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拓理论的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9-01-11 05:57:42周志英钟晓军吕红波周志丹
职业技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基元跨境电子商务

周志英,钟晓军,吕红波,周志丹

(浙江万里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0 引言

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引导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下,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国际贸易迎来了新一轮高峰,同时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创业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培养模式,而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创新改革,为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本文利用可拓理论对电子商务培养模式进行拓展,多角度探索了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1 问题——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子商务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涉水电子商务,这催生了巨大的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市场。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5 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75%的电商企业存在人才缺口。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应承担起为企业培养和输送符合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重任。

但与此矛盾的是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下的巨大人才需求缺口的同时,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率低下,企业满意度不高。一边是巨大的人才需求市场,一边却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2015 年 11 月国家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也凸显了当前高校在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对接之间存在的欠缺,也显现了高校当前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社会对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标准的问题。

电商企业的“用人难”与电商毕业生的“就业难”二者之间出现的尖锐矛盾,也是众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所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技能与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力出现了不对等。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学生理论不够扎实,专业知识方面薄弱、应用能力较弱,难以达到企业的岗位要求。而企业最不满意也是高校毕业生最欠缺的在操作技能方面、实践环节方面,因此校企之间需要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有效的培养途径,缩小校企之间的人才需求矛盾。

2 可拓创新理论与方法

可拓学( Extenics) 是我国首创的一门创新拓展科学,是以广东工业大学蔡文为首的中国学者创立的新学科,是用形式化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于解决矛盾问题的科学。可拓学提供了一种理论和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和模型,特别适合于解决各种类型的创新中遇到的矛盾问题。它把矛盾问题变成一种形式化模型,建立了一套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可操作拓展工具,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可拓方法包括物元可拓方法──发散树、共轭对、相关网、分合链和蕴含系,物元变换方法──基本变换、复合变换和转换桥方法等等。基元模型以基元的可拓性为依据,是解决矛盾问题的基本模型。所谓基元指形式化描述物、事和关系的模式,记作:

O(Object)表示对象(物、事或关系),C表示对象的属性,V表示该对象某个属性的量值。

3 应用型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创新拓展模型

3.1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知识结构的物元分析

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由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力量等基本元素组成。根据基元理论,分析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基本元素,此处只选取部分将要进行拓展的基元。

设置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应从“为谁培养人才”和“培养什么的人才”两个方面去定位和确定。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其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同时考虑地方特色和需求。

直接达到培养目标是无法一蹴而就的,需要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等支撑。可以利用蕴含分析来分析如何达到培养目标。可拓理论的蕴含分析是根据物、事和关系的蕴含性进行的分析。设基元B1、B2,若B1实现必有B2实现,则称基元B1蕴含基元B2。由以上定义可得,培养目标达到蕴含了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的合理实现。因此实现培养目标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培养方案和新颖实际的培养模式。

应用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知识结构,通过物元分析可以得到:

矿区及周边主要出露三叠纪火山岩,侏罗系及白垩系、古近系。下侏罗统漾江组(J1y)主要为灰紫色中细粒岩屑砂岩、粉砂质泥岩碎屑岩和橄榄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等火山岩;中侏罗统花开左组(J2h)主要为为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夹暗紫红色岩屑石英砂岩。上侏罗统坝注路组(J3b)为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紫红色细砂岩。

3.2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拓展分析

在上述知识结构中,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一贯是高等院校电商人才的短板。虽然高校设置有实践课程,但基本以模拟实验系统为主,缺乏真实的企业环境,缺少与业界的真正互动而导致学生实战经验匮乏。而企业希望毕业生上岗即用,由此产生了大专院校电商专业培养与电商人才市场的高技能需求之间的矛盾。如何达到厚基础、精专业知识,同时又具备熟练技能的电商人才呢?创新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拓展是必经之路。分析培养模式的基元,得到以下多种培养模式,具体如下:

“3.5+0.5”即传统的培养模式,七个学期的校内教学,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所谓的“2 + 2”本科人才培养方式是根据两年记一级学科的模式,学生先学习基本课程和相关的通识课程,等两年后再进行专业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容包括专业的课程和专业的技能。“3 + 1”指前三年要求学生完成有关学业,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其他相关知识;第四年安排学生去电商企业实习,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校企共同制定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为学生配备学校和企业“双指导老师”,把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以后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一个以“3”为基础,以“1”为拓展的模式。3+0.5+1为浙江万里学院独创的培养模式,专门针对非电商专业学生选择电商企业实习的模式,其中的“3”为前三年学习原专业知识,“1”等同于“3+1”模式中的实习一年,而“0.5”为电商理论课的补课课时,具体操作见后文案例。

4 浙江万里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浙江万里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成立于2006年,是浙江省高校中最早建立电子商务专业之一的院校。2014年9月,获批为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2017年5月获批建设浙江省“十三五”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在专业建设期间,受到电子商务行业快速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遭受了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高要求的巨大压力。基于此,浙江万里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积极探索,尝试以可拓理论开阔改革思路,创新教学改革实践,走出了一条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路径。具体做法如下:

4.1 以符合地方特色及自身特点来正确制定电商人才培养的合理定位

浙江万里学院属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浙江传统产业及中小型企业集中,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同时又面临舟山新区建立、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和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宁波作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宁波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等诸多机遇,这就要求地方高校所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不仅要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能力,还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转岗能力和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对外交流能力。

因此电子商务专业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驱动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熟悉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具有坚实的经济管理与现代商务的理论基础,掌握电子商务原理与技术、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法律等知识,能够胜任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外贸公司或其他企事业单位的电子商务战略规划与决策、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实现、电子商务实施与运作、具备电子商务创业基本条件的高素质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基于地域特点和需求,浙江万里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人才就业岗位定位为主要培养在中小企业或外贸企业中从事电子商务实务工作的技术型(除平台美术设计)和商务型(跨境)人才,岗位层次多为业务层面和操作层面。

