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实证研究

2019-01-12 08:38刘名远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

刘名远,覃 兰

(1.2.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2016年,我国“十三五”规划指出,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要把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第一奋斗目标,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正确指引生产企业在服务环节向高标准、高质量、高层次方向迈进,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变革,促进生产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建立达到国际标准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提升国家制造业整体水平。a详见我国“十三五”规划第五篇、第二十四章中的第一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我国虽为制造业大国,在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中也面临产能过剩、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等问题,严重影响产业结构变革和国家经济整体实力的提高。作为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类型,生产性服务业能否得到重视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制造业在未来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定位。因此,研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联动发展,对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变革、经济提质增效,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转变,促进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产性服务业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Greenfield基于产品属性的角度提出[1]。随后,布朗宁和辛格曼对其外延作了进一步阐释,认为生产性服务业能够针对用户个体的差异性提供专门的服务。[2]格鲁伯和沃克两位学者的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为生产商提供中间材料,且具备三种特性:第一,生产性服务业不是面向消费者的最终消费,而是企业生产成本的一部分;第二,它是集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三者特征为一体的服务业;第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行业存在前向联系。[3]M.Toivonen同样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中间需求型产业,这一特质是有别于其他服务业的首要因素。[4]侯学刚、宁越敏认为,在经济系统内,生产性服务业满足了其他部门抽象的服务。[5]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在生产性服务的定义中明确指出,它是生产部门用于商品和服务生产的中间投入。[6]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阐述,显然生产性服务业是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而不是最终的成果消费,生产性服务业在企业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投入中间成本,主要发挥着中间作用。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方面,Stille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的制造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计入了中间投入的生产成本。[7]Guerrieri和Meliciani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证明制造业创造的中间需求能有效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8]为更好地研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服务的情况,程大中对我国和13个OECD经济体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阶段、部门结构及其各自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论证明在三大国民产业中,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消耗要小于物质性投入消耗,并且生产性服务业在推动我国经济效益增长中发挥的作用远低于发达国家。[9]刘书瀚、张瑞、刘立霞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但互动程度不高。[10]李勇、王满仓、高煜通过实证同样发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两者彼此的联动发展,并且对两者在未来发展上呈现可观的发展趋势。[11]

综观现有主流文献发现,尽管多数学者实证分析均得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具有联动发展关系,但大多注重采用定性方法来分析,只有少量采用定量分析,且主要集中在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带动作用的研究以及两者之间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均衡关系检验。而从产业关联角度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实证研究不足。

二、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特征

(一)制造业发展现状、特征及其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制造业无论在生产总量上还是整体技术水平上都迎来崭新的面貌,为我国经济取得世界瞩目的成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成绩背后也折射出不少问题,例如制造业产能过剩、核心技术竞争力优势不明显、传统制造业企业产品附加值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而难以在市场上立足等,这些都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再上新台阶的巨大障碍。现选用2007—2016年相关数据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其特征进行分析,若无特别说明,本文数据均来源于2008—2017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1.制造业发展迅猛,经济效益稳步增长。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逐年提高,规模不断壮大,虽增速有放缓的趋势,但从整体上看,经济效益为稳步上升的趋势。2007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87465亿元,截至2016年制造业增加值已达到21万亿元,比2007年翻了两倍之多,年均增长9.56%。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制造业,制造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大,创造了宝贵的经济财富,奠定了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

2.制造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进入新时代。如表1所示,2007年我国出口初级产品出口额占出口商品总额的5.04%,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商品的94.74%,至2016年我国出口商品构成中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分别基本在5%和94%左右波动。不难看出,工业制成品构成了我国出口产品的主体,成为推动我国贸易发展的主要力量,而这一份额的保持也说明我国制造业出口品种愈加多样化、出口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表1 2007—2016年我国出口产品构成

