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璇
[摘 要] 福建南音从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走来,无论是主要乐器、记谱法、润腔法,还是曲牌分类、演出程序,都延留了中国千百年来的古风古韵。2009年10月,南音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南音课程作一些思考。
[关 键 词] 南音;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性符号;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016-02
《中国音乐词典》关于“南音”有以下解释:(1)周代的南方音乐,简称“南”;(2)先秦已视作古乐的南音;(3)即“福建南曲”;(4)曲艺的一种,用广州方言演唱,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本文所述的“福建南音”,由“谱”“曲”和“指”构成。“曲”是散曲,又称草曲,有谱有词。“指”是有词有谱和注明琵琶指法的大曲。“大谱”是纯粹的器乐曲,每套各有一个主题或套名;无词而有琵琶指法。
南音历史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唐代“大曲”被带入福建,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南音”。宋元时期,福建泉州曾是对外通商港口,正值海上“丝绸之路”兴盛之时,各种文化交流频繁,南音在泉州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福建南音作为具有相当社会地位的缙绅阶层娱乐欣赏的音乐活动而存在,其组织形式为文人性质的雅集型乐社或管阁。明清以来,泉州南音的传播进一步扩大到台湾地区、东南亚以及欧美等国。泉州南音与西安城隍庙古乐、山西五台山青黄庙音乐、北京智化寺音乐并称为“四大古乐”。2009年10月,“南音”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美国学者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1]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的南音具有明显的符号意义,多方面代表了中国传统戏曲、传统音乐的样貌。
一、民族性
南音的以下几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一)隋唐燕乐调
南音音乐在调式及音阶,既有C调的四空管,也有倍思管,都是五声音阶,有时也用六声音阶,宫、商、徵、羽是常用四宫。而四宫中五空管G雅音阶也常用,也就是雅乐音阶形式。这与产生于盛唐长安的西安城隍庙古乐中的音阶有相似之处。而隋唐燕乐的调式,五声、六声音阶体系是我国传统音乐音阶调式的特点。南音乐队中二弦的定音采用五度定弦法,这也与我国传统律学的“五度相生律”一致。
(二)主要乐器
演奏南音,主要的乐器是洞箫和琵琶。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和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在隋唐时期,已成为主要乐器,到唐朝时更是出现了顶峰。演奏形式也逐步发展为横抱和竖抱。而南音一直用唐时的大腹短颈琵琶,并保持着唐宋时期横(斜)弹的演奏姿势,与敦煌壁画《韩熙载夜宴图》中所画状态极为相似。在南音曲谱中的指骨,是标明了琵琶弹奏指法的。
当代的非遗传承人苏统谋就精通洞箫技艺。洞箫沿袭于“尺八”,尺八演奏极盛于唐代。据《唐书·吕才传》记载:“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南音洞箫是“十目九节,一节两孔”在漫长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洞箫留存了尺八的器形、按孔方式等。
(三)记谱法及曲目分类系统
南音的记谱法是工尺谱,与琵琶等乐器的指法紧密相连。南音工尺谱由谱字、指骨、撩拍三部分组成。“指”为琵琶弹奏指法,“骨”是骨干音,隐含了旋法、节拍、节奏、唱腔等一系列音乐要素。
中国传统音乐的记谱法有鼓谱、文字谱、减字谱、燕乐半字谱、工尺谱、律吕字谱等。这些记谱法大多是以文字指代音乐的音高、指法等。属于“音高谱”或“框架谱”,工尺谱往往具备记录音乐的文学意境和音乐韵味双重意义。
黄翔鹏在《乐问》中曾提道:过去的乐谱,点歌用的折子都是按宫调来分类的。从前伎乐人在唱曲之前必须先定宫调,再定曲牌,艺人在同曲牌中选不同歌曲。这个传统不但在唐代是这样,一直到宋元时还是这样……当今福建南音在演奏时也规定当天的演奏都必须用同一个“管门”的曲子。
(四)唱法唱腔及润腔
南音吸收了昆山腔、弋阳腔。昆山腔被称为我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清丽悠远,旋律优美。弋阳腔也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艺术风格质朴,具有亲和力。南音唱法讲究:咬字吐音字正腔圆,根据曲词曲情曲韵的需要,分为文读、白读、俗读等语言;讲平仄、论阴阳,遵循骨谱(指骨)指法发声;音清字明曲韵甘甜,唱腔与指法统一。
南音演唱有明确的润腔原则,即“引、塞、贯、折”。引,指歌声由谱例中上方大二度装饰音引入本音;塞与“引”相反,是由下往上润饰本音;贯,指一口气唱满“点、挑、甲”三个指法,或一气唱完五个指法;折,则是演唱中间有间隔的换气。南音演唱者在大二度润腔法则的基础上配以自己的即兴润腔。指骨中的谱字是“宫”,唱腔是“商”。这种润腔法与《隋书·音乐志》中所載:“五音非宫不调,无味非甘不和,又动声仪宫唱而商和,是谓善……”是一致的。
二、专用性
福建南音除了在专门的演出场所进行,还用于祭祀仪式。中国一直有音乐、歌曲用于祭祀的传统。《诗经》中的《颂》就是收录的祭祀歌曲。中国祭祀文化中有祭天、祭地、祭祖等。
每年农历二月十二和八月十二是南音乐社举办“郎君祭”的日子。有“祭郎君”和“祀郎君”的仪式。五代时期的后蜀国君孟昶“善弹、好属文、尤工声曲”,泉州南音子弟将其奉为南音祖师爷。“郎君祭”是祭拜孟昶的仪式。祭祀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程式、顺序进行,祭拜过“郎君”之后是“祭先贤”,祭拜的是历代先贤,程序与“祭郎君”相似。
