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琼
(荣县旭阳镇西街小学学校,四川 自贡 643100)
当前,素质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在我国各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火如荼的开展,一改以往应试教育教学体制下以考试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策略,逐步关注学生本身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发展的长远角度去为学生量身定制每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和规划,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达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素养培育的教学要求。而从教学实践中,我们能够得知应试教育教学体制实施过程中所带来的最大的不足,就是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往往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而非应用者,这就导致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有可能效率较高,但在知识应用方面却只能发挥其十分之一甚至是更少的内容,因而造成所学与所用的严重不匹配,造成学习资源的浪费。所以当前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能力开发和学习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让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形成对应的学科思维,总结归纳出对应学科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并且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这些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素质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实践过程中追求的最核心目标。
在我看来,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惠及各个教学阶段、教学类别,但最为重点的应该定位于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段,因为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系统性的学科知识,不论是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构建还是学科思维、学习能力的塑造都处于起步时期,而学习就如盖大楼,小学阶段各方面基础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学习效率,能力高度,所以,学以致用是小学阶段各学科教学的总体目标。而本文中我所探究的是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相关方法,从学科构成角度来看,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思辨性强的学科,并且实用性突出,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逐步形成对应的问题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且具备对应的逻辑思维等,从而在未来实际应用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那么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我们应当如何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教学策略,不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呢?下文中我就结合我的实践经验展开叙述。
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说,由于年龄较小并且是刚开始接触各学科知识的学习,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本能的“惰性”心理,并且自主性较差,因此知识学习方面尤其是课堂上的知识学习中对教师的依赖性突出,且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想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学以致用的能力,就要先让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感兴趣。如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逐步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当课堂氛围的营造者和引导者。例如在课堂教学之前,我们要磨炼、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肢体动作,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语言输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先从听课方面感兴趣,能够听得懂,听进去教师的讲解;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反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互动,不论是游戏、还是问答,始终让课堂教学处在一个活跃的状态中,进而通过活跃的教学氛围给予班级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其次,在课堂教学范围的营造方面,我们还可以有意识地实现“一部分学生先动起来”。从实际教学中我们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天赋方面确实有差异性,班级中确实有数学学习方面天赋较好的学生,且学习积极性相对较高,所以我们在教学一开始可以先和这部分学生展开互动,从而让课堂氛围“热”起来,然后通过少部分学生逐步带动其他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最终形成整体性的课堂活跃氛围,促进氛围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
求新、求变是当前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学科教学模式改革追求的两大目标。尤其是对于低段小学生来说,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所以教学模式的创新能够从根本上给予学生新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首先,小学数学学科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基本局限于简单的数字计算、逻辑直观的应用题以及偏向于认知性的几何知识。而这些简单的内容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度高,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针对实用性展开教学探究,如启发式教学,给学生列举生活中事例展开知识讲解,如商店买物品付钱过程中的计算,日常分派水果、零食时数量的计算等,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给予学生思维的启发,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性意识。
其次,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采取探究式教学模式。这里所讲的探究并不是脱离教师条件下的学生团队探究,而是采取班级集体探究的模式,教师也参与其中,通过问题引导、点拨、归纳等方式给予学生思维上的引导,同时保证学生思维的自由,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思维,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也是本文中我们所探讨的重点问题。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课堂打造成“实践场”。即通过场景演绎的方式,让学生直接带着问题进入对应的情景,如加减乘除计算问题,我们可以营造买卖的场景、路程计算的场景等,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演绎,在游戏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问题实际解决能力。
其次,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真正的实践。如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对应的生活场景,如利用春游、社会实践等机会,带领学生真正进入社会生活领域,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对应的数学知识,增加学生社会阅历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进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
总之,对于小学低段学生的数学教学来说,我们要立足于学生本身,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接地气”,让学生在数学游戏中感受快乐,在数学实践中感受满足,最终透彻了解数学魅力,进而激发起数学学习动力,夯实数学学科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