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呈现缓慢上升态势。2007—201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年均以5.6%的速度在增长。201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5487.88亿美元,成功跻身于世界高新技术产品领先国家行列。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先导性产业,技术水平又向前迈进一大步。201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603573.47亿美元,较上年减少51638.18亿美元,同比下降7.8%。在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高新技术产业迎来国际新一轮技术产业革命,产业结构转型势头猛,步伐快,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也充满挑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引领着时代的潮流。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等新概念陆续出现在公众视野,引起社会巨大反响。2015年中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成为热词,2016年“中国制造+互联网”这一创意和愿景的提出激励着中国制造企业不断创新变革,推翻制造业传统模式,朝着中国智造方向前进。

3.制造业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所面临的考验。第一,“人口红利”消失,劳动成本上涨。“人口红利”不必然使经济增长,但对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1965—1970年,“人口红利”奠定了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基础。2000年后,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逐渐显现并越发强烈。从短期来看,中国的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第二,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有下降趋势。我国虽为制造业大国,但就高端制造业来说,发达国家难以做到隔岸监管产品质量问题。此外,人民币升值等各方面因素使得高端制造业难以在我国落户生根。而从低端制造业来看,多方面资源成本的上涨和汇率的不稳定直接导致中国制造的传统优势在逐渐丧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地区转移,而高端制造业则有回流至发达国家的迹象。第三,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传统制造业是资源密集型行业,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和替代性产品的更新换代,其相对竞争优势逐渐丧失,企业盈利能力也因此下降。2011年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济有下行趋势,国内外需求乏力,使传统制造业陷入产能过剩的困境之中。在此背景下,稳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无疑需要政府及时根据经济形势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淘汰落后的、过剩的产能,使企业步入正常的盈利轨道。

(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特征及其问题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规模逐年上升,对产业结构优化和保持持续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现选用2007—2016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增加值及其占比数据,剖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特征。

1.经济规模逐年增大。如图1所示,2007—2016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逐年上升。2007年该值为76527.8亿元,2016年增至291120.2亿元,是10年前的3倍之多,年均增长速度为14.29%。从产业占比来看,2007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规模的28.31%,占第三产业经济规模的66.08%,并保持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生产性服务业占GDP和第三产业经济规模的比例分别提高到39.15%和75.93%。可见,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分量之重,对我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

图1 2007—2016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长

2.内部结构持续优化。如表2所示,2007—2016年我国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房地产活动的增加值占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波动平缓,分别保持在5%、7%和18%左右。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占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一直呈缓慢下降趋势,由2007年的8.8%下降到2016年的7.6%,并且占到生产性服务业的21%。这说明在新技术日益发展的驱使下,信息产业步入了新一轮创新活跃期,为信息技术产业打开了新的窗口,注入了新的活力。金融业呈现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其产业规模占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由2007年的13.6%提升至2016年的23.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2007年的20.05%下降到2016年的12.4%,下降幅度较大。

表2 2007—2016年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演变

3.高度化、纵深发展程度不高。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业占大比重,居于主体地位,而科学技术、计算机、信息服务的现代高新技术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低,发展相对滞后。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规模小、发展势头弱、核心技术掌握度低、产品缺乏创新性,未能发展成为战略性优势产业。这些也将影响制造业对服务化、专业化、质量化的追求,阻碍制造业转型升级。

4.市场份额占比小。我国对生产性服务业监管较严,生产性服务业占据市场份额低。主要原因在于该产业市场准入门槛高,容易错失很多潜在的投资者,包括优质的客户资源。此外,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部分行业对待非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是封闭式的,甚至国有企业也很难拥有准入资格。这样易造成本应流入服务业的资源外流,导致内部资源流入不足,使得竞争机制在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和优胜劣汰作用无法发挥,行业缺乏创新活力,无法培育品牌优势,企业难以扩大生产规模。

三、模型构建与统计指标说明

(一)投入产出模型构建

投入产出表能反映核算期内经济系统中各部门之间彼此制衡比例的数目联系。投入产出模型是以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构建的,能够反映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在同一个经济圈内的共生联系以及各部门之间生产投入与产出分配联系。投入产出模型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态投入产出模型,另一类是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其中静态投入产出模型是主要用于研究某一年份里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投入产出数量依存联系。本文将采用静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本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

