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大四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因此,语文教学中离不开写作技法的指导和实践。如何让写作技法指导这个宏大的课题显得有体系、有序列梯度,需要我们共同思考、探索和总结。
经典文学作品往往具有共同的魅力——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能给大众回味和启迪,让人沉浸其中,深受感染。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写作技法指导,老师们偏爱引用经典来营造一种感染力。
笔者曾经在九年级教学“写作中的留白艺术”中,开场便引入了文艺作品中一些“奇怪”现象:
(1)《红楼梦》中黛玉临死时说:“宝玉,你好……”
(2)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
(3)据说过去的说书艺人,说到《三国演义》中张飞一声怒吼,喝断当阳桥,使夏侯杰肝胆俱裂,倒在马下,他只是张口怒目,以手佐势,不出一声,而听众却觉得雷霆于耳。
(4)金庸《雪山飞狐》中,胡斐在雪山与苗人凤比武。这是胡家刀与苗家剑的生死决斗。面对杀父的仇人和心爱女人唯一的亲人,胡斐抓住苗人凤唯一的破绽,举起了刀……
笔者问道:这些“奇怪”现象在文艺作品中不胜枚举,你了解这种艺术手法吗?能说说这种手法的妙处吗?
这样的开场,让学生很快被这种艺术手法及其艺术效果所感染,从而产生继续了解和探究的兴趣。
教材中很多选文堪称经典,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样板式的范例。有的篇目在立意结构方面具有示范性,有的篇目在手法语言上具有借鉴性。而且,教材中的篇目,大多数都由师生一起阅读和理解,因而成为师生共同的经历和记忆。在写作指导中借鉴教材中的文本资源,往往很容易引起师生的回想和共鸣。比如有位老师在教学“衬托”这一写作技法时,为学生提供了教材中的三个语段,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
语段1:临放寒假的前一天,班里每人发一套寒假课外读物。查老师在发书前告诉大家,有一套书是破损的,他不知该把那套书分给谁。一时间,班内沸沸扬扬,有的建议摸彩,有的建议每个人补贴五分钱给受损失的人,那个善于运算的陈应达还计算什么概率,有的女生则大喊“上帝保佑”。贾里听烦了,霍一下站起来:“分给我吧。”(秦文君《伟人细胞》)
语段2: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曹文轩《孤独之旅》)
语段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朱自清《春》)
分析教材中的3个语段,语段1以周围人的表现来塑造贾里的形象,即“以人衬人”;语段2以描绘周围的环境来表现杜小康的心理和处境,即“以景衬人”;语段3以描绘昆虫的特点来突出春花的艳与香,即“以物衬物”。
教材犹如一个写作包。我们可以借鉴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写景笔法、朱自清先生《背影》中精彩的人物描写、《口技》中的正侧面结合、《白杨礼赞》中的象征和欲扬先抑、《小石潭记》的移步换景与定点特写……《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详写一件事,事后有感悟;《阳光地带》中详写一件,略写一段,点面结合,议论抒情表感悟;《紫藤萝瀑布》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如山连绵有波澜;朱自清《春》中草、花、风、雨、人。
借鉴教材中的资源,可以使学生对写作技法有更深入的认识,在共鸣中感到胸中有丘壑。
因为比较,才会有天壤之别;因为比较,才会相形见绌;因为比较,才会见贤思齐。比较,是语文教学中常见和常用的策略,可以让学生在落差中看到问题和不足,在巧妙中学习和借鉴他山之石,从而激发自我实践的欲望和兴趣。
例如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如何练就生动的语言”,举出了这样2组对比:
句1:不管是谁,心胸里都贮藏着无数迷人的故事,好似地下的一股暗水,只要戳个小洞,就要流出来。
句2:不管是谁,心胸里都贮藏着无数迷人的故事,好似地下的一股暗水,只要戳个小洞,就要喷溅出来。
比较下来,学生很快感受到“喷溅”一词的表达效果,既表现了船家心中故事多得一触即发,又突出了漓江确确实实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
句1:前几天,我脸上长出了十几个青春痘,我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长越多了。
句2: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噌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丘陵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这些小家伙顽强不屈,前赴后继,越长越多,才几天工夫就星罗棋布地在我脸上泛滥成灾了。
这样的比较,能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生动的语言所具有的感染力。
再如,指导“以人衬人”写法,借助这样的语段对比:
段1:有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
段2:车厢里,一个少女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
在比较中,两段中“读书少女”的形象给予读者不同程度的感动,“以人衬人”技法产生的效果也会被学生清晰感知,因而给学生后续的写作提供兴趣和驱动。
写作指导课,需要必要的训练和实践,引导学生进一步认知和探究,让他们在实践体验中掌握技法,形成技能和素养,增强学习的获得感。而设计的训练内容,需要契合本课指导的主题和难度,主题上不可旁逸斜出,难度上不能好高骛远。指导和实践应一脉相承、相得益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例如指导学生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未必需要让学生写一篇大作,有时仅仅一个片段便足矣。笔者以茅盾先生的散文《白杨礼赞》中的“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语段为蓝本,在分析范本的基础上,设计了一项片段摹写的训练:
选取或凝视自己熟悉的某物象,展开细腻的绘形,少用或不用抒情、议论,并寄寓自己某种情感或思考于其间。
这样的写作实践,于多数学生而言难度适中,而且与本次写作指导的主题高度契合。有学生写出这样的片段:
怀念老街的路。如今虽然难得见它一次,可它仍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韵味。青黑色的石板中蕴着白润,像被磨洗过一样光滑。虽没有上乘良玉的华丽,但它的每一寸肌肤都镌刻着历史的痕迹。老街的路并不宽,有时一个人走过还得侧着身子,无意间指尖滑过路边的矮墙,墙上沾满潮湿的苔藓,指甲里顿时盛满了岁月。老街上偶尔有几个游客悠闲地转悠着,他们很安静,就像脚下这条石板路。水泥柏油铺筑的大街上人头攒动,而老街蹲守在角落里,独自静静回味着过往的时光和记忆。
语段从老街的“石板”写到“宽度”,再写到“矮墙”和“苔藓”,最后写老街的那份“静谧”。现代都市的喧嚣映衬出老街的落寞,作者的情感与思索不言自明,跃然纸上。
再如依托朱自清先生的《春》的结尾,笔者指导学生“让结尾增色”,设计了这样的写作实践:仿照《春》的结尾,就日常写作练习中的某篇作文,重新为其写段结尾,要求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尽量表达出自己形象的赞美和理性的思考,120字左右。
这样的指导和实践,学生们写起来相对得心应手,也有利于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快意。
写作技法的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清晰完整地规划,富有层次和梯度地有序推进,引导学生在切实有效的实践中螺旋式上升。