另外,福建南音乐社会在乐社成员或德高望重之士以及对乡里或乐社有特殊贡献的人士去世时,以南音仪式参与“上葬”。这在民间称为“三奠酒”。“三奠酒”仪式也有固定的程序、曲目。
南音音乐的祭祀专用性使南音音乐成为传统礼仪的载体。正如人们所说:“遗产的存在具有延续性”[2]。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音,不仅遗存中国传统乐器、唱腔、记谱法、曲牌的种种风貌,同时也延续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
作为一种“有生命的艺术形式”[3],南音曲风恬淡清雅、内敛含蓄,唱词委婉缠绵、朴实自然,代表了中国传统以“和”为美的格调。在我国,高校开展南音课程对学生了解国学、国粹,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积极的意义。高职艺术类学生是基层艺术教育的主体力量,他们对南音舞台表演形式、主要乐器的历史渊源、读谱、唱腔唱词的了解;对南音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民族精神的领悟,将有助于在工作岗位上把传承和发展南音这项事业做细做实。同时,南音用闽南语演唱的地方性特色,又对福建泉州、厦门等地的高校发出了更为现实的时代召唤。
笔者认为应从学习南音本体的层面和挖掘南音文化、精神内涵层面,构建高职学校的南音课程体系。
(一)南音本体学习
王国维曾提出“动作、言语、歌唱”而成戏。南音在动作、言语、歌唱之外,由于南音工尺谱是综合琵琶演奏、唱腔唱词的文字谱,南音的教学需要围绕读谱、乐器演奏、动作、演唱等几方面进行。
南音谱例“指”的部分,每一套都由若干节组成,每一节可以单独演奏。“谱”与“指”不同,谱子上没有文字唱词,大都是描写四季景色、花鸟昆虫或骏马奔驰等音乐形象的。“曲”即散曲,据统计有2000多首。这些曲目已相对程式化、规范化。挑选有代表性的曲目,由浅入深,教会学生根据“指骨”和“骨干音”的分析,把工尺谱还原成乐音的知识。
表演南音需要用闽南语演唱,在福建的高校、高职院校,有很多会讲闽南语的本地学生。学校应抓住这一条件,在教授南音读谱的同时,把学生分成组,请会讲闽南语的学生带动不会讲闽南语的学生学习闽南语,学习南音唱词。
南音演奏的主要乐器是琵琶、洞箫、二弦等。这些乐器的学习专用性、技术性强,练习和掌握需要大量的时间。学校可以以学生兴趣为主,让学生自主选择至少一件乐器学习。
在民间,南音的传承和沿袭场所是乐社和馆阁。高校和高职一直有学生组织,如学生会、团委、文学社等。学校应建立南音乐社,定期排演难易程度适宜的南音经典曲目,灵活排练多种形式如轮唱、对唱、合唱等,并鼓励成熟的作品登上校园舞台。
(二)挖掘南音文化和精神内涵,开设与之相应的音乐史、中国传统美学理论课程
南音音乐是浸润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流变中发展而来的。讲授中国音乐史,能够使学生了解南音调性的源头,从“雅乐”到“隋唐燕乐”“诸宫调”等。在此课程中还涉及琵琶、尺八等传统乐器的演变史,在中国民族乐器的大家庭中了解自己熟悉的乐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制、演奏状态、相关的人文故事、诗词歌赋等。
南音从旦、丑对演的民间戏曲,发展成社会上具有相当地位的缙绅阶层娱乐欣赏的表演形式,其精神内涵也逐渐符合传统美学“和”的审美旨归。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儒文化:《礼记·中庸》中载:“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道家主张“冲气以为和”,老子说“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强调人之形体与精神的合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合一”说的基础上提出“吾民同胞、吾物与也”表达了深厚的和谐宇宙观。“和”也成为中国文人士大夫推崇的齐家、治国方略及娱乐审美标准。
中国音乐史上,清代小说家、戏曲家李渔在他的专著《闲情偶记》中表达了与“和”的思想一脉相承的戏曲美学观。在戏曲“词采”“音律”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推崇“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的艺术境界。
我国17世纪的小说家、戏剧家凌濛初著有《南音三籁》,文中对南音散曲加以品鉴和编撰。传达出他崇尚“本色、自然”的美学旨趣:“曲分三籁,其古质自然,行家本色为天,其俊逸有思,时露质地者为地……”
南音在多方面体现了“和”的精神。从主要乐器看,琵琶、洞箫、二弦等,各司其职而又和鸣互衬。音色含蓄优雅、平静柔和。从润腔原则看,讲究“宫唱而商和”,演唱者的即兴发挥和根据工尺谱的灵活创造都暗合了隋唐以来音乐理论界“和为善”的原则。
戏曲表演的学习,如果仅仅停留在音乐、动作、乐器演奏的音响和舞美层面,终究是难以得其要领和主旨。让学生学习中国音乐史,研读中国传统思想和美学、戏曲文论,才能达到通经致用的水准。因此,在高职的南音课程体系建构中,有针对性地安排理论课学习是必要的。
三、总结
根植于泉州的福建南音是中国传统音乐、戏曲的代表性艺术。表演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蕴含深刻的民族精神。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南音艺术,既是对南音的传承和保护的具体实践,也有利于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社会活动中精准把握南音的艺术品格和精神内核,进一步探索保护和发展南音的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1]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博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6:51.
[2]彭兆荣.遗产反思与阐述[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
[3]李春霞.遺产、起源与规则[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