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01-12 09:21江苏昆山市花桥徐公桥小学陶爱萍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小猴子新知积木

江苏昆山市花桥徐公桥小学 陶爱萍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应当利用所有可行的方式激发出孩子的求知欲和求学欲。”长久以来,我国的小学教育都存在着“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学生通过机械地反复练习来接受知识,对知识的掌握也只停留在浅层阶段,学生不能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碰到难题无从下手,从而逃避甚至出现排斥的情况。笔者认为,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没有吃透教材,没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没有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渴望。而课堂的导入环节就能够非常好地解决此类问题。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授课环节有很多,课堂导入可以说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由于年龄的原因,个性鲜明,活泼好动,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将知识通过良好的途径进行导入,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

1.导入方式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不能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尤其是在新课导入时,最常见的就是直接导入和复习导入。教师在教授新课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运用合适的多样化的导入方法。运用直接导入法时,教师没有过渡性的语句,而是开门见山地指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种导入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有一些效果,但是对象是低年级学生时,就不是很恰当。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年纪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够集中,形象思维能力较低,学习的持久性也较低,情感容易为外界所影响。直接导入法缺乏新意,无法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课堂的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很好。运用复习导入法时,教师也容易进入误区。复习导入不等同于复习,如果片面注重对旧知进行复习和练习,而没有实现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可想而知,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课堂导入过程与新课内容的关联性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无疑是巨大的。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很多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了课堂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其对课堂导入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导入过程流于形式,经常追求形式上的生动活泼,一味地追求课堂气氛,而没有深入发掘教学内容,学生一阵热闹过后,在学习新知识时,仍旧一头雾水。

课堂导入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激起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吸收新知识。优秀的课堂导入过程要综合各学科特征、教学目标、学生年龄特点、学生的知识储备及教学内容等诸多因素。

2.导入时间把握不准,学生注意力分散

小学阶段学习的数学知识是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个阶段的知识特点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在一个知识点上,欠缺深入研究的能力。部分教师在课堂导入时,时间和内容安排不合理,过于冗长繁杂,学生的注意力一开始被吸引住了,但是过了刺激点之后就容易分散,降低了课堂导入的效果。笔者曾经听过二年级的一堂数学课——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初步认识,授课教师在课堂导入时,选取了不同建筑物的照片,请学生在上面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由于例图里图形太多,学生花了很长时间去一一选出来并分类,导致整个导入过程到了后期,学生的兴趣已经逐渐消失,并且影响了整节课的时间安排。

3.导入氛围不够融洽,师生缺乏互动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必然是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和学生进行互动沟通交流,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但是,现阶段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上仍然有很多教师采取“专制”的管教办法,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实现。课堂气氛不活跃、不融洽,长此以往,学生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就不敢向教师请教答疑,教师也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薄弱环节,这样就会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背离。

二、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导入效果的对策分析

1.导入方式应灵活多样

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运用不同的导入方式,教师在授课时应该结合不同导入方式的特点进行选择。良好的课堂导入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要与新知相关联,同时还需具备趣味性。与新知关联性较好的课堂导入方式能够使学生迅速发现课堂的教学内容主题,进而做好准备,学生也会主动探究知识,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趣味性较强的导入方式能够较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迅速融入数学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分心。导入在设计时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好奇心更重,求知欲更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发展特点,设计能够契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导入方式。常用的导入方式有故事导入、谜语导入、歌曲导入、悬疑导入、实物导入、生活实际导入,等等。

例如,“观察物体”一课中的导入片段:教师把学生每四人分成一组,分别坐在桌子的四边,每张桌子上摆一个毛绒小猴子玩偶,教师提前给学生准备了猴子图片。

师:我们来观察桌上的小猴子,你看到了小猴子的哪些部位?

生1:我看到了小猴子的脸,脸上有眼睛、鼻子、嘴巴。

生2:我看到了小猴子的后脑勺,还有一条尾巴。

生3:我看到了小猴子的耳朵和手臂,还有一只脚。

生4:我也看到了小猴子的耳朵、手臂和一只脚,还有脸也看到了。

(教师——进行点评表扬)

师:现在请大家找一找桌上的哪张图片是你看到的小猴子的样子。

学生观察图片之后,教师一一教授正面、背面、侧面能看到的小猴子的特点。

这一节课采用了实物导入的方法,具有开放性、活泼性的特点,学生能够真实看到实物的样子,而不是凭空猜想,记忆更深刻,兴趣更浓厚,对后续知识的教学也会更为有利。

2.导入时间应合理把握

合理控制时间是教师上课的必要技能,教师要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将课堂每一部分内容的时间占比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分配。教师还要对自己的教学风格了然于心,把握上课节奏。当下课堂要求学生是主体,要加强学生的参与度,这就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学生回答等活动。课堂导入尤其需要体现出学生的参与度,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制订课堂活动开展的规则和计划,周密安排活动步骤。

例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一课中导入片段:教师准备四种不同的积木,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体和圆柱体。积木大家都见过,因此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之后教师实际演示了怎样把积木压紧在白纸上进行描画一个平面图形。学生拿出教师课前为他们准备的积木,按照教师的步骤进行描画。教师在安排给每个学生的积木时也是很有想法的:一个小组四个学生的积木都是不一样的,这样便于后续四种图形的讲授,学生能够将自己所画的图形放在一起,就近观察比较,结论就会呼之欲出,这样安排后续整节课的讲授就非常顺利。课后教师也说,他将可能影响上课效果的几个因素都设想了一遍,在课堂导入的时候尤其注意到了将一组四个学生所描画的物体安排得尽量到位。

3.导入氛围应积极活跃

课堂导入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活动,不是教师在台上演、学生在台下看的过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在互动中进行的,尤其是在导入阶段,需要教师与学生的良好配合,如此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把学生引入了教师预设的情境中,这样才能顺利将新知教授给学生,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我们一直说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又反过来运用于生活中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教师更要注重在课堂导入环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实用性。使他们恍然大悟:哦,原来自己司空见惯的现象或者物体就是书本上的数学知识,数学原来就在我们身边。因此,教师在课堂导入时要尊重学生的感受,要关注学生表现出来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下进行学习。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巧妙运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教学内容特点,以及提高教师自身知识水平,将三者进行有机结合,设计合理有效的课堂导入环节,以此激发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新知。

猜你喜欢
小猴子新知积木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星钻积木
小猴子
小猴子
有趣的积木
玩积木
新知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