为研究对象,探讨副文本对翻译传播的促进作用。
翻译的意义在于译本被读者的接受,亦即译文的传播(刘安洪、谢柯,2014)。没有被接受的译本是没有意义的。威尔斯(Wilss,2001:55)也强调翻译是两种或者多种语言之间的跨文化传播。吕俊(1997)提出翻译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主张从传播学途径研究翻译,并指出传播学研究的七个要素也可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谢柯进一步丰富了翻译传播学的内容,并提出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传播目的和传播环境的角度研究翻译的整体传播过程(刘安洪、谢柯,2014)。从传播学角度研究翻译已经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方向。翻译的副文本研究应当立足中国语境,探索副文本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积极作用,探索副文本在中国文化域外传播的作用,为提升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发挥作用(耿强,2016)。
自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诗词第一次外译以来,毛泽东诗词陆续被译为多种语言,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代表。毛泽东诗词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研究的对象。毛泽东诗词英译也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曾清和刘明东(2017)在梳理分析CNKI 收录的112篇关于毛泽东诗词英译的文章的基础上提出国内毛泽东诗词英译研究还存在研究视野偏窄,主要集中于翻译本身,重点在探讨不同译本的翻译策略,对翻译动因、翻译结果与翻译全过程关注不够的情况。
《毛泽东诗词精选精译》是李正栓教授在《毛泽东诗词精选汉英对照对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内容,精心修改的杰作。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以中国传统诗歌形式和词牌韵律,在深刻理解战争、自然和情感的基础上撰写而成,富含丰富的革命战争信息和中国传统文化典故。翻译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兼顾形式和韵律的情况下,其丰富的内容难以完全译出。此时副文本成为补充相关历史文化信息的必然选择。《毛泽东诗词精选精译》含有大量的副文本,对提供原作者信息、创作背景,介绍翻译者的动机、翻译策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李海军、张谨芳,2018)。《毛泽东诗词精选精译》的价值还可以从传播学的角度加以考量,通过分析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解析副文本对翻译传播的促进作用。
《毛泽东诗词精选精译》包含丰富的副文本信息,介绍译者信息和翻译策略,说明对毛泽东诗词的创作背景、诗词风格和文化含义,有助于读者理解、接受译本。全书有五篇序言,分别是“出版者序”、“译者的话”和由三位中英文学者撰写的推荐信。“出版者序”由出版社撰写,介绍译本的出版意义,即对世界了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和奋斗精神的帮助和促进作用(李正栓,2018:I)。“译者的话”由本书译者李正栓教授撰写,介绍翻译背景、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并提出“四之”原则,即视之悦目,听之悦耳,读之上口,思之入心(同上:III)。推荐信一由北京大学刘意青教授撰写,在比较李译本和许渊冲译本的基础上指出李译本兼顾毛泽东诗词的内容、气魄、意境和优美语言的优势(同上:VI)。推荐信二由翻译家、苏州大学汪榕培教授撰写,他在肯定毛泽东诗词复译的基础上指出了李译本在展示毛泽东诗词思想、风格和韵律搭配上的独到之处(同上:XI)。推荐信三由理查德·卡特博士撰写,从英语读者的角度分析了诗歌翻译的难度,强调了李译本在毛泽东诗词翻译中兼具“传神”和“达意”的效果。
本书共收录翻译毛泽东诗词46 首,包含43 个题解,用以介绍诗词的写作背景、写作特点和诗歌中蕴含的感情。在《十六字令·三首》、《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七绝·庐山仙人洞》、《卜算子·咏梅》、《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六首诗词的题解中译者引用古典诗歌或者民歌六首,以进一步详细介绍诗歌写作细节。相关诗歌也附有英译文,进一步丰富了李译本的内容。
书中在题解介绍诗词的基础上还引用了大量注释,进一步解释说明诗词内容。全书共有注释291 条,主要介绍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在《贺新郎·别友》、《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浪淘沙·北戴河》、《七律·送瘟神》、《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贺新郎·读史》13 首诗词的注释中引用诗歌、典故15 条,涉及《国语》、《庄子》、《荀子》、《淮南子》、《史记》、唐诗等中国古代文化知识。所有注释均有中文和英文,目的是帮助中国读者和英语读者了解毛泽东诗词的深邃思想(同上:III)。
《毛泽东诗词精选精译》内含毛泽东诗词书法41 幅。其中《西江月·秋收起义》、《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十六字令·三首》、《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七绝·观潮》、《七律·答友人》、《七律·冬云》九首诗词不含书法。《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临江仙·给丁玲同志》、《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七绝·庐山仙人洞》、《卜算子·咏梅》七首诗词分别附有两幅,共计14 幅书法作品,其他27 首诗词均附有一幅毛泽东书法作品。这些书法作品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了毛泽东诗词的魅力,也让读者从视觉上感受到毛泽东的宽广胸怀。
