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视野下的高校教学模式:回顾、反思与展望

2019-01-12 10:22郭春珍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习者教学模式评价

郭春珍

(龙岩学院 教务处,福建 龙岩 364000)

1 引言

“慕课”(MOOCS),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新进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于2008年被Dave Cormier 与Bryan Alexander 教授提出。这个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界最大的革新”的慕课,在随后几年发展过程中,席卷了全球教育浪潮,它所带来的教育技术创新,引发教学观念上的革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 回顾“慕课”发展

2.1 慕课在国外的发展

《纽约时报》作者帕帕诺将2012年称之为“MOOCS元年”, 2012年慕课呈现出爆发式增长,Udacity、Courses、edX线上课程慕课平台相继出现,他们被誉为慕课的三驾马车[1]。Udacity是由斯坦福大学教授于2012年1月创办开放的盈利性网站,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了数学、商务、物理、计算机科学等。在众多的培训模式中,它采取了独特的“订单式”培训模式来开展人才培养。它们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在网上开设相关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生优先被推荐到用人单位进行就业; Courses 是由斯坦福大学教授于2012年4月创立的盈利性网站,该网站的课程主要有计算机、数学、商务、人文、工程学、医学等内容。截至2014年2月,全球范围内共计108所知名大学加入了Courses阵营,一共开设了608门课程,有640多万名学生; edX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非盈利性。它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于2012年5月创立的,主要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学生提供免费课程,同时以研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为基础,来提高线下传统校园的教学和学习水平。该网站的课程主要包括了电子、计算机、医疗等众多内容。

除了这三大慕课平台,其他国家也纷纷推出了不同形式的慕课平台。例如由英国12所高校联合发起的Future Learn平台,澳大利亚的Open Study平台,美国与芬兰多所高校合作开发的WEPS平台,德国的IVersity平台等。

2.2 慕课在国内的发展

慕课在我国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2013年5月,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6所亚洲著名高校联合宣布加入edX;7月,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与Courses签署了合作协议; 10月,清华大学启动了“学堂在线”项目,同时开设了七门课程。2013年是国内慕课兴起并迅速发展的一年,被称之为中国慕课元年。

我国高校和组织除了加入国际平台外,也为慕课在国内的“本土化”发展方面作了努力。如2013年10月,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开放,面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北京慕课科技中心成立的慕课网(imooc)是由是学习编程的免费平台;酷学习网则是上海推出的首个基础教育慕课的公益免费视频网站。爱课程是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的一个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集中展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和“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奥鹏远程教育中心”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数所高等学府在深圳成立了“MOOC”中国联盟,允许学生跨校选课,推进课程资源共享和互认学分[2]。此外,国内还有网易云课堂、中国大学MOOC、咪咕学堂、万门大学等平台组织,也提供中文慕课服务。

3 对“慕课”教学的反思

3.1 当前“慕课”的优势

3.1.1 课程内容丰富优质,满足不同需求 由于网络资源的开放性,慕课课程是面向全世界的,且随着越来越多名校的加入,慕课平台提供了涵盖不同国家、文化、语言背景的包括数学、统计、计算机、自然科学等在内的多种学科知识,具有丰富性与多样性,也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的求知需求。

3.1.2 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流通 慕课课程解决了传统课程的相对封闭性。因为在时间上,慕课课程平台是24小时全天开放的,如果对所学内容不理解,学习者还可以进行重复学习,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在空间上,学习者无论身处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具备网络资源,就可以参与慕课学习。这就使学习者无论种族、年龄、经验背景、时间、地点都可以到慕课平台上进行注册学习,并且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学习进程。

3.1.3 精品化的微课程资源,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MOOCS 平台合理利用学习者的注意力保持在大约10分钟的原理,将一些课程分割成5—15分钟左右的“微课程”。它迎合了学习者保持注意力的最佳时间需求,高效传达信息。同时,这些微课程穿插了许多个小问题,学习者只有答题正确过关之后才能进入下一段微课程的学习[3]。每段微课程包括了丰富的内容,主要有小测试、学习的背景资料、课程讨论区等。如果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学习者还可以通过在线的老师或同学交流来获取帮助,这就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3.1.4 提供学习的大量数据,体现出过程性评价的科学性

传统的大学课程,一般是在一个单元或者一个学期的教学结束后,对最终结果给予评价,即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无法看出学习者的进步和优点所在,反馈的信息也相对滞后,只是简单对学习者进行划分等级或下结论。慕课克服了终结性评价的缺点,它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数据的分析与评估。这些数据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印记,这些印记主要记录了学习者观看视频、回答问题、与他人交流的具体状况,揭示出学习中的发展趋势与学习模式,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学习和理解了什么、没理解什么、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因素等等。这样学习者就能及时对自己定位,对自身的学习表现、预测未来和发现问题作客观性的评价[4]。

3.1.5 互动式教学模式,实现师生关系的“翻转”

以教师讲授为主、“满堂灌”的灌输式教学是高校中较为普遍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被动接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调动。而慕课下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自主在课前、课上、课后自主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优秀的学生还可以在线上回答他人的问题,带动众人学习。在这个平台上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他们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组织者和引导人,而学生则成为了课程的消费者、建设者和创造者,这种亦师亦友的平等关系,实现了师生关系的翻转[5]。

