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2019-01-12 22:01:40漆会梅
魅力中国 2019年22期
关键词:四边形板书课件

漆会梅

(新疆阿拉尔市阿拉尔中学,新疆 阿拉尔 843000)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在培养人才方面独有优势,按照现代教育观念,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载体与初中数学学科进行整合,构建新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就会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一、如何利用信息技术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

"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适当的教学情景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景的创设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能观其境,闻其声,融其情。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材第一章第四节《从不同的角度看图形》,洪恩软件在制作这套多媒体课件时,展现了云雾缭绕的庐山,而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态,同时打出了两行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并配以抑扬顿挫的朗诵,非常容易地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引入了新课。

(二)运用信息技术,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

"数学内容的抽象性是数学的特点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事实、现象,学生不能亲自实验、感知,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若能利用CAI课件具有较强的表现时间、空间、运动和静止状态的技术特征,将不易观察到的事实、现象、知识发生的过程展现到学生面前,帮助学生通过感知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将有利于突破难点,启迪思维,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在讲《平面几何序言》"面动成体"的结论时,利用《几何画板》中的作图功能可制作出圆柱、圆锥、圆台等几何图形,从中截取出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并涂以鲜艳的色彩,然后隐藏原图形,再利用电脑的动画功能,让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沿着规定好的路线进行旋转运动,引导学生观察运动的结果,此时,因为画面上清晰地映出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的运动结果是圆柱、圆锥、圆台,学生一下就理解并接纳了"面动成体"的结论,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站在世纪之交,展望世界,国际竞争,实质是国民素质、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教育就是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包括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索规律,得出结论,直至提出新理论。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一个很有效的途径,就是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从而提高创新能力。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和增强自信心,也有助于锻炼学生克服困难,探求知识的毅力。而运用数学实验能做到纵横变通,拓展思维,展现动态的过程,发展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力手段。信息技术为数学实验提供了非常优越的平台。比如:不论四边形如何变化,四边形四边中点顺次连结所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使用常规工具作图容易掩盖几何规律,而用"几何画板",绘制出动态四边形,随着顶点的拖动,中点不改变,产生的新四边形始终是平行四边形。形象生动,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很大的帮助。

二、利用信息技术需注意

(一)正确处理教与学的"主导"和"主体"关系

在平时的听课和下载的一些课件中,我发现不少教师过于注重课件的整体性和精美程度,课件往往是从"同学们好"开始点击鼠标到"同学们再见"为止,整个课堂流程全部预设得一清二楚,每个环节的内容都被事先写在了点击后出现的页面中,不可更改一次到位。更为有趣的是这里每一个环节都在课件中被事先做好了标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以"电脑演示和学生观看"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圈,学生的思维都一致的沿着这个圈不断的、同步的循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信息技术发挥最佳教学功能,切不可让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由过去的"人灌"变为现在的"电灌"。

(二)正确处理学生动手操作和信息技术的关系

在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很多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动手操作对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更为重要。但是,在使用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时,有的老师往往忽略了让学生动手操作这一环节,把课本丢开,一节课都由媒体、软件包办代替教学内容的发展过程,学生只需机械地回答"对!""不对!",这样学生的学习便成为被动学习。然而现代化教学中,教学手段变化了,但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没有变。不能心中只有"技术",而忽略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正确处理教师板书和运用信息技术的关系

在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我发现很多学生不记笔记,问其原因,比较一致的回答是"来不及",因为信息的转化非常快,不少学生记了笔记就耽误了听课。教学中不少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为了扩大课堂的容量,把本来准备板书的内容都事先输在了电脑里,上课时直接投影显示出来,这样一堂课下来,教师在黑板上没留下任何痕迹或数字,学生就像看了一场电影,这样做看似节省了时间,但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和记录,其效果事与愿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和粉笔,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可以较好地控制课堂节奏,内容也可以方便地增删。其次,板书能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一些解题的格式、步骤需反复强调学生才能完全掌握。此外,好的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特别是在复习课时,知识的系统性尤其显得重要,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章节的重点一目了然。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时间。如果所有结论、规律都呈现出来,学生思考的空间就狭小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应当成为完善的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用的恰到好处,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猜你喜欢
四边形板书课件
圆锥曲线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中国篆刻(2018年9期)2018-09-22 07:17:14
四边形逆袭记
4.4 多边形和特殊四边形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44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32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