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学亮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药山中学,云南 巧家 654600)
据了解,目前中国年轻夫妻正经历一波又一波的离异,家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挑战。离异家庭的子女存在打架斗殴、逃课辍学、校园欺霸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等问题,面对单亲离异家庭如此之多的问题,笔者认为,亟需学校通过管理来解决单亲留守儿童的问题,只有加强对单亲留守儿童管理的重视程度,提升单亲家庭父母亲的教育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解决单亲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
单亲及离异家庭教育问题形式严峻,父母的离异或者是父亲母亲单方去世所造成的单亲及离异家庭,孩子在心理和情感方面会严重缺失,加上“留守”的环境下,孩子长期缺乏父亲母亲的关爱和陪伴,对孩子的性格产生了负面影响。爷爷奶奶养育这种隔代亲,多数是溺爱,盲从的爱,导致孩子性格有非常软弱或者是非常极端的现象。由于隔代教育水平的不高,与时代脱轨,所教授的东西不一定被孩子接受,甚至会有抵触逆反心理。多数的农村留守老人文化程度低下,甚至一字不识,他们只能够保证孩子吃饱穿暖,无能力满足孩子情感教育的需求,遇到类似问题也无从着手解决,这种单亲留守儿童家庭的孩子他们不仅在生活上饱受着与普通单亲留守儿童更多的磨难,更加缺少爱,缺少关心,心理和情感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阴影,内心自卑。
针对网络负面文化冲击这个方面的因素,需要从思政教育这个角度切入,对单亲留守儿童加强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端正自身的行为以及思想。比如,对于行为不规范的这类学生,尤其是出现了违规违法行为的单亲留守儿童,需要从思政教育中渗透规矩意识和法治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规则制度的内涵以及法律制度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严格禁止出现违规违法的行为,要依照规矩和法律来行事。再比如,对于心理偏激的学生,这可以通过思想教育,对影响学生的负面文化进行批判。比如网络上传播的丧文化,便可以对这种文化形成的根源切入,通过辩证思维指出其中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形成清楚认识,意识到自身的某些偏激心理是不合理的,进而逐步扭转存在的心理问题,实现单亲留守儿童的管理。
心理辅导是管理单亲留守儿童的重要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主动对学生展开心理辅导,尤其是对单亲留守儿童要特别关注,在他们身上花更多心思。具体来说,首先,应该设置常规的心理健康普查活动,对全校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这可以通过构建心理健康普查信息系统来实现,让学生手机或电脑登入系统填写问卷,这样可以保护学生的隐私。其次,根据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心理情况展开全面分析,根据结果学生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即分为无心理偏激、轻微心理偏激、中度心理偏激以及严重心理偏激。最后,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层次,给予针对性的辅导。比如对于轻微心理偏激的学生,以常规教育和引导为主即可;对于严重心理偏激的学生,这需要通过专业心理干预手段,帮助这些学生重建心理环境,将偏激情绪彻底清除。
对于单亲留守儿童的管理,不能单纯依靠学校,还需要家庭也参与进来。因为从一些单亲留守儿童的形成原因来讲,根本问题还是在于家庭,是因为单亲家庭及离异家庭的因素,导致单亲留守儿童的出现。所以,要想更好的管理这部分学生,那么就需要从根源切入,解决家庭中的一些问题,这样才能化解学生自身的相关问题。所以,对于单亲留守儿童,就需要建立家校联合教育模式,学校可以了解单亲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挖掘出矛盾所在,然后了解学生对于家庭的真实期望,之后再与单亲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沟通,探讨解决家庭问题的可行之道。从根源上解决家庭问题,然后教师再来辅导学生的心理情绪,这样就可以实现单亲留守儿童的管理了。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为了管理单亲留守儿童,还需要对学生的自身发展进行规范,避免学生在自主发展过程中产生偏差。具体来说,对于学生的发展进行规范,需要遵循个性化原则,也就是不能强制性要求学生向某个方向转变,而是应该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规避错误方向,确保学生可以在个性化的方向上正确发展。通过合理的规范与约束,可以让学生有效避免自身发展的偏差,从而避免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问题。
社会元素是造成单亲留守儿童的原因之一,校园与社会始终存在区别,校园环境应该更加单纯,不应该向社会那么复杂。所以,在单亲留守儿童的管理中,就需要对校园内的社会元素予以清除,同时抵御外部入侵的社会元素,让校园保持纯洁性。通过对社会不良元素的抵制,能够让单亲留守儿童认清社会与校园的区别,从而改变自身的某些行为和心理,实现有效管理。
综上所述,对待单亲留守儿童,我们不仅要依靠学校教育,还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力量的大大支持,我们要讲究方式方法,把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单亲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用我们的爱心播撒阳光,在孩子的心里种下温暖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