书中附录共有两个,附录一为常见词牌的英译,共列112 种汉语词牌,各含两种英译方式;附录二为常见词牌英译组列方法,共列七种组列方法。两个附录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国传统诗词词牌名的翻译方式和组列方法。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在翻译实践中,传播过程的各个要素会影响译者,从而影响译文文本。作为传播主体的译者要发挥能动性,统筹传播过程各要素,准确、深刻表达原文内容(李庆明、赵颖,2012)。译者在传播过程中承担着阅读、理解、阐释和翻译源语文本的功能。因此,译者的教育背景、研究方向对译文的准确与否和质量高低起决定作用,同时也会影响译文的传播效果。
《毛泽东诗词精选精译》的序言部分首先介绍了译者的身份。在三封推荐信中译者的教育背景、教学经历和兴趣爱好均被涉及。李正栓教授曾经求学于北京大学,精通英国玄学派诗歌,多年从事英国诗歌教学和研究,他深爱毛泽东诗词。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李正栓教授(2018:III)参考了多位学者的评注和赏析。他是毛泽东诗词英译的合适人选,能够胜任毛泽东诗词英译的工作。
序言还介绍了译者在毛泽东诗词翻译中的主张和策略。首先,由于毛泽东诗词富有中国革命战争和国家建设的内容,其含义已经大大超越传统词牌名的指代意义。译者在词牌名的翻译中采用了拼音标注的方式来异化翻译毛泽东诗词中的词牌名,并在附录中加入英文翻译。这既保证了毛泽东诗词中词牌名的文化含义,又能帮助读者理解词牌名的英文意义。其次,译者在追求“达意”的同时力求“传神”,即在诗文翻译中既保持诗行与原作一致,同时力求做到诗行的长短也与原作保持一致,使读者在阅读英文译文的同时,对汉语诗歌的形式也有所了解,借以传播中国传统诗歌的形式。再次,译者追求译文韵律与原作的一致,并提出“四之”原则。最后,对于译者与原作者的关系,李正栓教授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仅仅理解、阐释原作,并不介入或者演绎原作,以保证对原作的忠实翻译。在以上原则的指导下,《毛泽东诗词精选精译》达到了形和义的统一,避免了因形损义或因义损形。
在译文出版前李正栓教授还分别邀请来自汉语和英语的专家学者对译文进行审阅。他们分别是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意青教授,已故翻译家、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汪榕培教授和美国的卡特教授。三位专家从自己的研究和实践出发,对译文初稿提出了中肯意见和修改建议。以上凡此对译者精炼、改进译文起到了积极作用。
译者、译者的翻译主张和翻译策略、译文审稿专家的修改建议均对保证译文的质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毛泽东诗词精选精译》是精通中英文诗歌,具有丰富翻译实践经验的学者的翻译成果,并由中外专家学者共同把关,是毛泽东诗词英译新的里程碑,有助于毛泽东诗词在英语国家的传播。
翻译和翻译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翻译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王志勤、谢天振,2013)。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中国文学的翻译和传播成为必然趋势,因为中国文学蕴含着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各个方面的成就。在中国文学的外译过程中还要加强思想的翻译和传播(周新凯、许钧,2015)。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哈罗德·拉斯韦尔(2013:55)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传播中的5W 学说,并强调传播内容,即传播信息研究。从传播学视角看翻译的内容,不仅要注意文本的翻译,还要加强文化知识的介绍。毛泽东诗词富含中国文化典故和中国革命历史信息,是中国文学的优秀代表,其英译过程中文化知识的翻译和介绍是不可或缺的。
《毛泽东诗词精选精译》承担着让英语读者了解毛泽东诗词的历史、政治意义和文化内涵的任务。译本中大量的题解涉及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知识,李正栓教授以史学家的态度进行搜集确认,对从事当代中国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研究的汉学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李正栓,2018:I)。
书中副文本的主要部分为题解和注释,阐释说明了毛泽东诗词蕴含的大量历史文化信息。题解的主要功能包括:第一,介绍诗词背景和描写对象,如《虞美人·枕上》的题解描述了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相识、相知背景以及新婚离别的情况,通过诗歌表达了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的深情;《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的题解阐明了柳亚子先生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歌舞晚会上受民族团结场面的感染而作诗一首,毛泽东同时感怀和诗;第二,介绍革命形势、战斗方针、战争路线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发展或者国家建设情况,如《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