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晴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富康小学,河北 邯郸 056700)
(一)“教”与“学”不可偏废
目前教师利用音乐资源大多还只是在改变教师如何“教”上做功夫,多数教师用音乐来帮助其他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如配乐朗诵、音频模拟等等,忽视了用音乐来帮助学生学习与感知。有的教师为了把讨论引导到自己设计的音乐所渲染的情景上来,往往会过多地限制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空间。这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二)音乐资源的融入与传统教学形式脱轨
很多语文教师运用音乐资源频繁,而对文本解读肤浅;音乐资源多样化,而忽视了自身真实情感的流露。音乐资源应该是语文教学必要时的辅助工具,用它来创设情境,熏染氛围,用它来体现语文课程的文化性。如果将音乐一味地融入而忽略了语文学科的这种特殊性,课程整合便失去了它的现实意义。
(三)音乐资源过多地追求“外在美”,忽视了“内在美”。有些音乐资源的参与,一开始就是一段不合时宜的音乐:学生回答问题时,答对了,就出现鼓掌声;答错了,来个“再想想”。这就把音乐在辅助教学中用偏了,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干扰了学生的思考,师生很难一起融入课堂,增加了距离感,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一味追求形式,脱离了目标。很多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花了很多力气设计的活动,只重视活动形式,而忽视了活动效果
(五)丰富的资源代替了分析感悟的过程
各种音乐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给学生的多元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也变相地培养了学生休息娱乐的惰性,甚至现在有的学生认为“音乐就是让我们休息的”,丰富的音乐资源掩盖了小学生本身创造性的想象思考。
(一)教师误解情境教学
目前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要“创设情境”。然而这中间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为教学目标服务。部分教师一味追求在课堂开始播放相关的视音频材料,认为此即为创设教学情境。但实际上,如果所展示的材料与教学内容关联程度不高,学生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这样的情境创设便偏离了教学目标。
(二)教师的音乐鉴赏能力不足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音乐资源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都应培养自己与音乐的亲和力。无法想象一个自身对音乐毫无敏感的教师能够充分获取、利用音乐,将音乐和语文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与此同时,如果学生没有较高的学习主动性、较强的内心感悟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便极易在音乐的海洋里迷失方向。
(三)教师教学思维的单一化
教师一贯将自己的理解以音乐的形式强制灌输给学生,必定导致学生的思维定式。比如导课音乐的硬性插入,会使学生的思维跟随着音乐渲染的感情基调走,从而缺失了自己的思考与领悟。
(一)创设情境的把握度
教师在新课程创设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以及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不同要求,从而创设适合特定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学习情境。
(二)思考与理解的层次感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小视,尤其是在引导学生思考与理解的过程中更是如此。而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对他们进行引导、启发的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和欣赏能力。借助这一特点,教师要采用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音乐资源。
(三)学习方式的差异性
低、高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着本质的区别,相应地也改变着教师的教法。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需要与休息相随,一定程度上说是学“玩”各半。高年级的学生自制力强,学习任务重,语文课程中音乐的融入更多的是看重教学效果的作用,“休息”的作用慢慢淡化在语文课堂上。
(一)导入以音乐为桥梁,引导学生走向文本。如果教师能在课前播放一段音乐,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让学生尽快从课间状态脱离出来安静下来,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而且能让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入环节作为新课的过渡环节,这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
(二)朗读以音乐为背景,促使学生情感升华。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配上乐曲朗读,调动学生眼、脑、口、耳、心多种感官的参与,增强教学效果。因此,文章的节奏与情感基调都可以音乐衬托
总之,要想三个音乐资源服从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充分开动思维机器,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小学生心理特征,把音乐资源当做语文学习的背景与桥梁,从而真正做到音乐资源与小学语文的课程整合,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