4.2 浙江万里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可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基于“1”拓展的创新“3+1”模式

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拓展分析的多种模式中,相比其他模式,“3+1” 本科人才培养形式更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浙江万里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实施的“3 + 1”指前三年要求学生完成有关学业,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其他相关知识;第四年安排学生去电商企业实习,把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以后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一个以“3”为基础,以“1”为拓展的模式。

对其中的“1”进行发散,指不停留在仅仅简单地让学生实习,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已有模块方向、将来职业规划进行拓展,注重专业方向的多元化,个人发展的个性化。具体如下:

按时间划分“3+1”是对培养模式进行纵向拓展,在此基础上,对培养模式进行横向拓展。首先按电商的领域划分成跨境电商和国内电商两个模块;其次每个模块按照各自的方向再进行横向拓展。如指地方跨境电商龙头企业由于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针对性培养的跨境电商人才,因此在“1”年中企业出培训力量和高校联合培养所需跨境人才;是指学校把职业领域规划为跨境出口的同学整合起来,和政府部门、跨境出口企业合作,在进行专门专业的强化训练后进入跨境出口企业实习一年;其他方向操作模式相似,不同的是企业环境。

在最后一年中,学生真正进入企业,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校企共同制定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为学生配备学校和企业“双指导老师”。通过“1”年实际环境顶岗实习的学生在毕业时已是具备一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士,具有远远领先于一般毕业生的经验优势。

(2)“3+0.5+1”跨专业电商特色班模式

培养人才要以学为主,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还有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改进,甚至可以打破原有固定的专业、方向和课程、教学内容,真正实现适应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适应电子商务发展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的构建,适应个人发展对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的需要。

以往电商专业培养的改革都局限于本专业,但在电商人才需求调查中发现,电商专业毕业的人才其专业知识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电商企业特别是跨境电商蓬勃发展以来,企业对电商人才的需求不仅包括电商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大量IT技术、外语才能、营销、物流管理、美工艺术、广告策划等其他专业人才。然而这些专业学生在原专业学习过程中从未接触电商专业知识,由此又产生了一个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仍可用可拓理论中的事元分析进行拓展。所谓事元是用动作、动作的特征名及相应的量值构成的有序三元组来描述物与物直接的相互作用。

对于“电商知识学习”这个事元,其特征及其对应的量值如下:

在电商知识学习这个事元中,第三列的量值相对应于第二列的同一属性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取值,即一征多值,从而起到拓展扩散的效果。量值有时又可能同时是一个基元,比如量值“学生”本身具有很多特征及对应量值,此谓复合基元。

在电商知识学习的复合基元中,学习者的属性“专业”的量值以往都是本专业即电商专业。现把学习者从本专业扩展到全校所有相关专业,由此电商知识学习者的专业量值可以取值电商专业、计算机技术专业、软件专业、国际商务专业、外语专业、物流专业、动画专业、广告媒体专业等等。也就是在全校范围内招收各专业对电商特别是跨境电商有兴趣的学生,组成跨专业电商特色班,培养具有复合知识的电商人才。

在跨专业电商特色班中,面向全校各专业招收对电商特别是跨境电商有兴趣的学生,进行面试筛选,利用平时及假期进行电商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在掌握了电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后,对其进行个性化分流到下文B5基元各方向中。由于在正常的三年本专业学习以及第四年的电商企业实习以外,利用平时周末以及暑假补课,因此模式命名为“3+0.5+1”。其中的“3”为前三年学习原专业知识,“1”等同于“3+1”模式中的企业实习一年,“0.5”即补课课时。该模式的最大困难在于非电商专业学生在第四年的课程对接问题,需要针对每个专业的每个学生进行学分核算,选课对接。此模式在本专业已实行三届,涉及国际贸易、英语专业、软件工程、市场营销、动画制作、物流管理等28个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受到企业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5 人才培养成效

(1)校企合作实现产学无缝对接

特色班学生在学校电商理论学习基础上,进入跨境电商企业见习实训进而顶岗实习,通过团队分组、业绩考核、培训考核等多维度全方位培养学生员工意识,提前了解相关企业文化及跨境电商实践流程,实现产学的无缝对接。

(2)多专业交叉培养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

特色班面向全校各专业招生,打破了原有专业壁垒,在学校、社会、企业三方协同有效合作机制下成为懂跨境电商运营、有外语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据不完全统计,特色班毕业生中有84.48%从事跨境电商相关的工作,从事的岗位主要有电商数据分析、客服、营销、软文推广、采购、运营助理、店长、美工、国际物流等,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跨境电商企业对多专业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

6 结语

在可拓创新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浙江万里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紧扣地方经济特色对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运用基元理论和蕴含理论,探索出了订单式“跨专业电商特色班”等3+1、3+0.5+1专业发展途径,可拓创新人才培养,对浙江万里学院的人才培养进行分模块并由学生自主选择,分为了电商运营模块、电商IT模块、电商UID、电商数据分析、电商技术管理、电商企业管理和电商创业模块,创新了电子商务培养模式,从而较好地解决了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

猜你喜欢
基元跨境电子商务
关注基元反应的考查
高中数理化(2023年6期)2023-08-26 13:28:24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中国外汇(2019年20期)2019-11-25 09:54:56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中国外汇(2019年14期)2019-10-14 00:58:28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14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人体细胞内存在全新DNA结构
科学导报(2018年30期)2018-05-14 12:06:01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跨境直投再“松绑”
中国外汇(2015年11期)2015-02-02 01: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