的题解介绍了当时的革命形势和战争路线,《水调歌头·游泳》、《七律·送瘟神》的题解均描述了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情况以及对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和三峡工程的展望,《七绝·庐山仙人洞》、《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念奴娇·鸟儿问答》的题解则体现了当时国家建设的国内外形势;第三,表达诗人感情,如《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的题解体现了诗人对新婚妻子的感情,《七绝·为女民兵题照》的题解表达了诗人对年轻人的期望之情,《七律·吊罗荣桓同志》的题解描写了对革命战友的悲痛之情;第四,对诗歌特点的评价,如《虞美人·枕上》的题解除了表达对新婚妻子的思念之情,还包含了诗人对自己诗歌的评价,即“豪放不废婉约”(同上:1);《沁园春·雪》的题解分析了诗人与传统文人墨客对雪的不同描写,从而展现了诗人的独特才智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卜算子·咏梅》的题解将诗人作品与宋朝诗人陆游的诗作比较,以表现诗人的高尚品质和宽广胸怀,《浪淘沙·北戴河》的题解将诗人的诗作和曹操的观沧海进行比较。
注释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词牌名解释,如“虞美人”、“贺新郎”、“采桑子”等,说明了词牌名的音调、韵律、字数、句数、片数等中国传统诗词词牌的详细信息,从而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该词牌;第二,历史人物、地点和事件的解释,如《沁园春·雪》的注释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皇帝进行解释,《菩萨蛮·黄鹤楼》、《念奴娇·昆仑》等诗词的注释对龟山、蛇山、昆仑山等地理知识进行注释,着重介绍了中国的大好河山;第三,对诗歌中的暗喻进行解释,如《采桑子·重阳》中将重阳和黄花解释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惯,《沁园春·雪》将风骚解释为《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用以表示文章辞藻,说明古代皇帝在管理人民方面的欠缺和不足(李正栓,2018:106);《七绝·观潮》中对于钓鱼台的解释表达了毛泽东同志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高尚情操;第四,对诗歌句法的解释,如《贺新郎·别友》中的“苦情重诉”表达了杨开慧独自持家,既要照顾孩子,又要面对反动派的威胁,向丈夫倾诉感情的现实情况;“热泪欲零还住”则表现了杨开慧客服困难,支持丈夫革命的深明大义,渲染了毛泽东诗词中对新婚妻子的深厚感情。
《毛泽东诗词精选精译》中含有大量题解、注释等副文本内容,向读者介绍了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的特点、词牌的知识以及诗歌中富含的文化、历史信息,尤其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初期建设的情况,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不论对普通的汉语读者还是对英语读者而言,丰富的副文本信息有助于读者研读诗歌,了解文化,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在毛泽东诗词的传播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传统的翻译研究重点关注传播内容,较少关注翻译的传播媒介。传播学研究为翻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拓宽了翻译的研究范围(谢柯、廖雪汝,2016)。翻译的传播离不开传播媒介,采用正确的传播媒介对译文的传播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毛泽东诗词精选精译》采用文字出版物作为传播媒介,编辑成册利于保存。每首诗词的版面安排均为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先有诗词,然后是题解,介绍诗词背景,其次是注释,详细解释诗歌内容,便于读者比照阅读,互相参考、印证,有助于英汉读者理解、欣赏诗歌。
由于毛泽东的书法成就受到中国乃至世界汉学家的关注,译本中中文诗词的最后还附有毛泽东诗词书法图片,且译本封面和封底也配有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的书法。正如毛泽东所言:“字有相貌,筋骨、神韵。”毛泽东的书法呈现奔放的左斜、硬瘦,笔势长枪大戟,纵横开阖,从视觉效果上使读者体会到诗人的豪迈胸怀。他的书法飞动流畅,同其人一样,师承传统,又敢于打破传统,求新求变,不断扬弃,日有所新,年有所改,壮有所行,老有所感,体现了毛泽东胸怀宽广,海纳百川,雄视古今,豪迈坦荡的伟人情怀。
《毛泽东诗词精选精译》以恰当的传播媒介为传播载体,以方便的排版方式方便读者阅读,以视觉形式加强读者对诗词的理解,有助于毛泽东诗词在英语读者中的传播。
在传播学视域下,翻译的本质是跨文化交流,目的是文化传播。在中国文化走出的战略背景下,翻译和翻译研究的任务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黄友义,2008)。由于英汉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不同,加之中国传统诗词语言凝练、高度概括、意象丰富的特点,中国传统诗词英译过程中很难通过简单的直译或者意译把其中蕴含的实际意义和文化内涵完全译出。译者为了达到传播文化信息的目的,增加源语文本的副文本,并将之随同翻译出版,对传统诗词英译和文化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达到译者信息传播的目的和预期效果。《毛泽东诗词精选精译》正是这方面的典范,为中国传统诗词英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