(二)统计指标说明

1.中间投入率。中间投入率亦称中间消耗,指各生产部门投入生产过程的产品消耗,包括在核算期内生产企业用于生产物质产品的物质产品消耗和用于生产服务产品的服务价值投入。中间投入率在投入产出表第一象限列中,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值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部分投入与全部投入之比。中间投入率越高,说明该产业附加值低,拉动上游产业能力高的产业。计算公式为:

其中,Fj为第j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率;为各产业部门对第j产业部门产品的中间投入之和;为第j产业部门生产的总投入,包括中间投入和初始投入。

2.中间需求率。中间需求率取决于投入系数,指该产业与其它产业对某一个行业产出消耗的总和。中间需求率越高,说明该产业承担更多中间产品的部分,提供更多生产资料。计算公式为:

3.影响力系数。影响力系数是指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进一单位的最终使用时,引起该产业对经济系统内各行业供给需求的感知水平。影响力系数通常以1作为参考值,若某一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表明该产业在增进一单位的最终使用时,能对其他产业起到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其他产业更快发展。因此,通常会选择影响系数大的行业作为优先发展的对象,以此将其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功能发挥出来,扩大波及影响范围。计算公式为:

4.感应度系数。感应度系数是指在经济系统内各产业部门每增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时,该行业受到的需求感知水平。一个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决定了在其他行业增进一单位的终极使用时自身生产供给规模的大小,通常用1作为衡量标准。如果某一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说明该行业在所有产业中位于平均水准以上,感应系数越高,越能说明该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计算公式为:

四、理论测度与结果分析

(一)数据选取和来源

依据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的最新规定,制造业行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类、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31大类。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划分规定最新标准参照的是2015年国家统计局对其行业类型所做的规定,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等10大类,但统计数据不齐全。因此,基于行业占比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结合投入产出模型对产业数据矩阵的要求,选定批发贸易(汽车和摩托车除外),零售业(汽车和摩托车除外),仓储和运输支持活动,计算机编程、咨询、信息服务活动,金融服务活动(除保险和养老基金外),房地产活动等6个细分行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代表作相关分析。数据出自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库中的中国投入产出数据。

(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关联强度

1.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层次低,影响产业深度化发展。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可以较好地反映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作用。如表3所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子行业中的仓储和运输支持活动中间需求最高,其次为批发贸易,零售业,金融服务活动,房地产活动,计算机编程、咨询、信息服务活动。其中,仓储和运输支持活动、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金融服务等中间需求率凤分别达到8.39%、7.4%和7.44%,明显高于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子行业的中间需求。这说明我国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依靠发达的交通网络和繁荣发展的金融服务产业。房地产活动和计算机编程、咨询、信息服务活动的中间需求率偏低,说明我国制造业与科技技术的结合较弱,技术研发、自主创新能力、核心关键零件的掌握亟待提高。计算机编程、咨询、信息服务活动服务业这类产业虽然科技和知识含量高,但中间需求率偏低,充分证明了我国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和技术知识含量较低,影响了制造业附加值的提高。

2.科技含量高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拉动作用更强。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可有效体现该行业对其上游产业的辐射影响作用强度。如果一个产业的中间投入率越高(低),那么说明该产业的带动上游产业链发展的能力越强(弱)。如表4所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中间投入率最高的是计算机编程、咨询、信息服务活动,紧随其后的依次有房地产活动、批发贸易(汽车和摩托车除外)、零售业(汽车和摩托车除外)、仓储和运输支持活动,最后是金融服务活动(除保险和养老基金外)。容易得出,科技含量高的技术行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推动制造业向前发展的影响程度最高。因此,重点引导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在质量方面的提升,加速制造业向中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表3 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的中间需求率