3.2 慕课对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带来挑战

随着慕课席卷教育界,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强而有力的挑战。电视、广播、远程网络教育等形式的在线教育在慕课出现之前已经问诸于世,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各自领域的发展。但是这些课程都是线下课程简答的拼凑和复制,对传统大学的授课方式进行模拟,并未创造出自身独有的教学模式。教育领域尚未被互联网人所开发和挖掘。因此慕课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不温不火的格局,让人们看到了信息网络技术颠覆高等教育现有教育模式的可能性。现在“90后”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他们个性张扬,大多是在开放的网络技术中成长,他们可以从多个渠道获取知识,传统 “大锅饭”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基本的求知需求。慕课的出现,为这些学生主体提供了在线学习的平台,多数课程的主讲人为全球科技、文化的顶尖人才,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进度来调整听课进程。慕课的时间安排、知识传递方式更加符合学习的规律和要求,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科学的评价方式也更加吸引学生的眼球。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说道,“这场在美国发起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其运作模式已在根本上开始触动传统高等教育的根基,将引起大学的重新洗牌,最终形成全新的大学格局。”慕课,预示着教育领域即将迎来重要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4 展望“慕课”时代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

4.1 加强教学模式的改革意识

高校的领导者应该意识到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力度,创造出符合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同时,授课的教师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改革意识,也要正确了解和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自身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在慕课浪潮对高校教学的强烈冲击下,高校教师应该将教育技术纳入到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之中,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水平,在网络时代掌握前沿技术,应对新形势的挑战。

4.2 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

慕课丰富了学生学习内容,但是他们往往更多地去选择国外的优秀课程,对国内的一些优秀课程则相对冷淡。因此,我国高校应在教学内容及设计创作上转变思路,借鉴慕课的“知识共建思想”,联合采用“多头并进”和“自下而上”的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优化。高校间、学科专业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团队协作、资源共享便是“多头并进”,“自下而上”则是慕课组织者应用平台来引导学习者共同参与到课程资源建设中来。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资源不仅可以使教学模式更加适应现代教学体系的变化,而且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发现教学模式中的缺点,找到并制定出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案。

4.3 革新传统的课堂关系

要使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发生转变,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课堂逐渐走向对话。传统的教学以“教”为主,学生被动地“学”,教师按照授课的需要决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等。但是,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人才,传统的大学课堂与这一原则背道而驰。慕课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既是课程的消费者,也是建设者和创造者,教师则成为了课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

因此,建立新型的课堂关系成为了变革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之一。应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围绕学生需要设置教学,按照学生学习规律设计课程。同时,教师也必须在课前预先观看视频内容进行自学,随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问题答疑和深入探讨。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得以实现,大量的问题在学生群体中得到解决,教师的地位也由原来的操控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

4.4 建立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慕课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评价是激励教师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导向。我国高校的教师评价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渐由定性评价为主转为定量评价为主。虽然这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推进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方面也存在一些弱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价主体和方法。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师评价的主体,往往缺乏同行、教学督导、专家及学生的广泛参与。同时一些教师评价形同虚设,无法客观全面反映教师真实的教学水平;二是评价的指标。评价的指标体系在量化方面具有一定科学性,能客观反映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在定性方面,如教师的创新能力、道德水平、以生为本的观念等标准因为难以被量化计算,容易被忽视和淡化。因此高校应建立和不断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扩大评价主体面,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5 逐步建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虽然慕课具有多种优势,但其无法全面取代传统的大学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慕课适合于数学等自然学科,但是在哲学、生命伦理学等人文学科却不太适用。变化着的教学进程、非固定化的知识模块等形成了模糊化的教学目标,而离开现场指导的实践教学也失去了面对面传授操作要领的实际意义。因此慕课教学的交互缺乏传统课堂授课的直接性,老师无法及时了解和精确控制课程进展情况,而且慕课中的替考、作弊等现象的发生率也较高。

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了大学课堂应该采取线上与线下、慕课与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6]。 “混合教学模式”应该成为未来高等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混合教学模式”应包含视频课、面授课、讨论课三大模块。这种教学模式既结合了开放、互动、灵活等慕课的先进理念,又保留了传统大学课堂的现场参与等优点。应逐渐建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应用慕课学习简单的基础知识内容,而对于高、精、深的教学内容,则通过课堂来进行组织和探讨。

5 结语

慕课的出现,对高校教学模式来说是一种挑战,但同时也为它带来了变革的机遇,慕课将成为对高等教育产生极其重要影响的关键事物。但是,对慕课的批评和质疑之声也从未停止。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所能做的,不仅仅是要以积极的姿态和乐于改变的态度来接受它,同时,应借鉴其先进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就我国而言,针对慕课的发展,在寻求政府的政策支持的同时也要寻求校企合作新模式,相关部门在学分认证、立法提案、课程设计与开发、师资队伍引进和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高校要尽快转变思维,借力慕课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利用开放教学资源和在线教学课程,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学习者教学模式评价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