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回归中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2019-01-12 21:12:05高文亮
魅力中国 2019年21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高中语文计划

高文亮

(重庆市南华中学校,重庆 401120)

一、经典阅读对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一)经典阅读之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培养的意义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文知识,逐步掌握汉字的使用规律,能够准确有效地运用汉字进行交流与表达的能力。经典文学作品作为人类语言艺术中的精品,包含着人类语言文化中最精湛、最丰富的语言知识和运用技巧。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品读,学生可以用最少的时间,以最直接的方式去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领略古今中外语言艺术变化的奥妙。

(二)经典阅读之于“思维提升与发展”素养培养的意义思维发展和提升素养包括直觉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的发展和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思维品质的提升两个方面。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完成对作品所蕴含思想、体现精神、揭示现象的深刻分析与认识,促进学生人生经验的积累,并在经典作品研读的过程中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比如:开展经典阅读专题讨论,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构建文学作品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用批判性的思维去审视作品、社会与人生,形成对作品的独特解读,提升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与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经典阅读之于“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培养的意义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是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鉴赏品位,并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作家用语言塑造形象,用文字表达思想,并通过艺术的书写,构建一个与现实既贴近又隔离的文学世界,进而引发读者对于美的感悟与思考。

二、高中生经典阅读的现状

经典阅读是开拓学生视野,加强语言素材积累,激发思维活力,提升审美品位,培养良好精神品质,促进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经典并非师生的心头所好,经典阅读依然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经典是需要细细咀嚼的精神食粮,它对于学生的成长往往具有潜移默化的内隐性价值。在高中繁重应试压力之下的师生和家长,往往投入更多的时间就会在短期内能提高某一学科的成绩,而对于经典阅读普遍缺乏足够正确的认识,甚至把人文经典当成“课外闲书”加以禁止。即使部分教师允许学生阅读人文经典,学生也只是在没有科学指导方法下的无目的、无计划地阅读,或不求甚解追求量的积累,或吹毛求疵纠结于一字一句地推敲,或数日一字不读,或一日沉迷数时。师生经典阅读意识不强,阅读无兴趣、无方法、无计划等问题将是制约经典阅读回归的最大障碍。

三、促进经典阅读回归的策略

(一)激发经典阅读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于学校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等现有资源,为师生的阅读提供便利,还可以通过举办“校园经典诗词大会”“经典朗读者”等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氛围,以提高师生对于经典阅读的重视程度,调动师生经典阅读的积极性。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好书推荐会、课前经典朗诵、经典片段情景再现等活动,激发学生对于经典阅读的兴趣。此外,教师也应提升自身经典阅读储备,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含英咀华、旁征博引,必然会吸引学生对于经典阅读的兴趣。

(二)指导经典阅读方法科学恰当的阅读方法是顺利持久进行经典阅读活动的重要保障,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培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经典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根据作品的体裁、风格等因素,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比如:阅读散文最忌浮皮潦草,需要通过对作者精准语言表达的分析,领会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意味,捕捉作者细微的感知变化;阅读小说需要注重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背景环境描写的把握与分析,并以此达成对小说主体的领悟与思考;阅读诗歌则需注重对语词、结构、韵律的把握和意象的分析,梳理诗歌所表现的外在事物与诗人所隐含的内心情感之间的关系。

(三)制定经典阅读计划新课标在学习要求中强调,高中生在必修阶段和选修阶段的文本阅读总量不能低于300万字。这对于课业压力繁重的高中生而言,如果没有做到所读书目有计划、日读数量有计划,300万字的读书量也将成为一纸空谈。所读书目有计划是指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本学期或者本学年读什么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根据教材要求、自身需要列出书单,制定读书计划。教师可引导学生以通读目录的方式,了解本学期所学教材的全部课文,以教材为经典阅读的出发点,从一篇到多篇,从多篇到整本,展开关联式的阅读模式,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阅读选择。日读数量有计划是指学生根据自身阅读水平的高低和每日课余时间的多少,合理准确地安排每日的读书篇数或页数,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每日阅读,不因主客观原因而中断懈怠。制定每日阅读计划,做到读多少心里有数,能够有效地改善学生“脚踩西瓜皮”式读到哪儿算哪儿的阅读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经典阅读回归能够得到落实的重要保障。

结束语:

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作为人类文化的结晶,打开经典就宛如进行一场高级的精神对话。经典阅读回归,是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必然要求,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师生只有正确地认识经典,有计划、有方法、有目的地进行经典阅读,才能真正让经典阅读发挥其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具体落实。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高中语文计划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0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语文知识(2014年12期)2014-02-28 2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