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019-01-11 23:19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实验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3期
关键词:动手数学知识数学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实验小学 张 标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每个学生,让他们把自身的学习优势应用到课堂理解、训练中,真正将数学融入生活。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数学,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学习,把教学和操作有效结合。本文就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策略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方法做一些总结。

一、注重课堂的培养方案,丰富课堂的教学活动内容

经过多年的课程改革,当前的数学新课标提出了十大核心概念,“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训练”就是其中之一的教学规划。我们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学生的直接引导者,必须注重课堂的培养方案,丰富课堂的教学活动内容,利用有价值的课堂元素来引导学生自觉自主的动手操作。数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课程,它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描述的是数据计算、空间感知等数学问题。

所谓数据计算,就是要求学生把数学知识合理运用到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快速寻求解决的办法;而空间感知问题则是一些抽象的数学实例,在数学应用题中经常会出现。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通过日常的习题训练提升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动手操作技巧。虽然小学数学是学习的起点,但教师也可以适当地给学生引入一些高级的数学知识。比如例题:已知|X|=3,|Y|=2,且X>Y,求X+Y的值是多少。小学生也许对绝对值的概念还掌握得不够到位,教师就可以通过画数轴的方法加强学生的理解。通过题意可知,X的值比Y大,所以如果X的值为3,Y可以是2或者-2,X+Y就等于5或者1,但如果X取负值-3,就不符合题意,应该舍弃。这些日常的训练题,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

二、整理数学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要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准确了解各种基本图形的形状、大小等基本数学概念,适当的时候还要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对于课堂多个层面的内容都要做好详细的教学计划,才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数学课程中的知识,不断提高。此外,只有课堂学习氛围活跃,才能引发学生积极地互动和求知,我们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元素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帮助他们找准解题的关键点和突破口。

数学知识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小学数学是整个学习阶段的起点和开始,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就习惯数学的解题思路,利用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抓住数学问题的核心含义和价值,不断总结学习经验。一些隐藏的数学条件往往要通过多读几次题目才能发现。数学毕竟是一门以计算为基础的学科,所以要结合一些实际的计算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比如:22+22+22+22+22+22,遇到这种问题,很多学生不假思索地就开始计算,但这种题往往有一定的规律,巧用规律可以节省计算的时间。通过式子我们可以看到这是6个4相加,即可以把22+22+22+22+22+22转换为6×4=24,就能很快得出最终结果。

三、强化课堂的教学实例,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通过课堂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解决数学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空间观念,锻炼他们的数学逻辑和生活方面的思维能力,学会针对教学内容展开积极的思考,面对复杂的数学知识,能灵活运用数学逻辑思维对题目进行化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合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帮助他们找准解题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在数学教学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另一方面,让学生动手进行操作和计算是一项重要的课堂教学内容。光靠传统知识的讲解,并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困惑。有的生活化问题,学生需要结合相关的生活经验和技巧,才能找到学习的技巧和有效途径,突破重围,并联系生活情境导入有效学习。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有效落实课堂方案,在生活中多和学生说说话,搭建师生之间的友好桥梁,了解他们的行为心理,就可以制定出更加详细的课堂教学计划,更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

总而言之,教师要依据小学数学的情感教学理念,浅析一些促进学生数学意识和数学感知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才会更加快乐地学习,在课堂中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要注重课堂的培养方案,丰富课堂的教学活动内容,同时也要多和其他科任教师进行沟通,整理数学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并且可以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生活中,综合发展和提高。

猜你喜欢
动手数学知识数学
我也来动手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动手动脑多快乐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