表4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

3.生产性服务业尚未成长为我国战略优势产业,与制造业关联存在产业差异。如表5所示,我国制造业门类里,除食品饮料烟草业,焦炭、精炼石油加工业,医药、医药制品业,其他非金属矿产品的制造业,基本金属制造业,回收利用业等6个子行业影响力系数略小于1之外,其他14个行业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而所有代表生产性服务业的6个子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均低于1。可以看出,制造业影响力系数高于生产性服务业。这表明制造业占主导产业地位,仍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经济命脉。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未来产业发展轨迹将更加自动化、智能化、专业化,高端制造业无疑在服务生产性服务业壮大发展中分量更重。选取的6个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影响力系数均略微小于1,也足以说明在未来,在生产性服务业繁荣发展之际,其必将能拉动制造业的发展。

产业感应度系数测度结果显示,食品饮料烟草业,纺织、纺织制品业,木竹、木竹制品业,造纸、纸制品业,焦炭、精炼石油加工业,化学、化学制品业,基本金属制造业,汽车、拖车和半拖车制造业,回收利用业等11个制造业子行业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说明这类制造业更容易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的波动变化。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及实力的壮大必将加快上述产业的发展,并且有力提升其服务化水平。结合感应度系数,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高感应度服务业产业,包括批发贸易(汽车和摩托车除外)、金融服务活动(除保险和养老基金外)、房地产活动,其产业感应度系数大于1,对制造业发展变动比较敏感,与制造业的技术关联程度高;第二类是低感应度服务业产业,包括零售业(汽车和摩托车除外),仓储和运输支持活动,计算机编程、咨询、信息服务活动,这几大生产性服务业感应度系数小于1,说明这几大行业在与制造业产业技术关联上联系不够紧密,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

综合产业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看,目前我国主导战略性优势产业是汽车、拖车和半拖车制造业,纺织、纺织制品业,木竹、木竹制品业,造纸、纸制品业,化学、化学制品业,橡胶、塑料制造业,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业等几大行业,这些行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产业之间的关联水平高,波及效应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力度大,所处的市场地位高。然而,这些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产业附加值水平低,而生产性服务业未能发展成为战略性优势产业。这说明我国制造业亟需加速推进低端制造业向中高附加值产业迈步,同时要全面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整体质量水平和专业化水平,进而延长制造业产业链。

表5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力系数表和感应度系数

五、政策启示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是互相依存、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无论是制造业的未来还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前进方向,都需要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我国产业结构的创新升级,制造业的升级改造与新的突破,都要依靠服务业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必须要大力且全面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并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制。由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优化服务业结构,提高服务业辐射力。测度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子行业中对制造业起强有力带动作用的行业是现代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业。结合产业发展不平衡理论来看,全方位促进所有的生产性服务业同步发展是不科学也是不切实际的。从当前我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特征来看,可优先发展与其制造业关联度高的现代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发挥现代物流和金融服务业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作用,更好地为制造业向中高附加值的中国智造方向转型打好坚实的基础,提高制造业自主研发能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2.创新服务业发展机制,加快服务业产业集群。加速推进服务业产业集群,有利于集群内企业之间通过互动式学习、互利共赢、合作创新。由此,可减少生产投入和交易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加强企业市场抗风险能力,开发品牌优势,形成品牌辐射效应。随着制造业转型优化升级,产业规模化和集群化不断形成和发展,对服务业的市场需求逐渐增长,因此在保障生活性服务业的稳步发展的同时,更要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使其能更好的发挥主导产业作用。同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技术等服务产业,形成分区块的功能性产业集群,以点带面,进而在整体推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优化升级。

3.加快制造业从“制造型”向“服务型”转变,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微笑曲线”理论阐释了制造业的高附加值部分是科技研发和后端的制造服务,而中间环节制造业的附加值也越发寻求新的增长活力。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向“微笑曲线”的两头延长产业链,作为国民经济中间投入部分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为传统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的转型指明了道路。研究证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联动发展、互动程度较弱。然而随着生产性服务业产值规模、结构的优化调整、服务质量的提升,在未来,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无疑能更好的融合发展、互利共赢,两者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政府要不断完善协调发展机制,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可在开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加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

猜你喜欢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